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失控重點不是忍耐而是相信自己

     

    在《忍耐力》書介  知名的棉花糖實驗告訴我們,能延宕滿足,不急著吃棉花糖的孩子,未來人生會比較成功且幸福。但作者棉花糖實驗之父沃爾特‧米歇爾說「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但吃了也無須懊悔」,因為無論幾歲、意志力跟耐力都可以後天培養。

    這種說法或許對大家來講是一個新的視野。過去我們都只聽到前面那一句「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似乎只要是急著吃了棉花糖的孩子,未來要成功的機率可能性就低了。

    這跟我們在教導面對孩子某修狀況必須堅持時,似乎也忘記這當中有一些東西是在彈性中看見機會。而不是陷入堅持的爭戰中,這時無所辨別誰是孩子誰是大人。因為造成兩敗俱傷不是原意,但在那僵持不下時,誰都無法跳脫情境看見真正的需求與時該給出協助。

    「意志力不是天生註定」,是一種「可後天學習」的認知技能。

    楊俐容解讀《忍耐力》

    後來棉花糖實驗延伸出很多研究,大多在談從小能忍耐的孩子以後人生會比較幸福且成功。但作者也強調,實驗並不是為了要「預測」什麼?而是想知道那些能等待的孩子「是怎麼辦到的」。而且意志力不是一出生就定型,這是可以透過後天訓練增強。

    自律不是變得堅強或直接說「不」就辦得到,而是「思考上的改變」,過去的父母常用命令、恐嚇跟要求讓孩子忍耐,比較新版的父母大概知道可以用「轉移」。

    大部分的時候,父母與老師在堅持某個特定觀點的當下,難免陷入「不堅持我就輸了」,「不堅持孩子未來一定更糟糕」的信念,殊不知在此同時,大人也陷入了看不見可能性的機會,而孩子也會進入「我是失敗的」的信念裡。而這時該如何?

    『自我控制的核心策略:冷卻「現在」、加熱「未來」』。

    我覺得這個概念很好。認知科學發現,面對誘惑時,人類大腦中有兩個「冷熱」系統在交互運作,熱系統是情緒,本能反射跟潛意識。冷系統則是認知與沉思,熱反應快、冷啟動慢。在棉花糖實驗中,實驗者會跟孩子提到「未來和目標」,告訴孩子等一下,便會得到更多的棉花糖(加熱未來),另外則用許多「轉移焦點」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冷卻熱系統」。

    自律可以透過教育不斷練習來建立大腦迴路,如果一開始沒有建立自律迴路,反而建立了放任迴路,那就得加以「重建」。但比較擔心的是,現在的父母一開始就「不建立」自律迴路。

    在「育兒困擾排行榜中」調查,讓爸媽勾選認為自己做得好跟不好的教養,大多數爸媽勾選認為自己做得好跟不好的教養,大多數爸媽認為自己做好的是,「愛的教育」,懂得聆聽,尊重孩子但做得不好的是「管教」。

    現在父母只會愛,不會管,但自律能力不教,不會自然長出來,有些爸媽會覺得「我不會勉強孩子拖掉尿片」,脫尿片要花時間訓練,又耗費心力,這種「不勉強」的輕鬆育兒觀點很容易在網路上流傳開來。也就因為如此,我們容易看到挫折忍受度低的小孩,也常更容易見識到在公眾場合孩子的無能與父母的無力所展現出來的一種怪異現象,當被問及為何不出面阻止孩子的張牙舞爪時,父母卻會把「因為愛」放在前面,把「因為要當孩子的朋友」當成理由,完全錯解了「管教」與「給出愛」之間的界線與做法。

    『讓孩子學會「凡事要考慮後果」,擁有「相信自己做得到」的念頭』

    負面情緒跟過度壓力會影響自制力的培養,當孩子有負面情緒,尤其程度較強,維持教長,往往正是情緒教育成熟的時刻,但很多爸媽會輕易蓋過或掃除壞情緒。比方孩子考試考差了,放任的父母會說「不要想啦,睡一覺就好了!」嚴格的爸媽會說「考不好是當然的啊,我看你前面都在玩!」這些都是爸媽在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孩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