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聲筒的孩子」:承載了父母的失能,與對未來的無望傷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位讓我印象深刻的女孩,身上佩戴著許多耳環、鼻環和刺青。也許,她透過這些方式隱晦地向某人或某事表達抗議。
當她走進我的治療室,她一言不發,乾脆地坐在我面前,眼神直視著我。
我友善地向她打招呼:「嗨,我是吳心理師,想問妳為什麼想來預約諮商呢?」
她回答:「噢,就是家裡不開心。」
我問:「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不開心呢?」
她說:「沒什麼,只是覺得爸爸媽媽很煩。唉唷,我很擔心幾年後,爸爸會獨自一人;媽媽嘛,應該還好吧,但我不確定她的情況。總之,我很害怕被他們綁住,我很想疏遠他們,但畢竟他們是我的父母,我還是會在意。」
在進一步的會談中,我才瞭解到紫紫(化名),在小學時因父母對教養習慣、工作問題以及生活琐事的不和而經常吵架。她也常被問到:「你要跟誰,爸爸還是媽媽?」現在的她實在無法忍受,她大學輟學,並成為了一位刺青師傅。因為,不想再捲入父母之間的衝突,逐漸疏遠他們,但同時又無法放下對父母的情感。
我對她表示:「那一定很辛苦吧,這幾年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她用看似無關緊要地態度回答:「沒什麼特別的,就是這樣。有時候會想死,但只是幾天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關於傳聲筒的孩子
那些成為傳聲筒的孩子,會面臨哪些困境?
首先,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其中一方或雙方都會責罵他們。這樣的孩子會感覺無論做什麼都是錯的,為了生存,他們只能不斷地討好對方。最直接的方式可能是獲得經濟上的支持,但這種經濟依賴帶來了風險,因為他們無法預料何時會因為雙方的情緒而被剝奪生活的必需品。
其次,他們成為了父母之間溝通失效的垃圾桶。「妳知道,你爸爸/媽媽有多傻嗎?這種事情也要和我說?」孩子很年幼,卻承受著父母溝通不良所帶來的壓力。孩子往往對許多事情一無所知,結果變得相對受限,他們無法做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變成了丟臉的事,絕對不能做。
第三,由於無力改變許多事情,他們會以其他方式進行反抗。在理智上,父母可能覺得這些反抗行為並不合理,不值得在意。於是,孩子們的反抗程度不斷升高;他們可能紋上許多刺青,戴上大量的飾品,並以惡毒的言語進行反擊,反而使衝突更加升溫。
關於傳聲筒的孩子該怎麼辦?
要立即地放下,或直接性地疏遠是不可能的。
以直接下意識地方式斷開家庭連結,在心理學上專業名詞稱作「情緒截斷」。指的是用地理位置上、情緒上的隔離,或用自我欺騙的方式,切斷與家庭的接觸,來逃離原生家庭未解決的情緒束縛。以紫紫的例子來說,那無關所謂的態度,就是用情感疏離方式來面對家庭的連結;而那未解的溝通情緒矛盾,仍在心中從未化解,影響著日後自身未來的選擇。
那樣的孩子看似獨立,實則仍被原生家庭所捆綁。或許,對於離開家所得到的放飛人生,得不到真心的祝福,僅是對負向自我的逃離。
所以,重建彈性的界線是重要的。練習說:「不要」,是很重要的第一步,讓他人知道,你是有底線的人,而非沒有自我的工具人。
再者,持續地穩固界線,持之以恆,並不要放棄。因為,當你成為家庭規則的破壞者時,會收到許多的非議、道德綁架,持續地要求你回去做那個乖巧的傳聲工具,當你願意不斷地重申底線,穩固已挪動的家庭位置時,他人也會因你而牽動,並做出改變。
最後,回到一件最重要的提醒:「能夠左右自己人生的只有自己」。若你的父母不成熟,那你要更加地成熟,讓他們也學習到,有些事情是要他們自己所負責,
對於父母而言,要審思的是,為何將子女變為溝通工具?對於關係上的溝通失能,投射了多少遺憾給自己子女,灌輸了多少不合理的期待在他們身上?
