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討論區
射手媽咪婷婷的書房
親子教養心得
時事點評
寫作及閱讀
人生感悟
火星時間(散文)
火星探險(小說)
火星唱歌(詩)
方案
關於
付費限定
有意識的負面行銷,你買單嗎?
射手媽咪婷婷
發佈於
射手媽咪婷婷的書房
更新於
2023/12/20
發佈於
2023/06/25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0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
射手媽咪婷婷的書房
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付費解鎖
#
負面關注
#
負面行銷
#
不買單
#
心情
#
生活
#
時事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射手媽咪婷婷的書房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06
會員
1.1K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加入
前往沙龍
留言
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感覺:河正宇的繪畫與生活隨筆
自從看過《走路的人,河正宇》這本書之後便深深地被河正宇認真生活的態度所折服,也能從文字中感受到他是一位對藝術創作真正有熱情的人,也非常明白所有的創作都需要靠創作來延續。 河正宇說自己第一次提筆作畫是在2003年,沒什麼特殊原因,只是單純地想作畫,他說喜歡繪畫的過程中不需要思考任何事,只需要全神貫注,
#
有感覺河正宇的繪畫與生活隨筆
#
河正宇
#
閱讀
6
0
現在這樣就很好:55種告別心累的治癒方式
這不是常識嗎?為什麼有些人竟然不懂? 一般的狀況不是應該如此嗎?怎麼會事情演變成這樣? 回想每一次令自己心累的瞬間,除了感到力不從心之外,最常湧現的想法就是我所認知的常識,竟然並不等同於他人的常識,於是容易為了他人的「無知」而感到生氣。 然而,在《現在這樣就很好》這本書中卻說所謂的「一般都是這樣」的
#
現在這樣就很好
#
心累
#
閱讀
13
0
想殺的孩子
「媽媽,我的好朋友叫我不要理某某同學,我說不可以,大家都是好朋友,然後他就不理我了。」 「媽媽,我有時候想自己玩,但是我的好朋友一直要拉我一起玩,我都不能玩自己想玩的,覺得很難過。」 「媽媽,我的好朋友又生氣說不愛我了,我想要送他六支鉛筆,可以嗎?」 以上這些話,都是讀中班的女兒轉達在學校與同學相處
#
想殺的孩子
#
韓國小說
#
閱讀
7
0
自我照顧百寶箱:100個與壓力和平共處的自救提案——用最簡單的方式,實現最有效的自我照顧
平時我們身體有不舒服會想去看醫生,但心理上不舒服卻鮮少有人會於第一時間尋求專業協助,總是會先找朋友聊聊,抑或是做些可以舒緩身心壓力的運動,倘若可以順利紓解倒是還好,但當真情況較為嚴重卻又不想立即就醫又該怎麼辦呢? 《自我照顧百寶箱》的作者伊藤繪美是日本的臨床心理師,她於2019年寫下這本書的時候適逢
#
自我照顧百寶箱
#
壓力
#
閱讀
10
0
死氣滿滿:人死之前,人還活著
這本書是佐野洋子得了癌症之後所寫的作品,而書名是兒子所發想的,因為他眼中的母親是一個得知自己生病後還充滿生命力的人,不僅沒有怨天尤人或傷心絕望,反而還展現開朗豁達的人生態度,把人類對「死亡」的恐懼淡化,反而增添了許多樂趣與幽默。 或許是時代背景的關係,生於戰前時代的佐野洋子於北京出生,之後日本戰敗而
#
死氣滿滿
#
佐野洋子
#
閱讀
8
0
不便利的便利店
我們是否曾經認真思考過,當我們與陌生人交談的時候總是特別客氣,甚或話匣子打開後更能敞開心胸聊心事,但面對朝夕相處或重視的家人,卻好像隔著一道高牆,想要認真開啟對話卻總是敗興而歸? 不知道為什麼,我似乎有一種神秘的體質,可以讓見過幾次面的陌生人不自覺地向我傾吐心事,其中也包含了幾位在便利商店工作的店員
#
不便利的便利店
#
金浩然
#
閱讀
12
1
有感覺:河正宇的繪畫與生活隨筆
自從看過《走路的人,河正宇》這本書之後便深深地被河正宇認真生活的態度所折服,也能從文字中感受到他是一位對藝術創作真正有熱情的人,也非常明白所有的創作都需要靠創作來延續。 河正宇說自己第一次提筆作畫是在2003年,沒什麼特殊原因,只是單純地想作畫,他說喜歡繪畫的過程中不需要思考任何事,只需要全神貫注,
#
有感覺河正宇的繪畫與生活隨筆
#
河正宇
#
閱讀
6
0
現在這樣就很好:55種告別心累的治癒方式
