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叛(ㄌㄧˇ)逆(ㄐㄧㄝˇ)

〈擁抱刺蝟的孩子〉————陳志恆

人的一生中有三次叛逆時期,分別是2-3歲、7-9歲,以及青少年叛逆12-18歲之間,叛逆時期會出現許多父母看似無法溝通的行為,其實都可視為孩子們開始重視個人的主控權並且試圖奪回主權的表現,因此也容易在這時候發生親子衝突,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話了!著實讓父母無所適從。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建議與說教,而是是多一點的理解,以及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孩子們能夠處理自己內在的情緒與想法。

職業關係,一直以來都在接觸15-18歲這個階段的孩子,也聽了不少孩子訴說與爸爸媽媽無法溝通的狀況,同時也接過不少爸爸媽媽的電話說孩子很愛唱反調,已經不知道怎麼教孩子等等....尤其在高中階段的年紀,已經是即將成年的年紀更是想要能夠自主決定自己的事情,於是父母的期望加上孩子的種種壓力在家中常常就像住在壓力鍋裡一般,隨時準備爆發,面對這樣的的狀態,父母也可以練習避免以下三種NG對話方式,以降低引發爆炸的衝突因子!


NG行為一:質問式語氣

“你為什麼還沒做完功課?“,”你這次段考為什麼考這麼差?“.....

是想這樣的語氣聽起來其實對大人也說也是不舒服的,就像被老闆指責:“你為什麼業績沒有達標?“、“你為什麼又出包?“一樣難堪與難受,那又何必把這樣的情緒帶給自己的孩子呢?

有時我們習慣用命令的語氣要求孩子們,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孩子們更希望大人們可以把他們也當大人看待,換個語氣表達關心,也才能得到與孩子有下一步溝通的機會。


NG行為二:總是愛比較


“隔壁家的姊姊今年考上XX女中,你要多跟人家學學啊!”...這樣的對話看起來很常見,但聽在高中生的心裡就像被貶低了一般,在校園中確實也常在和青少年對話時聽到不少孩子訴苦道:“為什麼爸爸媽媽總要拿我跟別人比較?我也有在讀書但他們就是看不到!“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且獨特的,絕對不可能發生越貶低越有衝勁的戲劇性表現,相反的是越貶低孩子,他的自我效能感也就越差,因為達不到父母的標準而決定放棄的狀況更是常見。


NG行為三:忍不住的碎念、講道理


“你有沒有在讀書?要認真一點啊,大學要考好啊....”,忍不住的碎念應是身為父母最難避免的行為,因為我們總希望多講一點讓孩子可以聽進去、總希望多給一點人生建議,讓孩子在人生路上少些碰撞,但這時期的孩子也正處於爭奪自主權的階段,過多的建議反而成了反效果,看在父母的眼裡就像是唱反調。

孩子進入國高中後,忙於課業忙於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其實親子時光已是相當稀少寶貴了,若這寶貴的時光也被衝突佔據了,那豈不是很可惜呢?不如試著聽聽孩子怎麼說,傾聽他們想法也別急著給建議,若孩子願意說,父母反而可以比較放心啊!


對不論是父母或是師長來說,往往在面對情緒高張的孩子時,都很難保持冷靜與理性,尤其對父母來說,都希望能為孩子多做一點,但卻也因為這樣的想法,而更容易把孩子越推越遠,面對這群即將成年的孩子,父母的首要功課應是學習放手,讓這隻即將成熟的刺蝟自己去衝一衝、闖一闖,或許會碰壁、或許會受傷,但這也都是成長的養分,與其因為衝突而把孩子推遠了,不如化解衝突、多點傾聽讓孩子知道家裡是永遠的避風港,我想這也才是父母真正的初衷吧!

歡迎收聽~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閱讀,歡迎追蹤一起分享成長。

FB粉絲專頁:莫墨老師的療心說畫

Podcast頻道——聽聽老師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