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面試時不該說:我是來學東西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剛開始應徵工作的時候,因為先前沒有任何的面試經驗,所以應該面試時都會說:「我想要來學習。」這個回答會讓你在面試官的心中被扣很多分,但是你卻不知道。
為什麼這樣說會被扣很多分呢?原因在於你跟公司要的不一樣。
為什麼面試時不該說:我是來學東西的
其實回答這個答案時,我們其實內心的想法很單純。只是希望能夠趕快學習,能夠趕快把基本的都學會,然後開始去做比較高難度的事情。但是這個說法聽在面試官的耳中並不是這樣,而是我想來邊領薪水邊免費學習,這就是期待的「落差」。
我在當完兵後,就馬上進來現在的這家公司工作。一開始抱持的心態也是能夠盡量學習,因為是用書面審查的,所以我沒有真正面試經驗。第一天報到的時候,有幾個部門主管來跟我面談。在面談時,我說:我來公司希望能「學以致用」。主管笑著說:「我在這家公司快40年了,到現在還沒有真的用上我在學校學的東西」,當時我聽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我想:「我是本科系的,應該會用到很多在學校學的東西才對吧。」
第一天上班我就被拉去工地直接做一個案子,沒有經過員工訓練,所以不會的時候就就問資深同事是怎麼做的。到現在過了4年,我也才大致了解這一個行業的「眉角」是什麼。
在大概了解專案要怎麼執行之後,我做事情的速度以及品質大幅度的成長,於是我開始去補一些我欠缺的職場技能,像是專案管理、談判技巧。這些技能都是以前在學校有聽過,但是沒有真正學過的。
持續學習職場技能半年左右,我很明顯感覺到:看事情時變得清楚很多,很知道要怎麼做才能節省時間。這時候我再回想當年剛進公司的時候,真的會像我遇到的部門主管一樣,笑笑地回答當年的我:「你在大學學到的東西,遠遠不夠在職場生存。」

「我想學東西」這句話有錯嗎?如果有錯要怎麼回答才好?

其實職場就是一個交易市場,老闆每個月付薪水,就是希望這些投資,可以得到2倍,甚至是十倍以上的回報。
我們在學校的時候每個月都有交學費,所以老師也要不厭其煩地教我們這些知識,當然不是說老師是我們請的員工,是說大致上的關係是這樣。
但是到了職場上,老闆每個月付你薪水,還要保勞健保,甚至年底還要發年終獎金給你。如果換位思考,你是老闆,應該不會想要每個月付錢給員工學習吧。
當然我知道你只是單純想說:「我的目的當然是來學習啊,我會很認真學,這樣我在學習的時候就可以幫公司做事,這樣不是一舉兩得嗎?」
當然這樣想是沒錯的,但是你可以換成老闆的語言,改變一下這句話的陳述方式,你可以這樣說:「我是來盡我的能力為公司貢獻的,因為公司有提供相對應的資源,在我努力貢獻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到很多的東西,然後就可以為公司創造更大的績效,這也是為什麼我會選擇來面試的理由。」
老實說這兩句話的意思差不多,但是透過順序的調換,老闆聽起來卻是天壤之別。

什麼公司願意「讓你學東西」?

每一個公司的狀況真的差很多。有些公司才剛起步;有些公司已經是老字號了;有些公司是越新的人越有優勢;有些公司是越資深的人越有優勢。
大致上來說,肯培養人的公司必須要符合有幾個條件:
  1. 專案的性質比較屬於長期的專案,不用馬上交卷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2. 公司的人要夠多,就算你沒有創造跟你薪水相符的產值,也可以靠別人創造的利潤來平衡。
  3. 這個公司是走長期經營路線的,人員的流動率也很低。
如果要符合以上幾點,大概只有在各領域做到龍頭地位的公司才能達到,所以如果你真的把學習看的很重,那就要找這種公司,來當作你職場的起點。

要怎麼樣才能快速學到很多?

很現實的,真的沒有人有義務要教你。我算運氣很好,遇到很多願意把畢生絕學教給我的前輩,但我還是一樣這麼認為。雖然這些前輩這麼大公無私,但是他們平常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實在很難顧及到你有沒有學到東西。
再來,通常他們只有在你問問題的時候才會教你。因為你也只是一個新人而已,基本上也不會知道問題在哪裡,所以也不知道要問些什麼才能解決問題。
其實真正的實力都是「偷學」來的。我看過很多人,每次遇到事情就會開始問問題,看起來很認真,但是每次做出來的東西都是這邊缺一點、那邊缺一點,思慮不周全。問題就出在:這些人除了他們問出的答案以外,其他的部分就不了解了。所以應該不要急著問問題,先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有沒有類似的東西可以參考,然後想想為什麼別人要這樣做,真的想不出來的時候,再來問問題,這樣這些問題才會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事實上,問同一個人問題的次數是有限的,因為問久了他會不耐煩,想說:「你到底為什麼這麼多問題?」所以一定要先思考,篩選問題之後再來問。
再來就是要有「負責任」的態度,一件事情都靠自己完成跟在旁邊看戲,學到的東西真的差太多。如果你都在旁邊看戲,可能會以為自己已經會了,結果實際去操作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什麼都不會。在旁邊看很簡單的原因是因為,困難的事情都已經被偷偷處理掉了,但是你卻都沒有看到。