這不是常識嗎?為什麼有些人竟然不懂? 一般的狀況不是應該如此嗎?怎麼會事情演變成這樣? 回想每一次令自己心累的瞬間,除了感到力不從心之外,最常湧現的想法就是我所認知的常識,竟然並不等同於他人的常識,於是容易為了他人的「無知」而感到生氣。 然而,在《現在這樣就很好》這本書中卻說所謂的「一般都是這樣」的
#
現在這樣就很好
#
心累
#
閱讀
13
0
想殺的孩子
「媽媽,我的好朋友叫我不要理某某同學,我說不可以,大家都是好朋友,然後他就不理我了。」 「媽媽,我有時候想自己玩,但是我的好朋友一直要拉我一起玩,我都不能玩自己想玩的,覺得很難過。」 「媽媽,我的好朋友又生氣說不愛我了,我想要送他六支鉛筆,可以嗎?」 以上這些話,都是讀中班的女兒轉達在學校與同學相處
#
想殺的孩子
#
韓國小說
#
閱讀
7
0
自我照顧百寶箱:100個與壓力和平共處的自救提案——用最簡單的方式,實現最有效的自我照顧
平時我們身體有不舒服會想去看醫生,但心理上不舒服卻鮮少有人會於第一時間尋求專業協助,總是會先找朋友聊聊,抑或是做些可以舒緩身心壓力的運動,倘若可以順利紓解倒是還好,但當真情況較為嚴重卻又不想立即就醫又該怎麼辦呢? 《自我照顧百寶箱》的作者伊藤繪美是日本的臨床心理師,她於2019年寫下這本書的時候適逢
#
自我照顧百寶箱
#
壓力
#
閱讀
10
0
死氣滿滿:人死之前,人還活著
這本書是佐野洋子得了癌症之後所寫的作品,而書名是兒子所發想的,因為他眼中的母親是一個得知自己生病後還充滿生命力的人,不僅沒有怨天尤人或傷心絕望,反而還展現開朗豁達的人生態度,把人類對「死亡」的恐懼淡化,反而增添了許多樂趣與幽默。 或許是時代背景的關係,生於戰前時代的佐野洋子於北京出生,之後日本戰敗而
#
死氣滿滿
#
佐野洋子
#
閱讀
8
0
不便利的便利店
我們是否曾經認真思考過,當我們與陌生人交談的時候總是特別客氣,甚或話匣子打開後更能敞開心胸聊心事,但面對朝夕相處或重視的家人,卻好像隔著一道高牆,想要認真開啟對話卻總是敗興而歸? 不知道為什麼,我似乎有一種神秘的體質,可以讓見過幾次面的陌生人不自覺地向我傾吐心事,其中也包含了幾位在便利商店工作的店員
#
不便利的便利店
#
金浩然
#
閱讀
12
1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woody屋底下的廚房
2025/01/08
料理與生活的美學:用國泰世華 CUBE 打造質感生活圈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
國泰世華
#
CUBE卡
#
料理
34
0
爺恩的沙龍
2025/01/10
圖文創作者的數位理財新體驗:國泰世華CUBE App x 國泰優惠CUBE Rewards App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
國泰世華
#
國泰世華銀行
#
創作
3
0
筱涵|Hannah的沙龍
2025/01/02
【生活記事】AI人工智慧解籤|慈母籤|線上求籤|科技與玄學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
互動設計
#
文化體驗
#
慈母籤
125
0
幸福魔法實踐者明德的沙龍
2024/08/13
被人批評,只能批評回去嗎?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
回饋
#
評論
#
建設性回饋
2
0
17mama 育兒研究所
2024/07/03
兩歲小孩愛打人的原因與應對方式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
打人
#
孩子
#
小孩
7
0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
2024/06/03
負情緒莫糾纏 | 心靈小品 | 晨光雨露(115)
遇到相關的「爛人爛事」,最好是即時停損、趕快離開。
#
內在小孩
#
零極限
#
清理
39
4
綠園嬿語的沙龍
2024/05/18
孩子學會負責=擁有更美好人生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
親子教育
#
家庭教育
#
教養
7
1
愛鈴與愛的藝術
2024/04/23
【人際關係】我以前討厭無禮的人,現在我不討厭了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
人際關係
#
內在小孩
#
心理學
6
0
波士の思考
2024/03/16
《十歲前の親子聊心》48|當孩子說「我討厭...」時,父母該如何回應?
