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6/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字義會像植物一樣慢慢長大——引申與假借

前面幾次跟大家介紹「六書」,有沒有發現所引用的古文字意思,有時和現代的字義不太一樣,甚至完全無關呢?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呢?原因就在於字義會隨使用者而改變,字義改變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字義引申,另一種是字義假借。
在談字義引申之前,要先說明一下何謂「本義」。一般古文字學家用「本義」這個術語時,是指稱這個字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但有時《說文解字》也會出錯,就需要參考其他資料,包括甲骨文、金文、出土文獻來獲得時代更早的字形,通常還要借用一些學者的見解才能補充這些字的「本義」。
首先可以舉「長」字來說明字義引申,《說文解字》說「長」字的意思是「久遠」,那麼「久遠」就是「長」字的本義,所以「長」字本身包含了時間和空間的描述,時間是「久」,空間是「遠」。但當使用「長」字來表達「長大」、「成長」的意思時,讀音就會不同。這是詞義有所引申,而改變了字的讀音,成長和長大不是短時間的事,因此取「久」的意思,引申成「長大」、「成長」。由「長大」、「成長」有大的意思,又再多一重引申,成為「長輩」、「師長」,「長子」的「長」就是大的意思,也含有第一的意思。由此又引申出「班長」、「部長」、「校長」等用法,意思分別就是一班之首、一個部門之首、一所學校之首。引申到後來,「校長」的「長」根本與「久遠」完全沒有關係了。
字義假借與六書中的假借很相似,最主要源於本字與假借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貨幣的單位一般寫作「元」,但也有一些鈔票上會印着「壹佰圓」、「伍佰圓」。古時錢幣多為圓形,所以「圓」便引申作貨幣單位的本字。後來因為筆劃繁複,就取了同音字「元」作為貨幣單位。「元」本是「開端」的意思,與錢幣完全無關,純粹因為讀音的緣故而成為貨幣單位專用字,這就是字義假借。
漢字的有趣就在於我們常常不使用字的本義,而是使用經過多重引申和字義轉變後的字義。現在雖然能指出字義引申和假借的過程,但其實都是經過漢語使用者很長時間慢慢累積,漸漸增加和改變字義。
若是你也想自行發掘字義引申的路線圖,可以試着從自己的名字開始,用單字造詞,把這些詞語寫下來,意思接近的歸為一類,最後如果歸納成好幾類,就可以想一想他們中間有什麼關係。如果有不明白的,還可以留言一起討論。
傳統文字學中的六書已經介紹完了,如果都能大致理解的話,大家其實已經具備基本的文字學知識了,有了這些知識,日後在理解文字的演變故事時就會更方便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