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湯系列#5 - 人生是藝術,不是商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前言

「這一看就是鼓勵人做自己的雞湯嘛!」如果你這麼想的話,欸還真沒說錯🤣 本系列就是要來熬煮,以及灌食大家雞湯。而這次的湯,尼爾本人可是熬煮了二十七年,而且是失敗了好幾次之後,才終於熬出比較能喝的湯,希望大家不會馬上吐出來!在進行譬喻連結之前,尼爾想先解釋一下,「人生是藝術,不是商品」這句話,並不是暗指藝術比商品還要高尚。事實上,尼爾認為他們之間的關係有點像「理性」與「感性」,並不能拿來比較,卻也都非常的重要。

🎁 什麼是商品

為什麼使用「商品」來比喻?主要在於商品是被「市場/購買者」給予價值,並會以這個「價值」被拿來「比較」。在學生時期,我們不少人會被成績衡定價值,而出社會之後,又很容易被「收入」、「社會地位」「話語權」等工作上的性質去衡量價值。但尼爾認為這樣是很可惜的。當然從公司方(老闆/人事部)的角度來說,還是需要拿這些來輔助人事聘用跟升等等決定,而我們為著自己的「麵包(物質生活)」去努力提升某些能力,也是相當合理的事情,但我們每個人該怎麼看自己?該怎麼看待自己的人生?太頻繁、長時間地把自己當作商品看的時候,很容易「不滿足/失望」,且開始喪失對生命可能性的熱情。

🎨 什麼是藝術

藝術又代表著什麼?雖然尼爾不是本科生,甚至其實很少接觸藝術領域,但還是想分享自己的見解。對尼爾來說,藝術是透過想像力,藉由技術與形式作為載體,去分享經驗的過程。相對於商品來說,藝術作品的價值可以說是獨一而二,因為這個過程不是為追求實用與復用,而是追求感受與連結。對尼爾來說,在讀書或自我提升的過程中,經常會將自己當作一個訓練的產物,但後來才發現,我人生有更大的一部份是被外界決定的,但我身為我的最大關鍵在於,我的自主性,以及我透過我的自主性去嘗試無限可能,所留下的所有經驗故事。

💬 結語

尼爾希望大家用,從事藝術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人生。當你一輩子只需要做一個作品 (Masterpiece.),你不需要著急的完成它,而你是唯一一個可以完成它的人 (Master),因此不需要跟他人作比較。當你將自己與他人做比較,很可能可以幫助你生活發展得更穩定。但你知道什麼更穩定嗎?死了或許是個比活著更穩定的狀態。所以,去追求「未知」吧!去追求「不確定」吧!縱使那會伴隨著不安,但那畢竟是生命的本質,不是嗎?