以上就是為什麼面試時不該說:「我是來學東西的。」的原因。除非你是面試全球前幾大—像google的這種公司。一般中小企業競爭並沒有這麼激烈,不會因為你回答「要來學東西的」就不讓你進來工作,大部分還是以你的資歷為主。
所以我們應該要把重點放在後半段。如果真的被錄取了,要怎麼樣快速學習?那就是要像我說的,偷學前人的做事方法,因為靠著「問別人問題」這個做法是遠遠不夠的。再來是要把責任扛起來,因為能獨立完成事情學到的東西,跟在旁邊看是完全不同的,希望這樣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每天早上七點會在職場專區更新一篇職場文章,每篇文章都是限時觀看。請追蹤我,讓系統自動提醒您,才不會錯過了免費觀看的機會。
👉如果你喜歡文章請按下愛心❤️
👉想隨時複習請按下收藏】✅
👉如果你想供寶貴的意見請留言】✅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贊助】【追蹤】☕
這些都將成為我持續前行的動力🚀

也許你對這些文章也有興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因為我都是在寫職場文章,而且主要寫的方向是歸納職場的現象,然後再提出解法。再加上我還有寫土木工程的專業文章,所以覺得自己應該歸類為知識型創作者。所以寫這篇文章來聊聊知識型創作者的誤區,並提醒自己有不能踩到知識型創作者的陷阱。 知識型創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有非常清楚的自我定位,這個會比研究商業模式以及如何
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妥善按排學習時間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一天扣掉工作與睡覺與做雜事及交通時間大概也只剩下四個左右,所以要如何分配時間變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應該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職場一路平庸,所以就會把下班的時間都花在學習,這時候有人就會問了,我應該要把時間都花
在學校的時候,每次作文都會寫,我的夢想是什麼,以前可能都是寫說當建築師、律師、會計師,現在可能多了一個youtuber。 但你的夢想可能是阻礙你前進的罪魁禍首,很多人會訂了一個空泛的夢想,那個夢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再做些什麼事,有沒有相關工作,有沒有辦法養活自己其實都不太清楚,因為在念大學決定要念什麼
今天你想出去玩,會想要搭直達車還是區間車呢? 應該很多人都說想搭直達車吧,直達車比較快,而且票價又沒有比較貴,區間車走走停停的也不太舒服,可能還會很擠或需要用站的。 雖然大家都會回答要搭直達車,但是在職場裡面好像大多數人都不是這樣做。幾乎都是選擇繞遠路,而且做的事情跟目的不太一樣於是就越繞越
常常有人問說,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我會說:「應該先選擇再努力。」 話雖如此,選擇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只要選對了,努力大概也是花時間、花精神去做而已,比較不會讓你的人生要重新來過。   當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很容易把答案簡化成兩種:維持現在這樣,或是直接赤裸裸地跳過去另外那個選項,那個選項
英文有句話叫做: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意思就是:裝久了就成真了。 這個方法在身份轉換期很有用,透過「假裝」來把你變成那個你想要變成的那種人。久了之後,不知道為什麼,自然而然就成那樣。 我自己在身份轉變期,也是從假裝開始。從我剛考上技師,不太適應這個身分開始。不知
因為我都是在寫職場文章,而且主要寫的方向是歸納職場的現象,然後再提出解法。再加上我還有寫土木工程的專業文章,所以覺得自己應該歸類為知識型創作者。所以寫這篇文章來聊聊知識型創作者的誤區,並提醒自己有不能踩到知識型創作者的陷阱。 知識型創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有非常清楚的自我定位,這個會比研究商業模式以及如何
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妥善按排學習時間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一天扣掉工作與睡覺與做雜事及交通時間大概也只剩下四個左右,所以要如何分配時間變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應該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職場一路平庸,所以就會把下班的時間都花在學習,這時候有人就會問了,我應該要把時間都花
