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1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演講再進化,用工作坊拉近食農教育與聽眾的距離

隨著時代不斷進步,演講不再只是由講者在台上分享;聽眾在台下點頭的樣貌。近期,強調互動性與參與感的「工作坊」,也逐漸成為企業或是校園演講的新方式。
演講與工作坊的差異
1. 從「接收者」轉變為「分享者」,活化聽眾在議題中的角色
工作坊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讓聽眾,從單方面的「接收者」,轉變為要提出問題反思,甚至是一起想出解決方案的「分享者」,通常的形式會由講者先做一段初步的引言,帶領聽眾進入議題之中,但過往的演講方式,會直接把議題中的問題、反思或是解決方式,像是企業提報一樣的直接呈現在聽眾面前。「工作坊」卻是將以上的這些內容,丟還給聽眾,讓聽眾透過自己的思考,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雖然更常發生聽眾被更多的衍伸問題困住,但透過主動觀察議題,大家反而才會意識到,原來議題不是我們想得這麼簡單。
2. 討論、反思、紀錄、溝通、發表,工作坊是最好的企業訓練
工作坊另外一個不同於演講的地方,是工作坊通常需要分組討論,透過小組討論,並分享紀錄的方式,除了可以吸收到講者的主題之外,也會加深組員之間的合作能力與默契,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工作坊越來越被當成企業內訓的一部分,除了可以了解社會議題之外,同時它也考驗著組員在陌生議題之下的應變能力,以及各種軟實力的發揮。
3. 更深入的講者回饋
因為有了以上的各種互動,因此每一場工作坊都會有不同的內容,講者可以依照臨場的各種問題,回饋與自己經驗相符的故事。不用像一般演講需要去猜測聽眾感興趣的內容,而是在演講當下就可以依照聽眾的分享,進行調整,整體會更有效率,也更能討論到較深入的問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