這是尼爾想一邊紀錄自己的職涯路徑,一邊也蒐集朋友/同事/前輩/在講職涯的創作者們的經驗與意見。尼爾想用第一人稱讓你代入探索,而非第二人稱視角帶給你職涯上的建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前言 其實說的學習外語,這個Idea應該非常常見,大概學生時期就會碰到並思考這件事。然而最近才發現,過去學生時期,其實是很單一指標的在追求「分數」的視角在看「學習英文」這件事。現在開始在各種事情上感受到語言的重要性,才開始重新認真的思考,怎麼去學習、應用語言。 起初:觀察到的現象 以前
🎙️ 前言 這次嘗試一個比較特別的文體(?)來寫這篇文章,尼爾姑且稱之為「放肆體」好了。主要是希望用最原始的方式紀錄自己想表達的原話,而不追求被認同或好理解而過多修飾自己的言詞,所以冒犯的話請見諒…,太冒犯也可以留言跟尼爾說一下QQ
🎙 前言 今天的主題是「斷捨離」!為什麼「斷捨離」會在「賦能系列」裡面呢?在尼爾的認知中,斷捨離並不是「大掃除」這種一次性的事情,它更像是一種抽象的心法。其實斷捨離的文章網上有一大堆,對斷捨離不熟的人,建議可以先去看看那些很棒的文章喔!而尼爾在本篇要跟大家討論的是更內核、抽象的部分。
🎙️ 前言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明明找到方向也拼了命努力,卻總是覺得缺乏動力?或者生活過得很順遂,生活品質也人人稱羨,卻還是偶爾感到空虛,覺得好像缺乏什麼? 這剛好是尼爾最近在自我沉澱的時間,不斷在嘗試聆聽自己內心深處感受時,開始思考的問題。 🔍 了解需求 首先,尼爾想要
🎙前言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被動技能「執行力」。但是在探討執行力之前,尼爾想先從「追求成功」的角度分析有哪些技能有哪些。撇除特定領域的專業技能外,我們大多數會聽到一些軟實力的部分,例如:領導力、溝通能力、抗壓性等。當然在長期的事業經營路線上,很多的能力都是相當重要甚至到不可或缺的。但執行力是...
🎙前言 尼爾過去是個有「盡可能存錢」以及「降低物慾」傾向的人。而寫這篇文章動機,主要是最近開銷上的提高(不論是物欲提高或者需要進修/工具等),讓尼爾開始思考如何去平衡花錢與存錢。
🎙️ 前言 其實說的學習外語,這個Idea應該非常常見,大概學生時期就會碰到並思考這件事。然而最近才發現,過去學生時期,其實是很單一指標的在追求「分數」的視角在看「學習英文」這件事。現在開始在各種事情上感受到語言的重要性,才開始重新認真的思考,怎麼去學習、應用語言。 起初:觀察到的現象 以前
🎙️ 前言 這次嘗試一個比較特別的文體(?)來寫這篇文章,尼爾姑且稱之為「放肆體」好了。主要是希望用最原始的方式紀錄自己想表達的原話,而不追求被認同或好理解而過多修飾自己的言詞,所以冒犯的話請見諒…,太冒犯也可以留言跟尼爾說一下QQ
🎙 前言 今天的主題是「斷捨離」!為什麼「斷捨離」會在「賦能系列」裡面呢?在尼爾的認知中,斷捨離並不是「大掃除」這種一次性的事情,它更像是一種抽象的心法。其實斷捨離的文章網上有一大堆,對斷捨離不熟的人,建議可以先去看看那些很棒的文章喔!而尼爾在本篇要跟大家討論的是更內核、抽象的部分。
🎙️ 前言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明明找到方向也拼了命努力,卻總是覺得缺乏動力?或者生活過得很順遂,生活品質也人人稱羨,卻還是偶爾感到空虛,覺得好像缺乏什麼? 這剛好是尼爾最近在自我沉澱的時間,不斷在嘗試聆聽自己內心深處感受時,開始思考的問題。 🔍 了解需求 首先,尼爾想要
🎙前言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被動技能「執行力」。但是在探討執行力之前,尼爾想先從「追求成功」的角度分析有哪些技能有哪些。撇除特定領域的專業技能外,我們大多數會聽到一些軟實力的部分,例如:領導力、溝通能力、抗壓性等。當然在長期的事業經營路線上,很多的能力都是相當重要甚至到不可或缺的。但執行力是...
🎙前言 尼爾過去是個有「盡可能存錢」以及「降低物慾」傾向的人。而寫這篇文章動機,主要是最近開銷上的提高(不論是物欲提高或者需要進修/工具等),讓尼爾開始思考如何去平衡花錢與存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雖然明白有點艱難,我仍然沒放棄過解釋這個問題,畢竟我從來都不把這些文字定義成「雞湯」或「毒雞湯」,雞湯裡到底放了人參抑或砒霜,取決的從來就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面對這些文字的「人」、這個人當下的「狀態」,以及在這個狀態下對文字的「理解」。
Thumbnail
一種生活哲學 當我們談到「創造自己的命運,不要讓別人決定」時,我們談論的是一種極具意義的生活哲學。這句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在這個充滿挑戰和變化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壓力,但是真正的力量在於我們如何堅定地走自己的道路,塑造自己的命運。 充滿了未
Thumbnail
在開始計劃賣東西之前,我和把拔認真討論了這次行動的重點定位,重點是要放在準備過程?還是賣的過程?還是賣的結果?....我們討論了很久,就正男妮妮的個性及特質、他們不同年紀該擁有的、該學會的、孩子們還沒準備好的社會技能..等等,所以我們決定這次只放一個重點,就是『準備的過程』。因此這一次我們沒把重點放
Thumbnail
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停留在原地就能享有的。 阿德勒曾說:「每個人是一幅畫,也是畫那幅畫的藝術家。」有別於佛洛伊德的命定論,阿德勒指出,我們都有「創造自己」的能力。 透過這個能力,我們能夠為自己做決定,詮釋並定義,某些事件所帶給自己的意義。 無論是誰,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
Thumbnail