在學校的時候,每次作文都會寫,我的夢想是什麼,以前可能都是寫說當建築師、律師、會計師,現在可能多了一個youtuber。 但你的夢想可能是阻礙你前進的罪魁禍首,很多人會訂了一個空泛的夢想,那個夢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再做些什麼事,有沒有相關工作,有沒有辦法養活自己其實都不太清楚,因為在念大學決定要念什麼
今天你想出去玩,會想要搭直達車還是區間車呢? 應該很多人都說想搭直達車吧,直達車比較快,而且票價又沒有比較貴,區間車走走停停的也不太舒服,可能還會很擠或需要用站的。 雖然大家都會回答要搭直達車,但是在職場裡面好像大多數人都不是這樣做。幾乎都是選擇繞遠路,而且做的事情跟目的不太一樣於是就越繞越
常常有人問說,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我會說:「應該先選擇再努力。」 話雖如此,選擇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只要選對了,努力大概也是花時間、花精神去做而已,比較不會讓你的人生要重新來過。   當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很容易把答案簡化成兩種:維持現在這樣,或是直接赤裸裸地跳過去另外那個選項,那個選項
英文有句話叫做: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意思就是:裝久了就成真了。 這個方法在身份轉換期很有用,透過「假裝」來把你變成那個你想要變成的那種人。久了之後,不知道為什麼,自然而然就成那樣。 我自己在身份轉變期,也是從假裝開始。從我剛考上技師,不太適應這個身分開始。不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在面試中,若是提出自己的興趣或專長是學習,對於是否錄取工作是有一定程度風險的。 提供職場新鮮人除了展現自我之外,也需要觀察自己與公司的是否適配的三個重要價值觀。
Thumbnail
面試中應徵者對於離職原因的回答,可能會讓面試官產生問號,例如學習完成後未能證明成果、之前工作環境是否過於簡單、以及對於穩定度的擔憂。應徵者需要在這些問題上有充分準備,並且思考職涯展望和個人需求,以期求得雙贏局面。
Thumbnail
當我遇到這問題時,我希望聽到的不只是「我想學習」,而是更具深度的回答。那些只是因為公司名氣而來的人,顯得很膚淺,缺乏深入的思考。 這個問題旨在評估應徵者是否了解公司的文化和價值,並檢驗他們的動機。應徵者可以解釋自己的個人價值觀和公司文化的連結,展示對公司的瞭解,並具體說明自己的動機。
Thumbnail
【面試完勝技巧最重要的是做足準備】 好不容易你的履歷在數百封中脫穎而出,接到人事部通知面試時,有沒有中樂透的感覺 ? 先恭喜你已拿到門票,不過最重要、展現潛力、爆發力的面對面應試,才是你決勝關鍵。短短30 分鐘,你如何將過去累積的經驗用最精準、最動人表演方式,讓面試官點頭、暗地叫好,非你莫屬,真得
Thumbnail
如果你連唯一可以拿出來的武器都不好好善用,別人又何必給你機會。 出社會十幾年,芮內從菜鳥蛻變成老鳥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也執行了不少次部門的新人教育訓練,尤其是剛出社會的職場新鮮人,每次看到他們,除了羨慕年輕真好外,也覺得這些璞玉好好經過雕琢後,想必個個將來前途無可限量。 在芮內眼裡,職場新鮮人雖然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在面試中,若是提出自己的興趣或專長是學習,對於是否錄取工作是有一定程度風險的。 提供職場新鮮人除了展現自我之外,也需要觀察自己與公司的是否適配的三個重要價值觀。
Thumbnail
面試中應徵者對於離職原因的回答,可能會讓面試官產生問號,例如學習完成後未能證明成果、之前工作環境是否過於簡單、以及對於穩定度的擔憂。應徵者需要在這些問題上有充分準備,並且思考職涯展望和個人需求,以期求得雙贏局面。
Thumbnail
當我遇到這問題時,我希望聽到的不只是「我想學習」,而是更具深度的回答。那些只是因為公司名氣而來的人,顯得很膚淺,缺乏深入的思考。 這個問題旨在評估應徵者是否了解公司的文化和價值,並檢驗他們的動機。應徵者可以解釋自己的個人價值觀和公司文化的連結,展示對公司的瞭解,並具體說明自己的動機。
Thumbnail
【面試完勝技巧最重要的是做足準備】 好不容易你的履歷在數百封中脫穎而出,接到人事部通知面試時,有沒有中樂透的感覺 ? 先恭喜你已拿到門票,不過最重要、展現潛力、爆發力的面對面應試,才是你決勝關鍵。短短30 分鐘,你如何將過去累積的經驗用最精準、最動人表演方式,讓面試官點頭、暗地叫好,非你莫屬,真得
Thumbnail
如果你連唯一可以拿出來的武器都不好好善用,別人又何必給你機會。 出社會十幾年,芮內從菜鳥蛻變成老鳥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也執行了不少次部門的新人教育訓練,尤其是剛出社會的職場新鮮人,每次看到他們,除了羨慕年輕真好外,也覺得這些璞玉好好經過雕琢後,想必個個將來前途無可限量。 在芮內眼裡,職場新鮮人雖然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