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吃對東西就得到能量,健康自然離你不遠

養生就在生活中
養生就在生活中
現代科學很進步,很多研究與分析告訴我們,平常應該吃甚麼才會有營養,哪一些食物有哪一些營養素可以帶給身體哪方面的健康,若缺少它又會怎麼樣,但卻很少有提到,甚麼體質的人,在什麼季節時,那些食物要少吃,那些食物可以多攝取,因為在現代科學的領域裡面,似乎沒有看到寒、熱、虛、實的分別,同樣的問題。
中醫會分寒熱虛實,由於現代科學沒有將此歸類,因此營養師們在談食物與食療、營養時,不會告訴你冬天甚麼不適合吃,夏天甚麼不適合吃,對他們所學習的立場來說並沒有錯,只是很可惜也遺憾,身體的元氣補給,就缺了那麼一塊拼圖,而這一個科學所沒有談到的東西就是體質的調整,很多營養師,用西方科學的方式照顧親友,但效果不彰,主要的關鍵就在這個區塊。
在漢方養生的文化裡面有有很多的食療,因為我深信養生就在生活中,只要透過市場內可以買到的水果或者是蔬菜經過熬煮後食用,平日裡就可以解決很多的健康問題,而不是等到日積月累後有病了再來醫治,其中的秘訣就在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不同的寒熱虛實而給予不同的食材與食用方式了
我有一個營養師的朋友曾經問過我:「你們在用的這一些,不過就是一些蔬菜水果,為什麼吃了以後會有這樣的效果?到底是什麼樣的營養成分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每次有人這樣問,就得從頭開始跟他講中國古代醫書黃帝內經裡面的東西,從食物的顏色、屬性、味道以及人體的寒熱與食物的寒熱來跟他說明,但是這些學營養的朋友們,大都很難理解所說的內容,「正常人體的體溫不都是設是36。8度嗎?哪來的寒與熱?食物難道用溫度計去量嗎?」我其實可以理解他們,只是覺得有一點可惜,同樣是華人,但是朋友在學了西方醫學以後,就把中國五千年所傳下來的這一些智慧,都拋得一乾二淨了,關於體質與食材寒熱的分別,會在後面的章節詳述,現在有概念就可以了。
很多慢性疾病之所以不會好,很多時候並不是單純的因為遺傳,或是免疫系統或體質的問題,有的時候只是你吃東西的方法錯了,作息錯了而已,若要真的說是遺傳,只能說是家族飲食習慣的遺傳,經年累月下來造成的體質偏差罷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