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原來你才是絆腳石:企業敏捷轉型失敗都是因為領導者,你做對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原來你才是絆腳石:企業敏捷轉型失敗都是因為領導者,你做對了嗎?
《原來你才是絆腳石》如果單從書的封面來看,或許你會覺得這是本透過詼諧方式在介紹企業轉型失敗與領導的書,但實際上這是本不是很好讀(理解)的書,如果本身對於敏捷開發有一定認知,讀起來會輕鬆點,整本書提出一個BOSA觀點應用在企業轉型時所面臨的挑戰與解決辦法。
BOSA的理念就是超越預算模型(Beyond Budgeting)、開放空間技術(Open Space)、全員參與制(Sociocracy)與敏捷(Agile),由這四大議題延伸去談變革(Change Management),變革從來都不輕鬆,因為只要有組織的存在就一定會發生改組的行為,因此變革無處不在而你的職業生涯也一定會面對到的,所以學會如何面對它是不能避免的。
BOSA的四大價值:自主織(Self-Organization)、透明化(Transparency)、顧客導向(Constant Customer Focus)、持續學習(Continuous Learning),其中持續學習(Continuous Learning)必須要搭配持續回顧,透過自省會議的反饋,才能對下次的挑戰做出調整並持續茁壯,所以回歸根本要解決這些問題,很強調的都是持續學習。
在企業轉型上,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領導人是否真的有這樣的決心。這邊舉一個在業界轉型很成功的案例鈦坦科技(Titansoft),他們在2014年開始導入敏捷和Scrum,首先推動的開放空間主題是:作為一個組織和個人,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支援彼此成長? 全公司停止一天日常作業,透過大家不斷的回饋與反思,在第二次的開放空間主題:我們如何在未來三個月創造最大的影響?後續也導入很多敏捷專家及顧問的方法,透過這一連串的改變,到2021年的今天,提到敏捷跟Scrum他們稱得上是業界標竿了。
最後,對書中幾段敘述對應到實際職場上,覺得很寫實也很多反思的地方:
1. 團隊必須找到適合團隊的流程,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改善,所以流程和工具,必須是支援團隊成員和彼此的交流互動,而非反客為主。很多大企業都會有標準的流程和工具,但這些往往都凌駕於團隊的需求上。
2. 在「策略」這個章節提出一個給大家探索的題目:信任是否可以減少成本?
這裡做的實驗是由員工自行決定每次出差的差旅費用報支,開銷中包括住宿與機票費用等,透過幾條簡單的報支原則,來統計實際花費與員工的態度有多少差別呢?以信任為基礎的流程可以繼續或推廣嗎?
這跟Netflix在規定員工差旅時只有一句話「以Netflix的最大利益為考量」是異曲同工之妙,但要做到這件事情的一個前提是,公司會將結果透明化,紀錄並公佈每個人的差旅費用。以信任為基礎下能走的長遠的方法之一。
【後記】
這本書從很多面向探討各位階的腳色,在企業在面對轉型時要知道變革從來都不輕鬆,在轉型的過程中你需要一個定期的自省會議來開始檢視與適應,以變靈活地做出反應,沒有反思的機會你將無法從市場和公司內部學習。
當然,也不是做個站立會議就表示我們已經是Agile或Scrum,團隊必須找到適合團隊的流程,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改善,最重要的是持續學習(Continuous Learning)。
#閱讀筆記 #B009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26內容數
透過閱讀分享,擴展視野、提升思辨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J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科學證實,一個人要發揮基因遺傳的潛能,有賴於「生活經驗」所建構的神經連結,父母的說話與方式,將深刻影響孩子在數學、空間、讀寫等表現,甚至決定了自我調整、面對壓力、同理、恆毅力等人格特質。
盡可能從零開始做起,重新思考航太、汽車和太陽能產業一直以來視為理所當然的做法,利用新技術與新想像,展開前所未有的產業革命。
一趟壯旅,試著問自己,回去以後,會不會變?如果原本的人生並不是那麼不堪,發現自己已經可以選擇不同的角度去面對、去詮釋、去共處時,那麼變或不變,或許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慾望是無窮的,唯有真正的懂得知足,才能夠讓你不管在任何困境都能夠樂在其中。
等你到了八十歲,靜靜回想你自己的生命故事。在這故事裡,最實在、也最有意義的部分,就是你做的一連串的選擇。人生到頭來,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科學證實,一個人要發揮基因遺傳的潛能,有賴於「生活經驗」所建構的神經連結,父母的說話與方式,將深刻影響孩子在數學、空間、讀寫等表現,甚至決定了自我調整、面對壓力、同理、恆毅力等人格特質。
盡可能從零開始做起,重新思考航太、汽車和太陽能產業一直以來視為理所當然的做法,利用新技術與新想像,展開前所未有的產業革命。
一趟壯旅,試著問自己,回去以後,會不會變?如果原本的人生並不是那麼不堪,發現自己已經可以選擇不同的角度去面對、去詮釋、去共處時,那麼變或不變,或許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慾望是無窮的,唯有真正的懂得知足,才能夠讓你不管在任何困境都能夠樂在其中。
