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分享~打造第二大腦 #01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次聽薑餅資Youtuber介紹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大腦不是來記憶的,大腦是用來創作】及要善用數位筆記方式,所以特別去圖書館借這本書來閱讀。作者建議第一隨時做筆記、第二記錄你不知道的事第三作筆記的方式是以您的專案及您想要完成的事進行記錄,及未來這些資料可能的

真的人腦記憶有限,書中說要運用數位筆記成為【第二大腦】,回想之前有運用過,代辦事項及notion筆記,也是具有相同效果,可以減輕大腦的負擔, 只是後來忙碌之後,就沒有堅持下去。再次閱讀了喚起記憶,又開始建立廠商訪談紀錄及代辦清單,降低了焦慮感,也提升工作效率,將繼續運用書中的方法後續紀錄分享。



avatar-img
6會員
76內容數
最近在學習相關課程,整理上課心得與大家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習分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了企業內訓廠商要求,希望將桌牌改用貼紙方式,因此,到批發文具店購買貼紙,剛好只有A4的7X2,一頁14格,想說有就好,用word合併列印即可,在套印時一直只出現一格,其餘的沒有出現,只好,看youtube上的教學,但是,發現都是套印文件。 只好求救老師,請老師視訊教學,覺得有
今天是上素描最後一堂課程,老師希望我們學習素描,不是在畫的像,畫的像用相機就好,要學習觀察和運用自己的想像和創作,享受畫畫的樂趣,這次畫酒瓶、水果和正方體,重點要有透視感和酒瓶的層次感,哈哈,層次感好玄喔! 這次有很多物品,之前的老師要我們畫很多輔助線,這位老師,教我們才用相對位
這次老師教我們圓柱體,將圓體和方形的技巧融合一起,加強體感,如下 老師提醒握筆的方式可以往前,下筆才不會過輕,同時才會看到筆順,再次修改一下。 真的,明暗部更明顯,也加深了立體感,原來是我之前的握筆方式錯誤,所以一直很淺看不出來立體感,很高興又學到技巧及進步。 接下老師教三角柱體,也是運用
這次上課主辦單位特別為我們初學者,從基礎加強,另外邀請年青老師針對圓形體和方形體教學,這位老師教學重點在體感、明暗度及素描筆的運用,運用不同筆,輪廓用2H打底,靠近桌面及影子暗部要用B5,亮部用H,明暗交接處2B,依據老師示範試試,圓體要使用弧線和直線交錯比較容易呈現體感,如下 老師建
清明連假4/4本來想去桃園看海芋花海,可惜兒子說要複習作業,就作罷。 老公就說那我們倆騎腳踏車去河濱外靠近公館附近有兩處花海,心想很久沒騎腳踏車了,老公說慢慢騎就好了,很容就被說服了。 沿途騎的很慢,一口氣沿途都沒休息,就到花海,為之驚豔,一整片好漂亮。 好多人攝影愛好者在,老師
這周上課繪畫的主題是5個不同物品,老師給我們很大的挑戰,光看圖片就思考很久,後來想到老師說的畫輔助線,這次畫了好多好多的輔助線,在依據相對位子,先初步畫出圖形之後再修改圖片內的位子,修修補補的完成大蓋的圖片。 上課老師說在加上深淺區塊,以凸顯立體感,但是在這深淺很難拿捏,深怕到時只看
為了企業內訓廠商要求,希望將桌牌改用貼紙方式,因此,到批發文具店購買貼紙,剛好只有A4的7X2,一頁14格,想說有就好,用word合併列印即可,在套印時一直只出現一格,其餘的沒有出現,只好,看youtube上的教學,但是,發現都是套印文件。 只好求救老師,請老師視訊教學,覺得有
今天是上素描最後一堂課程,老師希望我們學習素描,不是在畫的像,畫的像用相機就好,要學習觀察和運用自己的想像和創作,享受畫畫的樂趣,這次畫酒瓶、水果和正方體,重點要有透視感和酒瓶的層次感,哈哈,層次感好玄喔! 這次有很多物品,之前的老師要我們畫很多輔助線,這位老師,教我們才用相對位
這次老師教我們圓柱體,將圓體和方形的技巧融合一起,加強體感,如下 老師提醒握筆的方式可以往前,下筆才不會過輕,同時才會看到筆順,再次修改一下。 真的,明暗部更明顯,也加深了立體感,原來是我之前的握筆方式錯誤,所以一直很淺看不出來立體感,很高興又學到技巧及進步。 接下老師教三角柱體,也是運用
這次上課主辦單位特別為我們初學者,從基礎加強,另外邀請年青老師針對圓形體和方形體教學,這位老師教學重點在體感、明暗度及素描筆的運用,運用不同筆,輪廓用2H打底,靠近桌面及影子暗部要用B5,亮部用H,明暗交接處2B,依據老師示範試試,圓體要使用弧線和直線交錯比較容易呈現體感,如下 老師建
清明連假4/4本來想去桃園看海芋花海,可惜兒子說要複習作業,就作罷。 老公就說那我們倆騎腳踏車去河濱外靠近公館附近有兩處花海,心想很久沒騎腳踏車了,老公說慢慢騎就好了,很容就被說服了。 沿途騎的很慢,一口氣沿途都沒休息,就到花海,為之驚豔,一整片好漂亮。 好多人攝影愛好者在,老師
這周上課繪畫的主題是5個不同物品,老師給我們很大的挑戰,光看圖片就思考很久,後來想到老師說的畫輔助線,這次畫了好多好多的輔助線,在依據相對位子,先初步畫出圖形之後再修改圖片內的位子,修修補補的完成大蓋的圖片。 上課老師說在加上深淺區塊,以凸顯立體感,但是在這深淺很難拿捏,深怕到時只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為什麼要打造第二大腦? 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前文提過,紙本筆記容易弄丟且無法搜尋,而第二大腦「更容易搜尋」「更容易整理」「更容易加上註解」和「更容易分享」。 第二,因為我們的第一大腦——也就是我們生理上的大腦——不擅長「記憶」和「搜尋」,這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工作流。所以我們必
Thumbnail
