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觀察日誌:關於選擇、變項與人生KP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你的工作只是為了「謀生」,在家裡躺一天跟在公司上一天班是否沒有區別?


大腦只會保留具有「情緒」的記憶,成為「事件」。

也就是說在一天當中的無數個選擇中,若沒有產生特殊的情緒,大腦是不會留下記憶,這些瑣碎的日常也就會被遺忘。工作對個人而言如果只是「謀生」的手段,除了負面情緒外,大部分的工作內容都會被大腦選擇性忘記。

而這些被遺忘的工作日常卻佔了你人生的1/3。

在這個角度看來,「工作一天」與「擺爛一天」似乎沒什麼區別,因為都會被忘記。

真正的差異只在可以「選擇」的「可能性」上。

在家躺著看手機時,可能只需要選擇什麼姿勢躺、在哪裡躺、要用哪個app、要玩什麼遊戲、要看什麼影片;而一旦出了家門,路上就開始有無數的選擇需要你去決定,而這些決定又會導致下一個選擇與決定,循環往復。

因此在這兩個選項上,真正的差異就是當你出門時,你會做更多決定,產生更多變項,從而可能更多的「事件」相遇,留下更多的回憶。

由此看來,「做了什麼」或許沒有那麼重要,「為了什麼而做」、「創造回憶」才是生活的本質。(這也許是這些年「儀式感」流行的原因。)

如果「工作」無法創造生活價值,那「賺錢」呢?

畢竟這個社會給予我們的評分標準就是「薪資水平」與「消費水平」(更準確的說是決定了「消費水平」的「薪資水平」)。

「轉越多錢越好」是社會賦予我們的kpi,因此工作的唯一價值就是「賺錢」,因為沒有錢就「不能生活」。

但是如果在某個平行宇宙,社會的成功標準是「每個月的躺平(物理)時數」、「每個月搭乘捷運的次數」、「每個月待在家中的次數」,我們的生活重心會不會完全不同?

我很喜歡的一款遊戲叫「模擬市民」,在遊戲中,設定了一些有趣且在意想不到時會觸發的「成就」。譬如「一整天都待在家」、「24小時不社交」、「玩一整天電腦」,都是遊玩時莫名其妙就能達成的遊戲成就。

這些特殊成就放在現實世界也會是我們願意跟別人分享的(異常驕傲)日常吧。

社會給予了一套準則與遊戲規則,從出生、求學到就業,我們以及周遭環境都在強化這些社會規則的重要性,因為「如果不遵守就無法正常生活」。

然而什麼是「正常」什麼又是「生活」呢。

人生短,但不一定要苦。

去做無數的選擇,創造正向「情緒」,產生更多回憶,才不會讓人生快轉。

把握每個當下的特殊kpi,達成生活的特殊成就吧!

人類觀察員於 05/25/2023

感謝你的到來,希望你能從中獲得新的思考方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觀察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我是特別的,那我不一定是「優秀的」。 因為社會世俗所追求的「優秀」是有著既定框架的「成就」:你比其他人都好。 你只有超越了所有人,才符合「優秀」的定義。
    比起人類,我更喜歡動物與植物等其他(人類以外)的生物,同時我也總是在懷疑且疑惑「智人」這個種屬之於地球的必要性。     作為人所產生的必要性需求如成就感、購物慾望(所有欲)、知識與身分的追求,這些與生存無關的目標與使命卻是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動物與其他生命最主要的使命就是「生存」。讓個
作為一個「人類」的局外人,我從試圖逃脫,感到迷茫孤獨,到現在學會了保持距離的觀察。
如果我是特別的,那我不一定是「優秀的」。 因為社會世俗所追求的「優秀」是有著既定框架的「成就」:你比其他人都好。 你只有超越了所有人,才符合「優秀」的定義。
    比起人類,我更喜歡動物與植物等其他(人類以外)的生物,同時我也總是在懷疑且疑惑「智人」這個種屬之於地球的必要性。     作為人所產生的必要性需求如成就感、購物慾望(所有欲)、知識與身分的追求,這些與生存無關的目標與使命卻是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動物與其他生命最主要的使命就是「生存」。讓個
作為一個「人類」的局外人,我從試圖逃脫,感到迷茫孤獨,到現在學會了保持距離的觀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很好,不工作也很棒,一切都是選擇,畢竟每個人人生課題不一樣,有些人的人生課題確實去了職場對於他們的人生藍圖才是捷徑,所以重要的是,詢問自己內心,你想要的是什麼?而非隨波逐流,看著現在流行躺平文化,即便自己更喜歡奔跑卻跟著大家一起躺那可就不好了。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上班和工作之間的區別?許多人一生都在上班,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任務,為的是每月穩定的薪水。但實際上,上班和工作並不是等號。上班時間是固定的,而工作的來源卻可以是多元化的,通過不同的方式製造多重收入來源。 多元收入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中,工作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收入來源。我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你覺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是什麼,以我來講最有意義的就是活在當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用被資本主義資本公司控制當一個機器人,每天都做著別人要求你的事,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每天都活在同一天,因為每天都在別人的安排下做事,別人說什麼我們就照做。 完全沒有自己思考的餘地,你想要脫離資本家的魔掌,你就要自己創業
Thumbnail
如果有人問我:「人的一生要幹嘛?」 我會回答:「我覺得就是努力工作完吃飯休息,吃飯休息後努力工作,但是你要工作多久?你休息要幹嘛?那是為自己負責的事情,人類長大成一個模樣的時候必定都要吃飯、休息、工作,我想這也是最影響身心靈健康的原因。」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努力工作完吃飯休息,吃飯休息後努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很好,不工作也很棒,一切都是選擇,畢竟每個人人生課題不一樣,有些人的人生課題確實去了職場對於他們的人生藍圖才是捷徑,所以重要的是,詢問自己內心,你想要的是什麼?而非隨波逐流,看著現在流行躺平文化,即便自己更喜歡奔跑卻跟著大家一起躺那可就不好了。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上班和工作之間的區別?許多人一生都在上班,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任務,為的是每月穩定的薪水。但實際上,上班和工作並不是等號。上班時間是固定的,而工作的來源卻可以是多元化的,通過不同的方式製造多重收入來源。 多元收入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中,工作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收入來源。我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你覺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是什麼,以我來講最有意義的就是活在當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用被資本主義資本公司控制當一個機器人,每天都做著別人要求你的事,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每天都活在同一天,因為每天都在別人的安排下做事,別人說什麼我們就照做。 完全沒有自己思考的餘地,你想要脫離資本家的魔掌,你就要自己創業
Thumbnail
如果有人問我:「人的一生要幹嘛?」 我會回答:「我覺得就是努力工作完吃飯休息,吃飯休息後努力工作,但是你要工作多久?你休息要幹嘛?那是為自己負責的事情,人類長大成一個模樣的時候必定都要吃飯、休息、工作,我想這也是最影響身心靈健康的原因。」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努力工作完吃飯休息,吃飯休息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