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實踐| 為什麼要做正念練習?我在正念中的2個自我覺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正念中的2個自我覺察

正念中的2個自我覺察

今天上了一堂好滋養的正念課🧡
一方面是老師的帶領方式讓大家感覺到涵容與自由。
另一方面,聽夥伴們分享正念練習裡的自我覺察,也讓我反思自己接觸正念後的改變。

▍看見過度用力與不服輸的自己

在剛開始做呼吸觀察或是身體掃描時,很常發生注意力飄掉的情況。

會很懊惱怎麼連全然專注5分鐘的觀察呼吸都辦不到,或是坐沒10分鐘全身就很想動來動去。

於是就逼自己:「哎!現在是練習的時候,要專心啊!不要一直想東想西」
​但越是要自己專心,腦袋的思緒就越亂,心更定不下來。

事實上,頭腦本來就不可能乖乖照我們的意思走呀!

就像很有名心理學的實驗 「不要想那頭大象」
如果我現在跟你說:「你接下來1分鐘都不能去想粉紅色的大象喔!」
我們的腦袋卻會一直出現一隻粉色大象,揮之不去。

身體也是同樣的機制,當我們失眠的時候,越是跟自己說要趕快睡著,就越睡不著。全身緊繃的時候,只是用力的想讓自己放鬆,還是會繃在那。

.
生活也是一樣的道理,從學生時代到出社會工作,我發現,當越是想要達成某個目的、越是有期待,結果往往都不會達到。

談戀愛時,一直想要跟某一個人在一起,心就會想要去用力抓住對方。一但執念出現了,過度在意了,最後也不會在一起。

最自在的人際關係,就是最放鬆,最不需要費力綁住對方的。
​而且細數生活中還算順利的事情,往往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呀~

.
▷所以我學習放輕鬆、放下對結果的期待。

只是專心投入在過程的體驗,接納所有的結果,即使並不如我意。
​不需要所有事情都要100%的認真~如果任何事情都用力,那該有多累?
​用「剛剛好」的力道生活,我感覺快樂多了。
連身邊的人,也感覺跟我在一起沒有壓力,輕鬆自在。

▍看見把工作的順序放在照顧自己之上

正念飲食的練習,是要專注的品嚐眼前的食物,打開五感去體驗食物,過程中不做其他事情,包括使用手機。

我才發現,平常在公司忙的時候,都是隨便買買午餐坐回辦公桌,開始邊配工作邊吃飯,嘴巴裡的食物到底有沒有好好咀嚼完再吞進去都不知道,更別說是不是有品嚐到食物的味道是什麼。

我都懷疑,我真的知道自己在吃什麼嗎?這些食物對我的身體是好的嗎?我真的需要吃這麼多嗎?想吃東西,是腦袋中的慾望,還是身體真正的需要?

這些問題,在邊吃東西邊做其他事情的情況下,是沒有覺知的。

把吃東西只是當成一個每天的慣例,並沒有在當下關照身體的需求,難怪我會有胃脹氣的問題、也難怪有一陣子健檢都冒紅字。

▷所以我學習,更有意識的吃東西。

就算那一餐沒辦法完全不講話、全然專注的吃,至少在前三分鐘,我會帶著「覺知」去感受吃進去的食物,並且細嚼慢嚥,也盡量邊咀嚼食物的時候,不講話。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現在每一餐大概都要花40分鐘到1小時吃東西。

不只是為了吃而吃,我是為了自己身體的需要而吃,也是為了好好照顧自己而吃。

現在的我轉變為「彈性素食者」,減少吃肉,不是因為宗教,而是發現吃肉會讓我的腸胃消化不好,但是蔬菜不會。

自從轉變飲食習慣後,我也幾乎沒有胃脹氣的問題了。
不用刻意減肥,體脂也恢復正常範圍。

【正念練習是通往更好生活的催化劑】

當有人問我,學習正念,練習呼吸、練習好好吃飯、好好走路、好好覺察自己的身體感受.....練習這些到底要做什麼?

我會說: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為了好好照顧自己、為了和身邊的人際關係更和諧自在。

每一個正念練習中,自己的狀態呈現,就是日常生活中「思考與行為習慣的投射」。

我在學習正念的過程中,覺察到原來我會掉入自我批判、對已經過去的事情反覆思考焦慮、為了不一定是事實的事情在腦中創造小劇場、為了別人的一句話自我否定、為了一個團體的和諧而不敢表達自我需求、在人際溝通中容易有預設立場.......這些都是我的慣性模式,都曾經讓我感到痛苦,情緒很難消化。

