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l【書名】:減法的力量~帶你發現「少,才更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其言雖古,但在現代來看,符合實況更適用,減法不僅是人類世中資訊氾濫下,突顯它是重要生存技能。
很多人盲從、追流行,或者有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或者知識焦慮。為了某些原因製造出很多沒意義的活動、會議、報告等浪費資源之事。也許因為沒有自信才要把本該簡單之事複雜化,創造表面被注意的假價值。
但是,科技的海量資料、忙碌的節奏,忙盲下精神愈貧乏。
********************************
書名:減法的力量
英文名:SUBTRACT~ THE UNTAPPED SCIENCE OF LESS
作者:雷迪克羅茲(Leidy Klotz)
年版社:先覺 / 2021.09
*******************************
這本書提倡減法的力量,於是引用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舊金山觀見勝地~安巴卡德洛」來支持其論點:「安巴卡德洛」在成為觀光勝地之前,原本是一條雙層水泥高速公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邦政府建造這類道路,是為了方便動員部隊,同時也想讓數量持續增加的私家車輛上路,有其經濟上之目的。
不過,龐然大物畢竟讓城市不美麗,當時輿論討論到是否要拆除這條高速公路時,有1/3人反對,原因是商家怕拆除後人潮頓少,減少收益。但經過一場地震後,此高速公路倒塌,也壓死了不少人,它被拆除後,遊客和舊金山居民再次獲得了沿岸美景。而之後的十年,沿岸周圍的房地產數量增加了五○%,工作量提升了一五%,這些成長遠超過城中的其他地區。不同於一些人所預測的,高速公路的拆除並沒有造成塞車夢魘。人們調整了自己的行車路線,使用路面街道,走其他交流道上海灣大橋或使用大眾運輸。人們找到新辦法在城中移動。原本只用來運載車輛的通道,現在不僅駕駛人可以使用,許多行人也能運用。
「舊金山觀見勝地~安巴卡德洛」這個真實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減法不代表「損失」,有可能是「增益」。是故,減法是精簡行動,並不代表採取更少的行,相反的需要事先要思考更多,更慎密。減法式思想不等於極簡行義、享樂主義、反科技主義。

大眾為什麼習慣「加法」而不是「減法」呢?

這是這本書的作者好奇?且花鉅力研究的重點。 原因可能與先天性有關~進化論的生存原則,例如儲存食物,又例如人性的炫耀特質;也跟後天環境有關,例如出在於從小的教育慣性。鼓勵努力、創新。例如有名的「棉花糖實驗~延遲享樂的報償」。但作者亦提出,遠古人類也有減法的想法,而且人類大腦也有自動保護機制,必須持續去除過多的資訊,以免思考時心智歷程負擔過大,在睡眠時細胞會清理神經元之間用不到的連結(稱之為突觸修剪)。
【去除圖面冗餘後會更精簡聚焦】
「圖面冗餘」(chart junk) 是用來描述設計中一些令人眼花撩亂但用處不大的標記。我覺得很有道理,例如我們看奢侈品牌,如LV、Hermes、Apple設計都很精簡。又例如,如何在A4紙上簡要的描述企劃案重點,讓閱讀者儘快抓到重點,或者簡報中聚焦重點快速抓住眼球,亦或者文章中不宜太冗長,讀者才不會失去興緻等等。
加上許多東西,是最簡便也最不負責任的搪塞法。但要減去想法是需要勇氣及智慧的思考。本書中建議大家要堅持三大核心想法:

堅持三大核心想法

第一要「扭轉」心態,開始嚐試「減法」,刪減一些細節,化繁為簡。
第二要「擴張」,可以將加法與減法共存互補。
第三要「提煉」,努力找到本質,清除無用雜物,靜心格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本身在投資行為上,有理論基礎及多年的實務經驗。雖然讀過的財經書籍至少有二百本以上,但仍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風險永遠是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因素。希望彼此有緣的人,在投資之路上能夠得到應有的報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讀這本書最好的好處是一次可以快速吸收且大致了解十位投資名師的投資哲學,有點大補帖的味道。因為絕大部份是我個人了解的對象,再加上內容淺簡,花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全部閱畢,有種溫故知新的概念。
我們的身份標籤,慣養了生活形態。 一言一行脫離不了那個認知。一點一滴散發不了那股味道。 我們的行業,是一代接著一代,從出生那天起,命中注定承接了祖先走過的那條路。
公佈的美國核心CPI居高不下,FED升息動作不斷,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創高,傳出存貨累增,股市大跌連鎖反應,這就是近來高通膨現象。
月兒阿月兒,你高掛在那裡 我爬啊爬啊爬,總追不到你的影。 月兒阿月兒,你皎潔的光,亮什麼啊? 我明明看到你照著我,是否也會照著遠在彼岸的伊? 月兒阿月兒,你可不可以幫我傳訊息?