自己的主人 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生活的奴隸。這句話深刻地反映了人們對於自主和自由的追求,也呼應了人生中最深刻的價值觀念之一:自我實現。在這個喧鬧的世界裡,我們往往被生活的種種紛擾所困擾,忙於解決各種外在的壓力和期望,卻往往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忽略了追尋內心真正渴望的生活。 然而,當我們決定做自己
泡茶湯出壼時,盈盈的注水如鳴鳥聲,到底是茶壼做的好,還是因為茶杯講究? 生命只是為了活著?還是為了活出光采?生氣是因為得不到?還是不甘心! 見過兩位醫生,對於同一病症,卻有著不同的說法。一位直接說是憂鬱症,另一位則說患者時常用哲學家的思考方式。開著一樣的藥,但是那一包藥比較有效? 事件的本質到
Thumbnail
  心靈雞湯文章常被批評的點在於,端出了一碗熱騰騰香味撲鼻的煲湯,但卻沒有給湯匙,以至於讀者無法去確切享用,僅能在旁眼巴巴的看著。於是,那些有用的技巧還是存在作者心裡,學也學不來。因此,應該要附上實踐的方式與步驟,才能讓讀者跟著去學習,以圖增進自己或解決所面對之難題。而月光認為,雞湯作者提供
「所以你也是藝術家?」 初次見面時,找不到現成可套用的身份,熟人不知如何介紹,自己也難以說明 「他們是生活藝術家啦!」 (他們,指的是沒有特定職業但追求生活品質的人) 『愛是一門藝術嗎?』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一門藝術。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分為二部分,理論和實踐。最終把理論的知識
《藝術之戰》(The War of Art)裡有一句話:「我們人生的功課,不是塑造自己成為想像中的理想模樣,而是找出真實的自己,並且成為那個模樣。」,人終其一生,都在探索自己。本文將討論,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可以做什麼,現階段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雖然明白有點艱難,我仍然沒放棄過解釋這個問題,畢竟我從來都不把這些文字定義成「雞湯」或「毒雞湯」,雞湯裡到底放了人參抑或砒霜,取決的從來就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面對這些文字的「人」、這個人當下的「狀態」,以及在這個狀態下對文字的「理解」。
Thumbnail
一種生活哲學 當我們談到「創造自己的命運,不要讓別人決定」時,我們談論的是一種極具意義的生活哲學。這句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在這個充滿挑戰和變化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壓力,但是真正的力量在於我們如何堅定地走自己的道路,塑造自己的命運。 充滿了未
Thumbnail
在開始計劃賣東西之前,我和把拔認真討論了這次行動的重點定位,重點是要放在準備過程?還是賣的過程?還是賣的結果?....我們討論了很久,就正男妮妮的個性及特質、他們不同年紀該擁有的、該學會的、孩子們還沒準備好的社會技能..等等,所以我們決定這次只放一個重點,就是『準備的過程』。因此這一次我們沒把重點放
Thumbnail
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停留在原地就能享有的。 阿德勒曾說:「每個人是一幅畫,也是畫那幅畫的藝術家。」有別於佛洛伊德的命定論,阿德勒指出,我們都有「創造自己」的能力。 透過這個能力,我們能夠為自己做決定,詮釋並定義,某些事件所帶給自己的意義。 無論是誰,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
Thumbnail
自己的主人 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生活的奴隸。這句話深刻地反映了人們對於自主和自由的追求,也呼應了人生中最深刻的價值觀念之一:自我實現。在這個喧鬧的世界裡,我們往往被生活的種種紛擾所困擾,忙於解決各種外在的壓力和期望,卻往往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忽略了追尋內心真正渴望的生活。 然而,當我們決定做自己
泡茶湯出壼時,盈盈的注水如鳴鳥聲,到底是茶壼做的好,還是因為茶杯講究? 生命只是為了活著?還是為了活出光采?生氣是因為得不到?還是不甘心! 見過兩位醫生,對於同一病症,卻有著不同的說法。一位直接說是憂鬱症,另一位則說患者時常用哲學家的思考方式。開著一樣的藥,但是那一包藥比較有效? 事件的本質到
Thumbnail
  心靈雞湯文章常被批評的點在於,端出了一碗熱騰騰香味撲鼻的煲湯,但卻沒有給湯匙,以至於讀者無法去確切享用,僅能在旁眼巴巴的看著。於是,那些有用的技巧還是存在作者心裡,學也學不來。因此,應該要附上實踐的方式與步驟,才能讓讀者跟著去學習,以圖增進自己或解決所面對之難題。而月光認為,雞湯作者提供
「所以你也是藝術家?」 初次見面時,找不到現成可套用的身份,熟人不知如何介紹,自己也難以說明 「他們是生活藝術家啦!」 (他們,指的是沒有特定職業但追求生活品質的人) 『愛是一門藝術嗎?』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一門藝術。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分為二部分,理論和實踐。最終把理論的知識
《藝術之戰》(The War of Art)裡有一句話:「我們人生的功課,不是塑造自己成為想像中的理想模樣,而是找出真實的自己,並且成為那個模樣。」,人終其一生,都在探索自己。本文將討論,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可以做什麼,現階段可以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