等你到了八十歲,靜靜回想你自己的生命故事。在這故事裡,最實在、也最有意義的部分,就是你做的一連串的選擇。人生到頭來,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專案管理中,面對質疑和挑戰是常態,而真正的成功在於如何面對這些挑戰。完善的行動與快速迭代是關鍵,透過設定短期可量化的目標和建立團隊的凝聚力,我們能夠在過程中持續優化專案。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如何突破完美主義的束縛,不斷行動與學習,最終促進專案的成功。
Thumbnail
在業務轉型過程中,面對團隊的挑戰是成功的關鍵。從適應新市場需求到改變供應鏈,團隊的支持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面對團隊成員利益驅動下,運用外部資源和內部創業,推動企業的ESG+AI轉型。透過勇敢投資未來業務,您將能夠提升個人與團隊的價值。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當企業協作不順暢、組織僵化、工作模式老舊時,本書告訴你如何透過OGSM重塑高敏捷的團隊。 我認為高敏捷團隊有三大重點: 全員有共識,朝著共同目標前進 定期審視成效,進行調整與改進 塑造更有價值的團隊 一、什麼是OGSM?  書中解釋,OGSM變革領導以一頁表格的方
Thumbnail
敏捷的成功需要整個團隊參與及沉浸式敏捷體驗,本文以失敗案例為例,探討敏捷失敗以及如何成功。作者認為,成功源於做對很多事,而失敗往往只因為少做了或做錯了一件事,敏捷的第一步是找到對的人,開始第一次的沉浸式敏捷體驗並獲得第一次成功經驗,讓團隊直接做中體驗與感受敏捷的好處,就會啟動敏捷在組織內的擴散與成功
Thumbnail
公司組織結構突然扁平化,通常是為了提升靈活性和效率,但對員工而言,這種變革可能帶來不小的衝擊。從職位縮減到工作壓力增加,甚至可能導致士氣低落。本文將通過具體案例分析組織扁平化對員工的影響,並提供一些應對建議,以幫助員工在變革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企業需要持續調整以契合市場需求,轉型是必然需要面對的挑戰。科技發展、ESG轉型、電動車、AI轉型、敏捷管理等需求頻繁。成功轉型的比例僅有20%,建議引入變革急迫感、強大變革領導團隊、建立明確願景與溝通、去除障礙、創造短期戰果、不宣佈勝利過早、深植變革文化。參考「領導變革:為何轉型未竟其功」。
Thumbnail
作者提供充滿自身實務案例的書籍,並分享個人慘痛經驗以及在職場中避開困境的建議。對所有職場人士都具有啟發意義,強調培養自我遠見、重複做一件事、尊敬對手、堅持目標、以及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從個人到組織不改變就衰退! 不斷改變的環境,在走到盡頭前,就該鋪設新路,不是適應環境而是讓變動根本追不上你。 在人力資源運用必須跨越鴻溝!  鴻溝理論 高科技企業因為某項產品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沒能跨越市場中的「鴻溝」。 要想破除失敗的詛咒,必須做到認識鴻溝、跨越鴻溝。 在主流市場之前,還
Thumbnail
在專案管理中,面對質疑和挑戰是常態,而真正的成功在於如何面對這些挑戰。完善的行動與快速迭代是關鍵,透過設定短期可量化的目標和建立團隊的凝聚力,我們能夠在過程中持續優化專案。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如何突破完美主義的束縛,不斷行動與學習,最終促進專案的成功。
Thumbnail
在業務轉型過程中,面對團隊的挑戰是成功的關鍵。從適應新市場需求到改變供應鏈,團隊的支持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面對團隊成員利益驅動下,運用外部資源和內部創業,推動企業的ESG+AI轉型。透過勇敢投資未來業務,您將能夠提升個人與團隊的價值。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當企業協作不順暢、組織僵化、工作模式老舊時,本書告訴你如何透過OGSM重塑高敏捷的團隊。 我認為高敏捷團隊有三大重點: 全員有共識,朝著共同目標前進 定期審視成效,進行調整與改進 塑造更有價值的團隊 一、什麼是OGSM?  書中解釋,OGSM變革領導以一頁表格的方
Thumbnail
敏捷的成功需要整個團隊參與及沉浸式敏捷體驗,本文以失敗案例為例,探討敏捷失敗以及如何成功。作者認為,成功源於做對很多事,而失敗往往只因為少做了或做錯了一件事,敏捷的第一步是找到對的人,開始第一次的沉浸式敏捷體驗並獲得第一次成功經驗,讓團隊直接做中體驗與感受敏捷的好處,就會啟動敏捷在組織內的擴散與成功
Thumbnail
公司組織結構突然扁平化,通常是為了提升靈活性和效率,但對員工而言,這種變革可能帶來不小的衝擊。從職位縮減到工作壓力增加,甚至可能導致士氣低落。本文將通過具體案例分析組織扁平化對員工的影響,並提供一些應對建議,以幫助員工在變革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企業需要持續調整以契合市場需求,轉型是必然需要面對的挑戰。科技發展、ESG轉型、電動車、AI轉型、敏捷管理等需求頻繁。成功轉型的比例僅有20%,建議引入變革急迫感、強大變革領導團隊、建立明確願景與溝通、去除障礙、創造短期戰果、不宣佈勝利過早、深植變革文化。參考「領導變革:為何轉型未竟其功」。
Thumbnail
作者提供充滿自身實務案例的書籍,並分享個人慘痛經驗以及在職場中避開困境的建議。對所有職場人士都具有啟發意義,強調培養自我遠見、重複做一件事、尊敬對手、堅持目標、以及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從個人到組織不改變就衰退! 不斷改變的環境,在走到盡頭前,就該鋪設新路,不是適應環境而是讓變動根本追不上你。 在人力資源運用必須跨越鴻溝!  鴻溝理論 高科技企業因為某項產品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沒能跨越市場中的「鴻溝」。 要想破除失敗的詛咒,必須做到認識鴻溝、跨越鴻溝。 在主流市場之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