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自我照顧和照顧孩子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因為誤會了
以為當我們回頭檢視父母與我們的過往
是一種對父母的歸咎
不,不是的。
重新學習照顧自己,
從來不需要你責怪父母
僅僅是以成人的眼光
把父母看成是正常也會犯錯的普通人。
.
當我們願意面對
童年帶給我們的正面負面影響
我們其實也替父母說出了
他們無以言狀的心酸和辛苦。
這份對父母親職能力不足的看見
不要你以不孝之姿
將父母看成是做錯事的罪犯。
而是更深刻地理解
在我們孩提時期的父母也已竭盡所能。
.
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理解父母也是人,
能夠看見父母身上也有同樣身為人的侷限
是對父母莫大的包容。
這是我親身走過的歷程
過程中內在的矛盾衝突甚至憤怒會浮現
但當這些自兒時就被壓抑的情緒
有機會流淌後
內在的安定感才得以播雲見日
在心中也會對父母升起一份由衷的感激
那是一種真心願意再次靠近的接納
.
若妳也是母親,需要照顧孩子;
即使妳還不是母親,但妳也曾經是個孩子;
如果妳正面對與父母相處的議題,
爸媽在某種層面上,其實也只是個孩子
.
琳賽吉普森在書上提到
『世界上的孩子分兩種:一種是需要安撫的、一種是逃避安撫的。」
外向的孩子通常會被盛怒操控,
展現偏差行為、並把事鬧大
扯進來的人事越多越好
彰顯自己的痛苦,以得到安撫;
內向的孩子則是會隱藏自己真實的感受,
保持疏離,甚至從與外界的互動中退縮
為的是保護自己免於傷害和背叛
這樣的孩子很需要空間、很需要獨處。
.
你的孩子、你的父母、和你,
各是哪一種孩子?
當我們懂孩子和父母,
我們就更明白該怎麼接住他們。
當我們懂自己,我們就能如實地照顧自己。
.
如果有一天
你撐到累了、感覺倦了,迷失了,
覺得自己不再完整
請相信:
願意回頭看見自己,是對自的友善,
看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是完整內在的必經之路。
只有你清楚,什麼樣的人生對你而言
是圓滿完整綻放的旅程。
.
薩提爾的「一致性」在談的
是:自我、他人、情境,三者兼顧。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因為它也從「我與自我」「我與他人」「我與逆境」這三個面向,以平易動人的文字,寫出關於如何自我守護的議題。
擁有「貼心」特質的我,在讀這本書時
心中有無限共鳴和感概
懂事的孩子,經常在長大後還是會不自覺地漠視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在生活面向、或心理上,以一種犧牲自己的方式在”孝順”父母。
若你也是一個照顧別人比自己多的人
我想跟你說:你可以的。
你可以守護自己
你可以靠近內在的真實自我
你可以,也值得。
.
將餘生,活成你想要的樣子。
就從守護和照顧自己開始。
#自我照顧跟自我放縱不同
#父母沒教學校也沒教
#卻是我們一輩子都要學習的事
#書僮小露推薦
《父母情緒幼稚,該如何守護我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