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自我提升#2 幫自己撕下標籤

前言

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的認識很常是來自於身邊親友、師長的評價。例如,我們在還不清楚如何「不得罪別人」的年紀,說了某些話,聽到父母的評價是「你經常講話不經大腦」、「這個小孩子口無遮攔」。久而久之,我們從經驗中逐漸了解何謂「得罪人」,並且為自己貼上了「我就是講話不經大腦」的標籤。

裁判、球證、旁證都是我的人

但凡持續在認識自我的人,都有可能幫自己貼標籤。貼標籤是個迅速形塑角色輪廓的方式,然而,撕不下來的標籤也有可能讓我們趨於傲慢。我們很常聽到某些人會說「我就是個…的人阿」。舉幾個例子來說。有些人分手之後遲遲不肯放下前任,他們會說「但我就是個感情專一(念舊)的人」。有些人做出損人利己的行為的時候,會說「但我就是個自私自利的人阿」。然而,這種說法合理嗎?

<行為> → 被他人指責 → <貼標籤>
<行為> → 被他人指責 → 我就是<標籤>的人阿

過去,我們因為外在行為貼了自己標籤,現在,我們用內在標籤合理化外在行為。這根本是用自己簽發給自己的憑證幫自己通過審查。這種行為讓貼標籤形同注射疫苗,幫自己免疫了他人的指責。然而遺憾的是,這個就地合法的過程我們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外在行為負責。

認清恐懼與自卑

如果我們對我們的行為充滿著肯定、自信,我們會說「我做這件事是因為我想要達到…」、「我做這件事有…好處」、「我花費了…努力達到我現在的成果,我還要往…前進」。然而,如果我們的行為背後是恐懼、自卑,我們會說「但我就是個…的人阿」。我們其實只是需要一個理由說服自己接受自卑,內在說服的過程具體如下:

原來我是<標籤>的人阿 → 被指責 → 不然要我怎樣?我就是<標籤>的人阿

我們其實可以想一下,造成我們說出這種話背後的「恐懼感」、「自卑感」是什麼?例如,前面提到的那位「感情專一」的人,他可能受到了社會給他的價值觀影響,認為「感情專一」是一種普世價值,且是得到幸福的必要條件。他非常害怕自己輕易放棄一段感情,如果不盡到100%努力就放棄,就跟他「感情專一」的人設有所矛盾,這是他完全不能接受的自我認知。

你根本不是你想的那種人

我們可以思考看看「自己真的是…的人嗎?」。假如在童言無忌的年紀,父母沒有幫我們貼上「講話不經大腦」的標籤,轉而耐心教導我們該怎麼說話,我們會不會是不一樣的人呢?假設我們在得罪人的時候,少說幾次「我就是這樣的人」,轉而正視自己的短板,今天我會不會不一樣呢?從個案來說,也許從外在行為來看,我們確實經常得罪人,Pepsi認為那充其量只是「現在的我有講話容易得罪人的趨勢」,而非「我就是講話不經大腦的人」。如果我們的成長經歷不同,我們可能不會是這樣的人。要是我們的心態不同,我們可能不會是這樣的人。即便我們現在這樣,那一年後呢?十年後呢?既然我們有這麼多機會變得不一樣,「我就是這樣的人」這個標籤貼得似乎根本沒有道理。我們為什麼要用這個標籤畫地自限,妨礙自己成長的機會呢?

待在舒適圈真的很爽

說到這裡,其實我們可以選擇繼續待在舒適圈裡,畢竟改變充滿著未知與麻煩,有沒有改變的必要性,我們可以參考自我提升#1 蛻變自己?躺平了。這篇文章從我們想要躺平的觀點出發,談到健康的躺平觀,並且從多方面的角度分析了為什麼我們需要追求自我成長。

如果我們用成長心態來看待自己,我們完全可以給自己時間,讓自己變得不一樣。無論是跟親朋好友討論、試著轉念,還是制定詳細計畫逐步練習,讓自己慢慢變好的方式有很多,但如果我們不正視這些恐懼、自卑,並著手讓自己變好,我們永遠只能待在原地用「我就是…的人」來說服自己。

結語

在成長的旅途中,我們時常被他人的評價和標籤所影響,逐漸形成對自我的認知。然而,這些標籤可能不真實,只是我們為了應對恐懼和自卑而建立的防衛機制。我們常常在不自覺間用這些標籤限制自己,這阻礙了我們的成長和改變。

如果我們願意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恐懼和自卑,深入思考背後的原因。透過成長的心態,我們可以給自己時間,去克服這些阻礙,不斷改善自己。不需要讓那些過去的標籤定義我們,因為我們根本不是那些標籤所描述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