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海裡的慢生活 | EP05. 分離焦慮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其實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蠻容易焦慮的人,但這幾年因為開始靜心冥想,對於自身能量的掌握好像比較上手了,所以其實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那麼明顯和強烈地感受到焦慮了。只是剛好前陣子遇到一些外在的事件,讓我又有機會能更近一步地與自己的分離焦慮和解。
從二十幾歲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在大部分的情境下其實對於「關係」是蠻有安全感的,就是我不是一個需要對方一直向我報備行蹤或是會很在意對方和異性的關係和相處的人。所以在這方面,某程度上,我自認為算是所謂的安全依附類型,就是我對親密關係其實是有一定的安全感的;只是偶爾,在某些情境下,我還是會經驗到,瞬間被焦慮感take over的那種無法招架的狀態。
舉例來說,從過往到現在,有些時候我和親密對象可能計劃一個比較隨性的約,就是可能我們說好某一個時段要見面或是對方可能說他某某活動結束會來見我,但當下我們都沒有約好一個特定時間點。那當我自己心裡預設的那個時間快到的時候,對方可能還沒有辦法趕到,或是他上一個任務還沒結束,這個時候我就會很容易感到焦慮和不安。
我自己下了一個結論,就是當無預警或無止境的「等待」發生時,會讓我的身心感到非常的侷促不安。
而前陣子我又再次靠近了這份焦慮。焦慮的當下真的會覺得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甚至很接近恐慌發作的那種感覺,想哭但又哭不太出來,手會想要一直抓東西,呼吸變得非常急促,當下也覺得自己真的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但這幾年可能因為靜心的練習,和自己的身體與心智都逐漸熟悉,所以這次的體驗,和過去幾年不同的是,我雖然感受到無比的焦慮不安,但同時我也感受到自己的內在好像真的升起一股更高的意識和覺知,觀察著這一個正在經驗焦慮的我。
在那極其焦慮的兩個小時當中,我做了些什麼呢?我先帶著自己去洗澡,透過水元素,設立意念清洗沖刷那些不再服務我的能量和感覺。
洗漱完後,我持續和對方傳訊息,告訴對方我的不開心,接著我半勉強著自己盤腿坐下,開始調息、靜心。
我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呼吸,覺察自己的身體,我自己覺得焦慮的時候,光是能夠把呼吸管理好,其實就非常了不起了。
二三十分鐘過後,我真的有感覺到自己的呼吸平穩了許多,身體也比較放鬆,我才開始探索自己的潛意識,與內在對話。
我發現這種分離焦慮在我每一任親密關係當中,都曾以不同的形式發生過,而這份焦慮的最源頭是來自於小的時候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
小的時候會去上才藝班或安親班,因為父母工作非常忙碌,很多時候我都是最後一個被接走的孩子。在我記憶裡,一直有一個畫面是,我看著所有的同學被家長接走,只剩我一個人不斷在學校門口引頸期盼著媽媽的身影。
那其實這個畫面我療癒了蠻多次的,而每一次的看見其實都還是會讓我連結到小時候在等待過程中的那股焦慮和徬徨。
我也進一步感受到焦慮和徬徨的背後,其實是害怕被所愛的人遺棄,以及覺得自己對所愛的人而言不再重要的那股恐懼感。
甚至後來我在和親密對象談論這份感受時,我也很自然而然地說出:我會這麼生氣和焦慮,就只是希望我能夠感受到自己對你而言是重要的。
當我梳理到這裡,我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緩和了許多。同時,我也領悟到其實很多時候有些議題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它目的並不是要我們不斷地去補那個坑,然後療癒到完全get rid of it, 到完全沒有焦慮和不安為止。
很多時候,我們身而為人,其實本就會有情緒,而靜心冥想的目的也不是要我們完全成為一個沒有情緒的人。而是,透過不斷地覺察和練習,讓自己能夠一次次地去整合這份情緒和創傷,同時在每一次情緒襲來的時候能夠為自己的身體和心智騰出空間去接住這樣的自己。
另一方面,這股分離焦慮和被遺棄感其實我真的也挖掘療癒了挺多次,但我也知道這感覺並沒有完全地離開我,但我覺得也無仿,因為無論如何我都學會了全然地接納這份焦慮和恐懼,而這份焦慮和恐懼也同時是我生命中很有重量、很有故事的議題。
同時,好像也並不急著要這份感受完全地離開我,而是允許自己,在安全的範圍內,去經驗這股分離焦慮,甚至是善用這份焦慮,讓我愛的人能夠感受到,他在我心裡的重量。
所以啊,最後想和聽眾朋友說,你可能曾經或現在正在經歷某些比較激烈的情緒狀態,那都沒有關係,我希望你記得,你是靈魂、你是愛,你來到這個地球上體驗人生、體驗七情六慾、體驗分離或是某些痛苦,但你要記得,這些情緒和感覺都不是完整的你,這些經歷只是在促使你去憶起自己的本質與神聖,並且拿回那些本來就屬於你的內在力量。
甚至,對靈魂而言,這些情緒也沒有好與壞,都是美好經驗也都是滿滿的祝福。

✨如何找到我✨
🌷Instagram: Susan 海洋系能量療癒師 @souljourney_expansion https://pse.is/4xeref
🌷Facebook: Susan in Palau 在帛琉的靈魂旅程 https://pse.is/4xrmsf
🌷能量療癒預約:https://pse.is/4xl36e