叫一個人去幫忙傳話,看似可減少衝突的發生,實則只是把情緒壓力轉嫁到子女身上罷了,他們並沒有責任去負擔這件事。需試著練習,哪些事情是身為「父母」、「大人」所需要負責,而非丟給更弱小的子女所承擔。
------
期盼,傳聲筒的孩子不必繼續承擔著父母的失能,可以找到自己的聲音,重塑屬於自己的未來。
文:吳景濱心理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道漫畫的主角都有點憨憨的,憑藉著自身的單純與熱情,在自己的生命故事中不斷地屢敗屢戰,在遭遇失敗時,他們總會遇到貴人,經過幫助與提點後,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這樣的故事線,稱為所謂的「王道漫畫」我們在經歷多重苦難中,終於成就了自己;如同榮格所提到的英雄之旅,成就了內在英雄,達成統合一致的個體化。
即使,目前大眾對憂鬱的污名化越來越減少,仍有許多人害怕被貼上憂鬱的標籤,因為憂鬱似乎代表著無能、抗壓力低、想太多、不努力…等。以社會主流來說,患有憂鬱的人是社會的不適應者、淘汰者,甚或是拖累他人的累贅。
「有東西能失去的人,真的很強大。」   地獄樂是一部直面生死的漫畫,以主角「畫眉丸」為中心展開故事。畫眉丸是石隱村歷代最強的忍者,然而卻遭受陷害,被送往死刑。他本以為自己能安然赴死,但在行刑時,身體卻下意識地躲避;劊子手「佐切」的提醒讓他意識到自己並不想死。   故事發生在日本朝廷幕府,為尋求長生不
遭遇創傷的人都會有這種經驗: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創傷的記憶會一次次重複湧上心頭。那些影像、聲音、味道,甚至觸碰的感覺,都以如此真實的方式再次展現,而我們卻無法擺脫這些痛苦的回憶。
這是我最近從同業那裡聽到的一則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年輕女性。案主曾經跟他說過:「我的家人需要我,我需要賺錢;希望在渡過這些難關之後,我能夠去我經常光顧的麵攤,讓老闆多加一顆滷蛋給我。」   這位案主非常年輕,她還是一位大學生,正處在無憂無慮、花樣年華的時光。 然而,她的故事並沒有完美的結局。
回顧這一年的工作狀態,發現,親友離世、意外及自殺離開,是我常接到的主題,除承接此議題的情緒壓力外,我也被迫去思考人生的意義。 其實,在我就讀研究所時,有一部戲劇讓我特別有感,叫做「出境事務所」,由客家電視台出品,主要在講述身為葬儀社的禮儀師,命對生與死之間的故事。
王道漫畫的主角都有點憨憨的,憑藉著自身的單純與熱情,在自己的生命故事中不斷地屢敗屢戰,在遭遇失敗時,他們總會遇到貴人,經過幫助與提點後,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這樣的故事線,稱為所謂的「王道漫畫」我們在經歷多重苦難中,終於成就了自己;如同榮格所提到的英雄之旅,成就了內在英雄,達成統合一致的個體化。
即使,目前大眾對憂鬱的污名化越來越減少,仍有許多人害怕被貼上憂鬱的標籤,因為憂鬱似乎代表著無能、抗壓力低、想太多、不努力…等。以社會主流來說,患有憂鬱的人是社會的不適應者、淘汰者,甚或是拖累他人的累贅。
「有東西能失去的人,真的很強大。」   地獄樂是一部直面生死的漫畫,以主角「畫眉丸」為中心展開故事。畫眉丸是石隱村歷代最強的忍者,然而卻遭受陷害,被送往死刑。他本以為自己能安然赴死,但在行刑時,身體卻下意識地躲避;劊子手「佐切」的提醒讓他意識到自己並不想死。   故事發生在日本朝廷幕府,為尋求長生不
遭遇創傷的人都會有這種經驗: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創傷的記憶會一次次重複湧上心頭。那些影像、聲音、味道,甚至觸碰的感覺,都以如此真實的方式再次展現,而我們卻無法擺脫這些痛苦的回憶。
這是我最近從同業那裡聽到的一則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年輕女性。案主曾經跟他說過:「我的家人需要我,我需要賺錢;希望在渡過這些難關之後,我能夠去我經常光顧的麵攤,讓老闆多加一顆滷蛋給我。」   這位案主非常年輕,她還是一位大學生,正處在無憂無慮、花樣年華的時光。 然而,她的故事並沒有完美的結局。
回顧這一年的工作狀態,發現,親友離世、意外及自殺離開,是我常接到的主題,除承接此議題的情緒壓力外,我也被迫去思考人生的意義。 其實,在我就讀研究所時,有一部戲劇讓我特別有感,叫做「出境事務所」,由客家電視台出品,主要在講述身為葬儀社的禮儀師,命對生與死之間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我跟你的痛】 今天實人老師們開會,討論關於班上有位孩子比較不理會人的問題,許多夥伴都有遭遇類似的問題,因為並非單一事件,我初步推測可能是一個較大的影響因素,例如:基因、成長環境。   亮師分享到,這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很大的影響因素,冷漠的夫妻關係、在三角關係中當傳話筒的孩子、沒有共識的親子關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當你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用沉默構築起一道道看不見的牆,你是否曾經感到無助? 在孩子的沉默背後,隱藏著什麼煩惱和秘密?如何巧妙的邀請他們開口,又不觸碰到那份脆弱的心靈防線? 一起來探討如何巧妙拆解那道沉默的牆,讓家成為孩子心靈的避風港,共同經營一段溫暖而深刻的親子關係吧! 閱讀全文,一起探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一類人,聽他說話就是滿口「悲慘世界」只要開口,說的內容都是一些極度倒楣或是讓他充滿擔心的事情。 這個過年,我最勇敢的事就是直接跟我媽說我不想再聽了。我從國小開始接受媽媽所有的負面情緒,她因爲無人可講,把對哥哥姊姊和爸爸的擔心與不愉快全對一個根本沒有長大的小孩傾訴。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我跟你的痛】 今天實人老師們開會,討論關於班上有位孩子比較不理會人的問題,許多夥伴都有遭遇類似的問題,因為並非單一事件,我初步推測可能是一個較大的影響因素,例如:基因、成長環境。   亮師分享到,這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很大的影響因素,冷漠的夫妻關係、在三角關係中當傳話筒的孩子、沒有共識的親子關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當你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用沉默構築起一道道看不見的牆,你是否曾經感到無助? 在孩子的沉默背後,隱藏著什麼煩惱和秘密?如何巧妙的邀請他們開口,又不觸碰到那份脆弱的心靈防線? 一起來探討如何巧妙拆解那道沉默的牆,讓家成為孩子心靈的避風港,共同經營一段溫暖而深刻的親子關係吧! 閱讀全文,一起探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一類人,聽他說話就是滿口「悲慘世界」只要開口,說的內容都是一些極度倒楣或是讓他充滿擔心的事情。 這個過年,我最勇敢的事就是直接跟我媽說我不想再聽了。我從國小開始接受媽媽所有的負面情緒,她因爲無人可講,把對哥哥姊姊和爸爸的擔心與不愉快全對一個根本沒有長大的小孩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