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來分享影響我價值觀的書,每次感到迷惘時,總是會想翻開來看看的書!
過剩,才是現代社會的特徵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應該是在我大三大四時期,對於未來方向最迷惘的時候。
我讀的是工業產品設計系,當時讓我覺得非常矛盾的是,生產產品必然會造成的結果——過剩。以及人類的需求是否是真實的,是否都是需要被滿足的。這樣的問題,至今還是經常縈繞在我的腦海裡。
因為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人類製造出太多的垃圾,還有太多的產品。 每次看到商場特賣區大拍賣時,看見那些成堆的鞋子、衣服。想到有那麼多的商品是不被人喜愛的,也許最終會被扔進垃圾場裡的,我都會覺得很難過。 為何我們要浪費那麼多人力與資源,製造出一堆最終會被丟棄的物品呢?
現代人的生活裡,總有「物」滿溢而出,產生了垃圾問題。我們度過的時間裡,也總是被「事」所填滿,太多的事塞滿了人的內心,產生了煩惱與不安。這些才是引發心病的最大原因。為什麼我們的世界變得如此過剩了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我們已經失去了「剛剛好」的感覺,沒辦法維持物質與心靈上的平衡。所以提出「慢即是美」(Slow is beautiful),也就是現在「慢生活」的概念。
本書分了十一個章節,從慢食、慢設計、慢科學、慢技術、慢日子......等主題,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讓人很容易帶入情境。每個章節各自獨立,不論從哪個章節開始讀,或在哪一頁停下,都沒有關係。是一本閱讀起來很舒服的書。
世界太快,心,太忙
是不是想起某句廣告標語?事實上大家的心很難在如此快速的世界中維持平靜。 蔣勳在《美的沈思》廣播節目中也說過:「忙,是心靈的死亡。」(心亡) 當你忙到沒辦法顧及飲食生活,忙到無法安靜休息,忙到沒有假期,甚至忙到無法思考。我們總以為「時間就是金錢」,卻忘了「時間就是生命」,急急忙忙的生活,就是把生命快速的浪費掉。
我們所有人本來都是生活在答案裡的。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提出了很多問題。
於是我們從答案中離開,不知不覺活在問題裡。
用農夫來比喻,過去,農民的生活方式就是種田。然而這樣的生活方式卻變成了必須解決的農業問題。人們設定了目標產量、全年收入等目標,並提出各種手段來達成這些目標,人們就這樣被自己畫的設計圖給束縛住了。人類最喜歡解決問題,然後解決問題的方式又會創造新的問題。比如用電量不斷上升,要解決火力發電的碳排,就蓋核電廠,然後開始煩惱核廢料和核災的問題。當人們忙著找出各種問題並且想辦法解決的過程中,「活著」這件事情不知不覺被取代了。
真正能把生態系統從危機中解救出來的人,是懂得享受生態系統的人。
能解決問題的人,應該是那些生活在答案裡,帶著答案一同生活的人。
好喜歡本書裡的這句話,帶著答案一同生活。我在台東的土地上看見好多這樣的人,他們就是過自己的生活,沒有大張旗鼓地說要解決什麼氣候變遷、生態危機。他們只是在這片土地上好好的生活著,但他們做的事,卻自然而然會朝著這些方向前進。對我來說,他們就是帶著答案一同生活的人。
引用書裡的一篇小詩:
今天很忙所以
慢慢的走吧
秋日陽光灑落地面的聲音
但願 我能聽到
——山尾三省 〈慢慢地走〉
終於開始分享這本書了,好開心!
希望可以慢慢把後面章節的分享陸續整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