你有找不到自己筆記的經驗嗎?你有想要分享某則自己看過的文章給親友,卻找不到嗎?還是你發現自己大腦經常被各種事情擾亂,然後很難專注在當下的思考創作嗎? 最近,Sunny 因為看到醫師薑餅資的分享,還有自己找了 Tiago Forta 的影片,讓我想用更優質的方法來管理自己的資料,並且專注用大腦來
Thumbnail
在碩博士生涯中,我們每天都需要處理大量資訊,從文獻閱讀到課堂筆記,再到研究數據和論文構思。吳伯凡老師在其課程中提到: 1. 「記憶有兩種:Memory 是記住的,Recall 是記住的也能回想起來的。」 這句話讓我思考到,僅僅依賴現代科技提供的無限儲存空間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有效的方
Thumbnail
「第二大腦」是生理大腦之外,另外打造出來的數位知識庫,用來紀錄及管理個人知識。 這次的閱讀筆記中,我主要分享三個重點,包含方法(第二大腦核心功用CODE)、行動(做出改變與實踐的策略)以及目的(第二大腦真正的用途)。
Thumbnail
筆者閱讀這本書的契機來自於參加《書店老闆》第三季讀書會,特別是第三場讀書會的講師所演講的主題。數位筆記法對筆者而言是一種較少使用的技術,這並非因為該技術不好,而是筆者在工作中主要使用線上 Word。聽完讀書會後,筆者對數位筆記軟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發現「筆記」與我們小時候所接觸的畫重點有很大不同。當
Thumbnail
分享如何利用Readwise和NotebookLM這兩個工具來高效地組織和記錄閱讀內容,從而輕鬆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腦。Readwise可幫助建立資料庫,有效同步電子書摘錄,而NotebookLM則能使AI自動整理和歸納資訊,避免傳統筆記所需的大量時間。
「記憶有兩種:Memory 是記住的,Recall是記住的也能回想起來的。」 這句話是我在吳伯凡老師的認知方法論課程[1]中遇到, 引發我對Obsidian筆記庫與第二大腦的思考。 你是否聽過第二大腦這個說法呢? 現在的Mackbook,iPad,iPhone很方便,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作者Tiago Forte以自己的短期記憶缺損問題為出發點,提出了打造第二大腦的想法。文章包含打造第二大腦的四個階段,以及對每個階段的詳細介紹和方法,並結合了作者自身的使用心得。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為什麼要打造第二大腦? 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前文提過,紙本筆記容易弄丟且無法搜尋,而第二大腦「更容易搜尋」「更容易整理」「更容易加上註解」和「更容易分享」。 第二,因為我們的第一大腦——也就是我們生理上的大腦——不擅長「記憶」和「搜尋」,這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工作流。所以我們必
Thumbnail
你有找不到自己筆記的經驗嗎?你有想要分享某則自己看過的文章給親友,卻找不到嗎?還是你發現自己大腦經常被各種事情擾亂,然後很難專注在當下的思考創作嗎? 最近,Sunny 因為看到醫師薑餅資的分享,還有自己找了 Tiago Forta 的影片,讓我想用更優質的方法來管理自己的資料,並且專注用大腦來
Thumbnail
在碩博士生涯中,我們每天都需要處理大量資訊,從文獻閱讀到課堂筆記,再到研究數據和論文構思。吳伯凡老師在其課程中提到: 1. 「記憶有兩種:Memory 是記住的,Recall 是記住的也能回想起來的。」 這句話讓我思考到,僅僅依賴現代科技提供的無限儲存空間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有效的方
Thumbnail
「第二大腦」是生理大腦之外,另外打造出來的數位知識庫,用來紀錄及管理個人知識。 這次的閱讀筆記中,我主要分享三個重點,包含方法(第二大腦核心功用CODE)、行動(做出改變與實踐的策略)以及目的(第二大腦真正的用途)。
Thumbnail
筆者閱讀這本書的契機來自於參加《書店老闆》第三季讀書會,特別是第三場讀書會的講師所演講的主題。數位筆記法對筆者而言是一種較少使用的技術,這並非因為該技術不好,而是筆者在工作中主要使用線上 Word。聽完讀書會後,筆者對數位筆記軟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發現「筆記」與我們小時候所接觸的畫重點有很大不同。當
Thumbnail
分享如何利用Readwise和NotebookLM這兩個工具來高效地組織和記錄閱讀內容,從而輕鬆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腦。Readwise可幫助建立資料庫,有效同步電子書摘錄,而NotebookLM則能使AI自動整理和歸納資訊,避免傳統筆記所需的大量時間。
「記憶有兩種:Memory 是記住的,Recall是記住的也能回想起來的。」 這句話是我在吳伯凡老師的認知方法論課程[1]中遇到, 引發我對Obsidian筆記庫與第二大腦的思考。 你是否聽過第二大腦這個說法呢? 現在的Mackbook,iPad,iPhone很方便,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作者Tiago Forte以自己的短期記憶缺損問題為出發點,提出了打造第二大腦的想法。文章包含打造第二大腦的四個階段,以及對每個階段的詳細介紹和方法,並結合了作者自身的使用心得。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