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7/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留下的是什麼?

    前陣子朋友群熱絡討論某篇醫師的體罰文,讓我想起工作時碰到的情況:

    「我小時候都被打,現在還不是好好的,所以小孩子不聽話就是要打,打才有用、才會乖啊!」每當聽到有大人提出這樣的意見,我總是先在心裡嘆口氣。

    #體罰留下的是長遠的影響

    諮商工作經驗中,遇過許多成人習慣用「我沒事」、「一定是我想太多了」、「我不值得」等思維來處理問題,也先壓抑情緒,或是當遇到一些人際關係事件常就情緒大崩潰、不知如何是好。

    在一次又一次的工作陪伴中,我發現當中很多人小時候都有被體罰、以言語羞辱、遭到忽略、被強迫獨自(黑暗)隔離的經驗。

    我在《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書裡提到,我們大人以為透過體罰的痛覺、或言語的羞辱感,可以讓孩子記取教訓、學會事情,但這些方式其實只會讓孩子記得:

    「恐懼」、「無助」、「我是不好的」、「我的某些部分不被接受/需要被消滅」、「我不值得被好好對待」等訊息。

    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內化這些自我認識和價值,產生「我不知怎麼辦時就用叫的、用打的、用暴衝的」、「我不知怎麼辦時就退縮、躲起來最安全」等問題行為。

    孩子的理性腦仍在發展,若是因為犯錯、學不會、控制不了自己而遭到體罰,非但無法學到我們期望他們學會的觀念與行為,孩子也會將被打的經驗與恐懼、緊張等感受連結,甚而壓抑真實的想法與感受。

    #身心覺得安全了才有可能冒險探索學習成長

    身心仍在發展的孩子需藉由跟家長的依附關係確保自己的生存,因此他們為了避免與負面訊息或感受正面碰撞、落入無助或無力的處境,往往會選擇將其往內壓抑,或是抽離自己,連帶也迴避掉真實的自我感受和認識。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又沒有受到引導,好好了解、消化、整理這些訊息或感受,長大後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判斷、自我價值低落、價值觀固著、恐懼犯錯,或變成覺得不管發生什麼事都無所謂,面對人際互動也容易壓抑真實的感受,在需要調節情緒與支持自我時,也傾向先懷疑與否定自己。

    同時,孩子也會在無形之中模仿大人的處理方式,覺得「要強大才能獲得掌控權」,長大後也用相同的方式來處理關係,因為他們從兒時的經驗學到「這樣做最有效」、「我也可以是那個有威權、可以控制別人的人」。

    我們常在孩子多次勸導卻仍不聽話、違反規定、一直唱反調時被激怒而想動手,以為這是最快終止或消滅問題行為的方法,但試想如果我們的伴侶或老板跟我們意見不合就動手,我們會怎樣反應,又會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在工作現場,我也曾遇過家長認為「不打不罵就是放任,要打要罵才是有在教孩子」,覺得這麼做是出於「愛之深、責之切」,但在教養孩子的方式上,我們大人是不是也能有更多的選擇?提出這個迷思並不是想責怪體罰孩子的大人,或是要大人為體罰孩子道歉,而是希望家長不要受限於傳統價值觀,能好好思考我們想帶給孩子的是恐懼,還是理解?我們也能透過省思,獲得與孩子一同成長的機會,找出更合宜的教養方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