透過正念練習,訓練自我覺察的能力、穩定自己的能力,才讓我轉化這一切,擁有喜悅自在的生活狀態。

所以呀~正念真的是人生中很棒的一個禮物呢!
希望有越來越多人接觸正念,透過實踐正念生活,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avatar-img
19會員
16內容數
我曾經是一位在外商工作的上班族,因職場壓力身心失衡,接觸了正念,學習自我照顧、平衡身心。 現在是一位正念引導師,這裡與大家分享正念練習方法,一起鍛鍊覺察力、學習與壓力共處、提升生活幸福感,感受活在當下的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的正念生活旅程 的其他內容
在追求自我夢想的實現過程中,他人目光往往如同現實社會裡的各種預訂人設,左右著我們的決定。唯有當你十分確定那是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事物時,才會想辦法克服萬難去完成。終究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的答案,而非回應旁人的疑問。 這是一本在徬徨迷茫時,陪伴我的書。
在追求自我夢想的實現過程中,他人目光往往如同現實社會裡的各種預訂人設,左右著我們的決定。唯有當你十分確定那是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事物時,才會想辦法克服萬難去完成。終究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的答案,而非回應旁人的疑問。 這是一本在徬徨迷茫時,陪伴我的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自去年12月中旬一路跨越2024年,我參加為期八周的正念減壓課程(MBSR),暌違五年又重新體驗正念,喚起身體在正念的記憶流。每周有一點寶貴的時光與自己的身體同在,帶著期盼在下班後匆匆趕路、快速完食再進入正念課程,此光景像是人生快與慢的縮影。從身體覺察情緒與想法的流動,一點一滴支持正準備轉往行動心理
前兩集裡我們討論了什麼是正念和一些關於正念的小練習,今天則是要來談談正念和皮拉提斯有什麼關聯?又該如何運用於練習上呢?     正念有三個很重要的要素,「不批判的態度」、對於「當下的覺察」和「呼吸」,而皮拉提斯的練習裡,也需要我們去覺察、訓練自己的呼吸、身體擺位和穩定度。   STOTT皮拉
了解正念是什麼以後(上集回顧),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可以如何開始正念的練習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各種小事著手~   你是否常常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和家人朋友聚餐吃飯時卻總是顧著更新自己的社交軟體?開車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看著道路兩旁的店家而分心呢?
昨天在帶領完「身心整合瑜珈」的課後討論時,有學員提出了一個好奇的疑問,為什麼在看似非常一般的體式和呼吸練習中,會在他的心中引起巨大的情緒波瀾,並產生了一些強烈的意圖和動機。我回答:「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們創造了大腦中真正的安全感,以及深度的體驗(體現)。」 「體現」 (embodiment)
2/20-七天冥想入門 冥想從這裡開始 經過豐富的寒假,再次回到學校,距離上次做正念冥想練習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這次練習以呼吸觀察開始,透過專注在呼吸,練習自己的專注力,或許因為太久沒做正念,我不斷分心在外在的聲音及內在的念頭想法。 終於比較回到專注,卻因為剛進行完體育課,全身都還在緊繃的
《七天冥想入門》 2/20 (冥想,從這裡開始) 好久沒有做正念了,今天在正念的時候,一開始會感覺到很熱、悶,因為是運動過後,還有會想到下一堂課要上的內容,但後來有比較專注的在覺察自己的身體和呼吸還有周圍的環境上,感覺比較安心、放鬆,結束後也很舒服。
Thumbnail
我們一個學期的正念紀錄都會放上來,基本每天都會更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自去年12月中旬一路跨越2024年,我參加為期八周的正念減壓課程(MBSR),暌違五年又重新體驗正念,喚起身體在正念的記憶流。每周有一點寶貴的時光與自己的身體同在,帶著期盼在下班後匆匆趕路、快速完食再進入正念課程,此光景像是人生快與慢的縮影。從身體覺察情緒與想法的流動,一點一滴支持正準備轉往行動心理
前兩集裡我們討論了什麼是正念和一些關於正念的小練習,今天則是要來談談正念和皮拉提斯有什麼關聯?又該如何運用於練習上呢?     正念有三個很重要的要素,「不批判的態度」、對於「當下的覺察」和「呼吸」,而皮拉提斯的練習裡,也需要我們去覺察、訓練自己的呼吸、身體擺位和穩定度。   STOTT皮拉
了解正念是什麼以後(上集回顧),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可以如何開始正念的練習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各種小事著手~   你是否常常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和家人朋友聚餐吃飯時卻總是顧著更新自己的社交軟體?開車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看著道路兩旁的店家而分心呢?
昨天在帶領完「身心整合瑜珈」的課後討論時,有學員提出了一個好奇的疑問,為什麼在看似非常一般的體式和呼吸練習中,會在他的心中引起巨大的情緒波瀾,並產生了一些強烈的意圖和動機。我回答:「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們創造了大腦中真正的安全感,以及深度的體驗(體現)。」 「體現」 (embodiment)
2/20-七天冥想入門 冥想從這裡開始 經過豐富的寒假,再次回到學校,距離上次做正念冥想練習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這次練習以呼吸觀察開始,透過專注在呼吸,練習自己的專注力,或許因為太久沒做正念,我不斷分心在外在的聲音及內在的念頭想法。 終於比較回到專注,卻因為剛進行完體育課,全身都還在緊繃的
《七天冥想入門》 2/20 (冥想,從這裡開始) 好久沒有做正念了,今天在正念的時候,一開始會感覺到很熱、悶,因為是運動過後,還有會想到下一堂課要上的內容,但後來有比較專注的在覺察自己的身體和呼吸還有周圍的環境上,感覺比較安心、放鬆,結束後也很舒服。
Thumbnail
我們一個學期的正念紀錄都會放上來,基本每天都會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