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不如電腦?
你喜歡學習嗎?談到學習,是痛苦的經驗,還是令人振奮的回憶呢?在台灣的教育(至少我小時候),大多以重複練習、背誦記憶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就算討厭那個科目,還是要把它們吞下去,以應付升學考試。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展,幾乎任何知識都能在Google查得到,那我們又為何要待在教室這麼「沒效率地學習」呢?畢竟,相較於電腦,人類早就不是最優秀的學習者了。儘管我們的學習方法再多元、花俏,都沒有辦法打敗電腦。所以,我們不得不問自己:人類還有什麼能力是有別於電腦,又能運用習得的知識改變、創造世界?
有的,那就是「理解」的能力。
學習v.s.理解:吸收資訊或活用知識?
德國神經科學家漢寧‧貝克(Henning Beck)在(Das neue Lernen: heißt Verstehen)開頭就說:「學習誠可貴,理解價更高。」(頁18)他認為,學習的重點在儲存、分析訊息,但理解的重點在活用、創新知識;學習是將知識裝進腦袋,大多是解決既有的問題;但理解是將知識提出腦袋,察覺並解決新的問題。
例如,我們在學歷史的時候,大多是吸收年代、事件、人物等資訊,並在考試的時候答出標準答案,以確認自己有記住這些東西。但記憶資訊後,我們更可以試著從歷史中建構出重複的模式(如戰爭史),發覺人類的墮落與希望,使我們敏銳地辨識當今的國家或社會議題,或防範下一波戰爭的來臨。
作者提到,要能理解,一定要好好學習;但好好學習的人,不一定都能理解。他指出,
「稱霸未來就業市場的,不是因為苦讀而在考試中表現精準無誤的人,而是能善用知識的人……我們必須離開大家習慣的學習路徑,告別對效率的追求。因為,我們必須稍微沒有效率地處理訊息,才能真正理解訊息。」(頁86)
那麼,我們要怎麼從追求效率的表層學習進入到深入且「沒效率」的理解呢?
理解的三個階段:快速分類、因果原理、思維模式
我們先來認識理解有哪些要素。作者認為,大腦要達成理解,會走過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是「快速分類」,將該事物與其他事物分別出來(它「不是什麼?」)。
- 第二階段,是「發現因果原理」,思考這件事物的理由(為什麼?)與目的(為了什麼?)
- 第三階段,是「發展思維模式」,即針對該事物形成全面性的概念,或結合其他的思維模式,運用到新的課題上(用已知解決未知)。
我用最近在閱讀的「斷食」知識,來為大家舉例。首先,斷食不是讓自己的身體挨餓,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吃或不能喝,斷食也不會阻止一個人的社交生活(快速分類)。再來,人體需要斷食,是因為在斷食期間,能修復身體的細胞、維持血糖的穩定度、增加脂肪燃燒(因果原理)。最後,我將「讓身體休息」的這個模型,結合猶太教的「安息日」精神,進一步思考我們的工作、生活、身體都需要某種程度的「安息」(發展思維模式,結合生理與宗教模型)。
如此一來,我就能用更創意地方式去思考「斷食」,並將此精神應用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不是獲取更多東西,而是什麼都不做;聆聽自己的身體/生命在對我們說的話,並重新獲得力量去做那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四個增進理解的方法:不確定性、休息、避免簡化、解釋
至於有哪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增進理解呢?我歸納四個很值得我們實踐的方法。
第一,創造不確定性。在吸收知識時,盡量閱讀不同觀點的說法、或超出你平常理解力的書籍。如果大腦的神經細胞長期受到相同的刺激,久了便會刺激疲乏;相反的,如果我們讓不確定產生的好奇心帶我們前進,便會更主動參與在建立知識的旅程。畢竟,我們討厭不確定的感覺,會盡可能地消除它,因此能帶給我們自主學習的動力。
第二,善用間隔休息。在資訊氾濫的生活中,我們不能再硬塞一堆「背過即忘」的東西。要適當消化新的知識,我們可以運用「間隔效應」(spacing effect)在休息上。作者建議我們以「1:5」的法則來設定。例如,如果你要在十天之後記住所學的內容,那你可以安排一、兩天的總休息時間。有些研究指出,間隔效應因為刻意中斷了學習的環境,因此更能將所學應用在不同的處境下。
第三,避免根源簡化(root simplicity)。由於人類喜歡追求不同事物有單一的共同原因,因此會傾向降低不明理由,讓解釋變得更簡單。然而,這種根源簡化的思考,讓我們更容易虛構理由,以合理化自己的世界觀,甚至成為陰謀論的溫床。例如,將失業率的攀升怪罪到移民的入侵,將憂鬱症解釋為想太多、不知足的問題,將不擅長邏輯思考的人解釋為左腦不發達。因此,如果發現自己習慣用單一理由解釋複雜的事情,就應該要小心,因為社會的發展永遠不會是單一原因構成的。
第四,Google前,先試著自己解釋。作者指出,解釋是理解的基礎。「就算沒懂,試著自己解釋也是有助益的;因為在解釋當中,我們才會發現問題出在哪裡。」(頁183–184)換句話說,與其要求自己一定要正確解釋某件事情,不如實際去忍受犯錯的可能,在問題中檢視自己的思維模式。所以,下次在你Google想知道的知識前,不仿先自己解釋看看。這樣的對照,能修補我們原先不完整的解釋模型,並增進理解力。
在解釋當中,我們才會發現問題出在哪裡。
結語:通識教育的重要性
最後,我覺得作者提出一個相當重要的呼籲,即重拾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能夠運用富有創意的「前瞻性思考」,結合不同的思維模型,解決未知的問題。然而,現在的教育反而是支持「模仿式思考」,對他人的思想產物進行有效率的學習,令學生變得被動又缺乏創造力。
例如,當前的教育都傾向要求把「程式設計」納入必修課程。然而,真正能為人類社會做出貢獻的,不只是擅長做程式設計的人,更是能思考該設計什麼程式,以及要用這個程式做些什麼的人。換句話說,程式設計本身不只是一個工具或技術,而是與道德、社會、政治、經濟等相關知識領域彼此嵌合,與價值息息相關。
因此,通識教育是幫助我們整合不同的思維模型,讓人類的理解力能發展嶄新的理解力,這是Google無法做到的事情。
你還在學習,或是已經理解了呢?透過《最強腦力》這本書,你會在作者幽默且流暢的文筆中,體認到大腦吸收並運用資訊的美妙。另外,你也能知道處在資訊爆炸的社會,有哪些武功秘笈能協助我們去避開那些侵蝕理解力的思維陷阱,進而找回教育的意義。
學習誠可貴,理解價更高!
延伸閱讀 書評│不是學不會,只是還沒學會
《大腦解鎖》書評medi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