亞伯.艾理斯(Albert Ellis)發展的一套治療方法稱之為REBT(Re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中文翻譯成「理性行為治療法」。它的核心想法是人要先認知自己的不完美,無條件式地接納自己的一切特質,不用改變自己,與自己的缺點和平共處,停止無限上綱地責備自
一如往常,呆坐在餘溫的床沿 失落的呼吸間,蔓延在空氣的冷嗦 似時分,再回首,塵世間,一切都已落空。
讀這本書最好的好處是一次可以快速吸收且大致了解十位投資名師的投資哲學,有點大補帖的味道。因為絕大部份是我個人了解的對象,再加上內容淺簡,花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全部閱畢,有種溫故知新的概念。
我們的身份標籤,慣養了生活形態。 一言一行脫離不了那個認知。一點一滴散發不了那股味道。 我們的行業,是一代接著一代,從出生那天起,命中注定承接了祖先走過的那條路。
公佈的美國核心CPI居高不下,FED升息動作不斷,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創高,傳出存貨累增,股市大跌連鎖反應,這就是近來高通膨現象。
月兒阿月兒,你高掛在那裡 我爬啊爬啊爬,總追不到你的影。 月兒阿月兒,你皎潔的光,亮什麼啊? 我明明看到你照著我,是否也會照著遠在彼岸的伊? 月兒阿月兒,你可不可以幫我傳訊息?
亞伯.艾理斯(Albert Ellis)發展的一套治療方法稱之為REBT(Re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中文翻譯成「理性行為治療法」。它的核心想法是人要先認知自己的不完美,無條件式地接納自己的一切特質,不用改變自己,與自己的缺點和平共處,停止無限上綱地責備自
一如往常,呆坐在餘溫的床沿 失落的呼吸間,蔓延在空氣的冷嗦 似時分,再回首,塵世間,一切都已落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極簡主義》一書探討了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物品來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質量。作者喬舒亞和瑞安分享了他們的故事與實踐,提供了具體的思維工具和規則,幫助讀者精簡生活,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從而達到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此書不同於斷捨離,更強調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內心的提升,倡導質量而非數量,鼓勵人們找到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灌輸「多即是好」的觀念。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我們總是被鼓勵要不斷累積、擴展和增加。然而,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Thumbnail
目前被廣泛討論及推廣的"斷、捨、離”,除了是一個環保議題,同時,在心靈層面方面,也相當值得關注,在大家把家中多餘物品清除之餘,心中的負面情緒的福德坑,是否也應該處理一下了 一篇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文章曾提到,"外在環境會影響我們的認知、情緒、行為、決策以及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作者如何從擁有更多到擁有更快樂的生活方式,透過斷捨離概念來改變購物模式和生活方式。透過三條關鍵的斷捨離入門,包括丟掉一整年沒有使用到的東西、丟掉收納的概念、感受怦然心動的感覺。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前陣子省錢到有點焦慮,所以當初看到這本書就覺得好救命啊,想說是不是哪邊卡住了,但實際閱讀過後發現,其實作者提出的觀點大多跟我蠻雷同的,反思這段時間的節省,都是屬於「好的」節省,定義為:「為了做想做的事情而省去不一定要做的事情(可以把事情換成東西)。」稍稍鬆了一口氣。
Thumbnail
過減速生活的人會選擇較小的住所,不當屋奴;降低外食頻率,關心吃進肚子的東西;在消費時精打細算,好好用錢;追求品質,但不為虛榮或慾望而買;經常享受與親友共度的悠閒時光,而非老是加班。 說到底,排除生命中不需要的人、事、物,正是為人生簡中和減速的關鍵所在。
Thumbnail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東西。 1.追求本質 專準主義! 留意 - 探索 異常的細節、過濾問題、釐清重點。 資訊中失去了什麼知識? 辨別 多數瑣事,少數要事。 多數事物都沒什麼價值,只有少數行動造就出色的成果。 不會每一件事都重要,今天哪件事最重要? 釐清
