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自由聯想系列文】#7 專業聯想: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特輯-(1)症狀篇

「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不能乖乖坐好?聽我講話?」 「為什麼他總是忘東忘西?上次忘記帶聯絡簿回來,這次又忘記帶課本!」 「為什麼他總像馬達一樣,沒辦法靜下來?教他功課真的覺得好累!」
最近在診間很常聽到家長們對自己孩子有上述的抱怨,一個有著注意力、過動狀況的孩子,總會讓家長在照顧的過程中,付出相當大的心力,卻時常徒勞無功。此外,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周遭也容易充斥著家長、老師,甚至同儕的責罵聲,但很多的狀況是,即使孩子們已經非常努力了,卻還是無法辦法專心下來,依照規矩行事。那究竟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他們會有什麼樣的適應問題呢?接下來讓我們花一點時間來了解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會有的症狀吧!

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症狀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中,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的症狀分成兩大面向與三大核心症狀:1.注意力不足、2.過動與衝動

1.注意力不足
這類的孩子往往難以長時間專注在課業上,他們無法順利完成學校功課、時常需要大人在一旁盯著,寫作業或考試時容易粗心犯錯,跟他們對話時又好像沒有在聽,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也容易忘東忘西、一直搞丟文具或手機錢包鑰匙,他們本身對於這些需要持久專注的事情,也可能有厭倦或逃避的狀況。因此,這些不專注的問題,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業、工作與日常生活等,讓他們在學校成績或工作績效上表現不佳。

2.過動與衝動
這類的小孩總是看起來很活躍,在該坐好的時候,手腳會動來動去,無法安靜地做事情,話很多、很喜歡跟同學聊天,而且總是講個不停等。除了看起來好動以外,他們也會有一些衝動行事的狀況,例如可能無法等待排隊,很常打斷別人說話,或中途插入、打擾別人玩遊戲等。這些過動與衝動的症狀,則可能讓他們在與別人相處時,時常冒犯別人,進而引發人際問題。
由於正常孩子也偶有不專注或是好動的狀況,因此當發現孩子有上述問題時,最好還是由專家,例如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協助鑑定,若冒然將孩子貼上「冒失」或「過動兒」的標籤,可能造成反效果,讓孩子對自己失去自信唷!
那了解這些症狀與問題後,究竟症狀會如何影響他們的一生?若不就醫會自動好嗎?身為家長,又該怎麼去陪伴他們呢?
後續的系列文:ADHD的人生歷程以及ADHD的陪伴與治療,會再進行解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沉潛在鬧市中靜謐的諮商所:歡迎光臨潛意心理諮商所,潛藏的心意得以訴說 在這裡,我們一起從孩童式的“夢”出發,重新閱覽那些理解與不被理解的個人“象徵”,藉此踏入“潛意識”的國度;透過不斷的自我靠近與照顧,疏通積累滿滿的能量,讓我們有機會為自己再作一次決定。 透過各種文字,嘗試貼近自己,與你。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