Gmail ✉️:susantsai1014@gmail.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3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usan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看完Netflix新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我看得非常的過癮,感受到滿腔熱血,好像跟著故事情節,回到自己大學時代跑社團或很關心社運、學運的那些日子裡。 我還記得我大學的時候其實是一個蠻憤怒的青年,對某些社會議題或是政府的政策其實都蠻有自己的想法、標準和自己認可的意識形態。 只是我現在回想起來
前些日子,我覺察到自己在金錢上有些拘謹。 這份拘謹和一般的匱乏或擔心沒錢,好像又不太是同一件事情。後來深入感受,覺得這份拘謹是來自於——我不太敢展現自己其實是在意金錢的。 而這份刻意塑造的「淡然」,其實不僅金錢,在人際關係當中也是。 我引導著自己深入潛意識,看見了我的哥哥。我哥從小個性相較於我比較外
這一集想要和大家聊聊「潛意識的力量」,不知道大家在生命當中會不會遇到很多事情你其實知道,但是,卻做不太到。 例如,想要早睡或想減肥,但卻沒有辦法堅持運動或健康飲食,容易故態復萌,又莫名其妙拖到很晚才就寢。又或是很想和伴侶或家人在某些議題上好好溝通,但依然時常不小心理智線就斷了,情緒突然暴走,沒有辦法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豐沛的人,容易哭,也很常共感到外在不屬於我的情緒。 青少年時期開始,我有好多次都覺得自己要被情緒擊垮,撐不住了。 一直到這幾年,我覺得自己才真正學會與情緒共處,而那個關鍵就是「身體」。 「回到身體當中,感受自己的感覺。」這是我很常跟個案說的話,但是很多人一開始真的做不太到,包含我自己
這集想要和大家聊聊關於靈魂是什麼?以及如果靈魂真的存在,它又是用什麼樣的形式與我們溝通的呢?而我想要用自己個人的故事來和大家切入這個主題。 我記得在幾年前,當時在一段不是很順利的感情當中,那時候有很多的壓力、難過和委屈,心情和情緒都不是太穩定,甚至連身體都出現一些警訊,我開始會時常感覺自己吸不到氣、
我們活在很幸福的時代,心靈成長的工具法門不勝枚舉,提供人們學習體驗。但無論是什麼技術或療法,萬法歸宗、殊途同歸,最重要的都還是需要回到我們的內在當中,去練習、去工作、去整合。 而內在工作對我來說最貼切的註解是:深入自己的內心,感受所有的感覺,讓舊的我死去,並重新養育新的自己的過程。 很多時候「死亡」
前陣子看完Netflix新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我看得非常的過癮,感受到滿腔熱血,好像跟著故事情節,回到自己大學時代跑社團或很關心社運、學運的那些日子裡。 我還記得我大學的時候其實是一個蠻憤怒的青年,對某些社會議題或是政府的政策其實都蠻有自己的想法、標準和自己認可的意識形態。 只是我現在回想起來
前些日子,我覺察到自己在金錢上有些拘謹。 這份拘謹和一般的匱乏或擔心沒錢,好像又不太是同一件事情。後來深入感受,覺得這份拘謹是來自於——我不太敢展現自己其實是在意金錢的。 而這份刻意塑造的「淡然」,其實不僅金錢,在人際關係當中也是。 我引導著自己深入潛意識,看見了我的哥哥。我哥從小個性相較於我比較外
這一集想要和大家聊聊「潛意識的力量」,不知道大家在生命當中會不會遇到很多事情你其實知道,但是,卻做不太到。 例如,想要早睡或想減肥,但卻沒有辦法堅持運動或健康飲食,容易故態復萌,又莫名其妙拖到很晚才就寢。又或是很想和伴侶或家人在某些議題上好好溝通,但依然時常不小心理智線就斷了,情緒突然暴走,沒有辦法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豐沛的人,容易哭,也很常共感到外在不屬於我的情緒。 青少年時期開始,我有好多次都覺得自己要被情緒擊垮,撐不住了。 一直到這幾年,我覺得自己才真正學會與情緒共處,而那個關鍵就是「身體」。 「回到身體當中,感受自己的感覺。」這是我很常跟個案說的話,但是很多人一開始真的做不太到,包含我自己
這集想要和大家聊聊關於靈魂是什麼?以及如果靈魂真的存在,它又是用什麼樣的形式與我們溝通的呢?而我想要用自己個人的故事來和大家切入這個主題。 我記得在幾年前,當時在一段不是很順利的感情當中,那時候有很多的壓力、難過和委屈,心情和情緒都不是太穩定,甚至連身體都出現一些警訊,我開始會時常感覺自己吸不到氣、
我們活在很幸福的時代,心靈成長的工具法門不勝枚舉,提供人們學習體驗。但無論是什麼技術或療法,萬法歸宗、殊途同歸,最重要的都還是需要回到我們的內在當中,去練習、去工作、去整合。 而內在工作對我來說最貼切的註解是:深入自己的內心,感受所有的感覺,讓舊的我死去,並重新養育新的自己的過程。 很多時候「死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Thumbnail
和孩子分開時,孩子會出現強烈的不愉快情緒,這種狀況很常讓家長苦惱,因此,不少家長帶著 #分離焦慮 的議題來找我聊。 在面對分離焦慮的議題上,我跟許多仿間的建議有著基礎上不同的見解。    首先,我不認為孩子在某個發展階段裡,會有較嚴重的分離焦慮狀況;再來,我也不認為分離焦慮應該被當成一個需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Thumbnail
和孩子分開時,孩子會出現強烈的不愉快情緒,這種狀況很常讓家長苦惱,因此,不少家長帶著 #分離焦慮 的議題來找我聊。 在面對分離焦慮的議題上,我跟許多仿間的建議有著基礎上不同的見解。    首先,我不認為孩子在某個發展階段裡,會有較嚴重的分離焦慮狀況;再來,我也不認為分離焦慮應該被當成一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