逆向語言暴力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隨著開放自由教育的思想的演進,越來越多關於大人語言暴力對孩子傷害的文章,這些包含著經驗分享的故事,多半立意良好,想要告訴其他人,自身遭受家裡以愛為名的語言暴力造成多大的傷害,自己又是怎麼康復過來,用以告誡年輕父母應該要謹慎對待自己的孩。
每當我讀這些文章時,總是想著,作者的爸爸媽媽看到這篇文章是甚麼心情呢?當年的傷害,是否經由這樣的過程,原封不動的還給自己的父母?甚至傷害更深?寫這些文章的人,多半有些成就,父母也常常引以為豪!但這些作者常會在文章裡強調不是父母造就了今日的他,而是仍夠從這些言語暴力中存活下來的自己成就了自己。家庭的愛和傷害,是很複雜的結合體,人往往會不自覺地去傷害自己最愛的人,但孩子因為清楚父母的愛,才有能力從這種無意識的語言暴力中康復過來,而有能力康復的自己,我以為更應該去包容父母在這方面的無力。
會用傷害來表達愛的父母,情商通常是比較低的,無論他可能多有才華,多優秀,在表達愛和尊重孩子上,或許就是不那麼擅長,這樣個性的父母,年老時,或許還是無法很坦誠或順暢的表達他們的愛。當有成就的人,檢視自己確實從語言暴力中康復後,是否更應該去思考,帶著譴責角度去批判父母過去行為時,對於本來就不擅長處理這些關係的父母,可能帶來的傷害?在披露家庭經驗時,常由自身角度抒發想法,常常會忽略當年父母做出這樣反應的背景原因,而從公開敘事角度重新對被提及者造成傷害,公開的話語權本身就成了一種語言暴力。
高齡者各方面衰褪的同時,心理健康也常常會出現憂鬱與依賴的問題。當年絕對強勢的父母,年老體衰,在親子關係裡已居於弱勢,子女很常在這個時候,反而扮演起父母當年對待他的角色,無意識的反向釋放出語言暴力。我們在檢視父母對年輕孩子的語言暴力同時,是否也該想想,既然是仍夠成熟康復的自己,就更應該包容當年可能還不夠成熟的父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211內容數
因為重拾幽默感而倍感欣慰的愛吃鬼。 希望文字除了散播歡樂散播愛之外,還可以散播健康與故事。 努力朝醫師斜槓小說家持續邁進! 出版作品: 菜醫師,借過一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31287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九日的文字廚房 的其他內容
這幾年在看銀髮族運動健康促進在社區蓬勃發展,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長輩運動的重要性,總算逐漸獲得重視,在社區遍地開花。憂的是,這些花多半需要政府或企業經費補助,一旦經費抽離,九成九無法繼續營運,長輩馬上做鳥獸散。
希望每一件計畫中的事都妥妥當當,花了數倍時間在規劃安排,好像也沒有做得更好,只是沒有活在當下。也有可能我太貪心了,想要面面俱到,反而漏東漏西,人生總是要有些取捨!
耶和華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 什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 ~創世紀2:19 從來沒有如此縝密的實驗 寬闊的場域 充足的材料 豐富的媒介 小型的生態魚缸已經沒有辦法滿足祂的想望 天空 海 陸地 都已擁有存在的理由 那緩緩伸展翅膀與尾鰭的孩子們
今天有一個困難鼻胃管,學弟妹放了一個小時都不成功,已經過了下班時間,也來不及會診其他科別幫忙。當主治醫師後,已經很少自己放鼻胃管,眼看接下來就是假日,只好從學弟妹手中接過鼻胃管。
穿著白袍的人,骨子裡常常對安寧有點抗拒。 無論上過多少堂安寧訓練,接觸過多少安寧的個案,根深蒂固的教育,讓我很難打開心房去接受安寧這樣一個議題。很多時候,最不想放棄的可能是醫師。
誇耀自己這種事,比你強的人毫無感覺,比你弱的人心生嫉恨。
這幾年在看銀髮族運動健康促進在社區蓬勃發展,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長輩運動的重要性,總算逐漸獲得重視,在社區遍地開花。憂的是,這些花多半需要政府或企業經費補助,一旦經費抽離,九成九無法繼續營運,長輩馬上做鳥獸散。
希望每一件計畫中的事都妥妥當當,花了數倍時間在規劃安排,好像也沒有做得更好,只是沒有活在當下。也有可能我太貪心了,想要面面俱到,反而漏東漏西,人生總是要有些取捨!
耶和華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 什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 ~創世紀2:19 從來沒有如此縝密的實驗 寬闊的場域 充足的材料 豐富的媒介 小型的生態魚缸已經沒有辦法滿足祂的想望 天空 海 陸地 都已擁有存在的理由 那緩緩伸展翅膀與尾鰭的孩子們
今天有一個困難鼻胃管,學弟妹放了一個小時都不成功,已經過了下班時間,也來不及會診其他科別幫忙。當主治醫師後,已經很少自己放鼻胃管,眼看接下來就是假日,只好從學弟妹手中接過鼻胃管。
穿著白袍的人,骨子裡常常對安寧有點抗拒。 無論上過多少堂安寧訓練,接觸過多少安寧的個案,根深蒂固的教育,讓我很難打開心房去接受安寧這樣一個議題。很多時候,最不想放棄的可能是醫師。
誇耀自己這種事,比你強的人毫無感覺,比你弱的人心生嫉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要想解開與父母之間的情緒鎖鏈,首先需要勇敢地面對自己內心的黑洞。父母的嚴厲、不耐煩或打壓,並非出於惡意,而是因為他們自己也經歷了艱難的童年,不知道如何正確地愛你。他們的行為方式,或許只是對自己過往經歷的無意投射。 然而,理解他們的背景並不代表我們要否定自己的感受或無條件接受所有的傷害。相反,理解他
本文探討了父母在與孩子互動中的挑戰,特別是在情緒管理與正向回饋方面。作者分享了自己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所進行的反思,並學習及時修正自身的表達方式,強調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角色,提醒父母注意言語對孩子的影響,學會給予正向支持的重要性,以促進孩子的自信心和塑造孩子的情緒處理能力。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要想解開與父母之間的情緒鎖鏈,首先需要勇敢地面對自己內心的黑洞。父母的嚴厲、不耐煩或打壓,並非出於惡意,而是因為他們自己也經歷了艱難的童年,不知道如何正確地愛你。他們的行為方式,或許只是對自己過往經歷的無意投射。 然而,理解他們的背景並不代表我們要否定自己的感受或無條件接受所有的傷害。相反,理解他
本文探討了父母在與孩子互動中的挑戰,特別是在情緒管理與正向回饋方面。作者分享了自己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所進行的反思,並學習及時修正自身的表達方式,強調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角色,提醒父母注意言語對孩子的影響,學會給予正向支持的重要性,以促進孩子的自信心和塑造孩子的情緒處理能力。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