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每一句「我討厭…」背後,其實是一扇了解他心靈世界的窗口? 在這個快速滾動的社群媒體時代,讓我們一起慢下腳步,探索如何透過孩子的負面評價,深化親子間的溝通,並共同建立正向的價值觀。 閱讀全文,開啟與孩子心靈的對話之門。 建立價值觀:從孩子的負面評價看起 在親子溝通的道路上
#
親子溝通
#
情緒認知
#
社交技巧
0
0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
2024/03/08
#28 對待自己慈祥一點,好好愛自己的內在小孩
療癒內在小孩的情緒傷。
#
內在小孩
#
情緒
#
情緒傷
7
0
綠豆爸-趙介亭
2024/02/12
【綠豆爸的教養思塾】不要輕意的幫孩子「貼標籤」
對一位十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所接收到的,往往就是「對事『也』對人」,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壞的,孩子會認為「我是壞的」,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不好的,孩子會認為「我是不好的」。
#
綠豆爸
#
幸福
#
教養
3
1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2024/01/12
童話心理新解03—《快樂王子》看見別人的缺乏,看不見自己的匱乏
有一種心理現象是,當我們不懂處理「內在情緒」時,會採取面對的相反做法,因為承受不起只好逃避,稱為「反向作用」。此種心理防衛機轉是「擔心某些事情發生,反而故意做出相反的事」,例如對某人過度禮貌,其實是掩飾厭惡某人,他若不這樣做,就怕無意間露出馬腳、露出自己不敢面對的脆弱面。
#
童話
#
心理學
#
反向
15
1
woody屋底下的廚房
2025/01/08
料理與生活的美學:用國泰世華 CUBE 打造質感生活圈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
國泰世華
#
CUBE卡
#
料理
34
0
爺恩的沙龍
2025/01/10
圖文創作者的數位理財新體驗:國泰世華CUBE App x 國泰優惠CUBE Rewards App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
國泰世華
#
國泰世華銀行
#
創作
3
0
筱涵|Hannah的沙龍
2025/01/02
【生活記事】AI人工智慧解籤|慈母籤|線上求籤|科技與玄學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
互動設計
#
文化體驗
#
慈母籤
125
0
幸福魔法實踐者明德的沙龍
2024/08/13
被人批評,只能批評回去嗎?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
回饋
#
評論
#
建設性回饋
2
0
17mama 育兒研究所
2024/07/03
兩歲小孩愛打人的原因與應對方式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
打人
#
孩子
#
小孩
7
0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
2024/06/03
負情緒莫糾纏 | 心靈小品 | 晨光雨露(115)
遇到相關的「爛人爛事」,最好是即時停損、趕快離開。
#
內在小孩
#
零極限
#
清理
39
4
綠園嬿語的沙龍
2024/05/18
孩子學會負責=擁有更美好人生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
親子教育
#
家庭教育
#
教養
7
1
愛鈴與愛的藝術
2024/04/23
【人際關係】我以前討厭無禮的人,現在我不討厭了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
人際關係
#
內在小孩
#
心理學
6
0
波士の思考
2024/03/16
《十歲前の親子聊心》48|當孩子說「我討厭...」時,父母該如何回應?
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每一句「我討厭…」背後,其實是一扇了解他心靈世界的窗口? 在這個快速滾動的社群媒體時代,讓我們一起慢下腳步,探索如何透過孩子的負面評價,深化親子間的溝通,並共同建立正向的價值觀。 閱讀全文,開啟與孩子心靈的對話之門。 建立價值觀:從孩子的負面評價看起 在親子溝通的道路上
#
親子溝通
#
情緒認知
#
社交技巧
0
0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
2024/03/08
#28 對待自己慈祥一點,好好愛自己的內在小孩
療癒內在小孩的情緒傷。
#
內在小孩
#
情緒
#
情緒傷
7
0
綠豆爸-趙介亭
2024/02/12
【綠豆爸的教養思塾】不要輕意的幫孩子「貼標籤」
對一位十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所接收到的,往往就是「對事『也』對人」,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壞的,孩子會認為「我是壞的」,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不好的,孩子會認為「我是不好的」。
#
綠豆爸
#
幸福
#
教養
3
1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2024/01/12
童話心理新解03—《快樂王子》看見別人的缺乏,看不見自己的匱乏
有一種心理現象是,當我們不懂處理「內在情緒」時,會採取面對的相反做法,因為承受不起只好逃避,稱為「反向作用」。此種心理防衛機轉是「擔心某些事情發生,反而故意做出相反的事」,例如對某人過度禮貌,其實是掩飾厭惡某人,他若不這樣做,就怕無意間露出馬腳、露出自己不敢面對的脆弱面。
#
童話
#
心理學
#
反向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