Thumbnail
幾年前從物品的極簡開始,體驗到減法生活、日常留白的美好。所以除了物品與空間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希望能更近一步地減少不必要的事物。 如果你是:感覺快被各種活動、要求給壓到喘不過氣的人;嚮往簡單生活的人,不只在物品上極簡,對於事情也該用同樣的態度面對的人。那麼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這幾年隨著「斷捨離」的流行,人人都在思考「極簡」的力量,賈伯斯蘋果手機極簡卻又顯得高貴的外型,強調減法哲學的思考,也是時勢所趨吧!     尤其在這個過剩的社會,什麼東西都過剩,都太多了,訊息太多,商品太多,功能太多,全世界所有企業,還有透過社交平台裡無數的人,都想吸引你的注意力,愈多元的意思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極簡主義》一書探討了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物品來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質量。作者喬舒亞和瑞安分享了他們的故事與實踐,提供了具體的思維工具和規則,幫助讀者精簡生活,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從而達到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此書不同於斷捨離,更強調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內心的提升,倡導質量而非數量,鼓勵人們找到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灌輸「多即是好」的觀念。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我們總是被鼓勵要不斷累積、擴展和增加。然而,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Thumbnail
目前被廣泛討論及推廣的"斷、捨、離”,除了是一個環保議題,同時,在心靈層面方面,也相當值得關注,在大家把家中多餘物品清除之餘,心中的負面情緒的福德坑,是否也應該處理一下了 一篇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文章曾提到,"外在環境會影響我們的認知、情緒、行為、決策以及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作者如何從擁有更多到擁有更快樂的生活方式,透過斷捨離概念來改變購物模式和生活方式。透過三條關鍵的斷捨離入門,包括丟掉一整年沒有使用到的東西、丟掉收納的概念、感受怦然心動的感覺。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前陣子省錢到有點焦慮,所以當初看到這本書就覺得好救命啊,想說是不是哪邊卡住了,但實際閱讀過後發現,其實作者提出的觀點大多跟我蠻雷同的,反思這段時間的節省,都是屬於「好的」節省,定義為:「為了做想做的事情而省去不一定要做的事情(可以把事情換成東西)。」稍稍鬆了一口氣。
Thumbnail
過減速生活的人會選擇較小的住所,不當屋奴;降低外食頻率,關心吃進肚子的東西;在消費時精打細算,好好用錢;追求品質,但不為虛榮或慾望而買;經常享受與親友共度的悠閒時光,而非老是加班。 說到底,排除生命中不需要的人、事、物,正是為人生簡中和減速的關鍵所在。
Thumbnail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東西。 1.追求本質 專準主義! 留意 - 探索 異常的細節、過濾問題、釐清重點。 資訊中失去了什麼知識? 辨別 多數瑣事,少數要事。 多數事物都沒什麼價值,只有少數行動造就出色的成果。 不會每一件事都重要,今天哪件事最重要? 釐清
Thumbnail
幾年前從物品的極簡開始,體驗到減法生活、日常留白的美好。所以除了物品與空間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希望能更近一步地減少不必要的事物。 如果你是:感覺快被各種活動、要求給壓到喘不過氣的人;嚮往簡單生活的人,不只在物品上極簡,對於事情也該用同樣的態度面對的人。那麼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這幾年隨著「斷捨離」的流行,人人都在思考「極簡」的力量,賈伯斯蘋果手機極簡卻又顯得高貴的外型,強調減法哲學的思考,也是時勢所趨吧!     尤其在這個過剩的社會,什麼東西都過剩,都太多了,訊息太多,商品太多,功能太多,全世界所有企業,還有透過社交平台裡無數的人,都想吸引你的注意力,愈多元的意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