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說「對不起」......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在上課的時候,有孩子磨磨蹭蹭,始終不肯坐下來閱讀。經詢問才知道,同學在拿書的時候不小心撞到他,他跟對方說了狀況,但是對方說沒有這回事,因此不肯道歉。

這個狀況你怎麼想呢?如果發生在家裡,手足之間,你會怎麼做呢?

當下我跟被撞到的同學說,老師沒辦法請他跟你道歉,因為他說沒有這回事,他不是故意不跟你道歉,而是因為他覺得他沒有做錯事,所以不道歉。我也跟「疑似」撞到人的同學說,請他再想想看,是不是真的有這回事。然後請他們兩位都先做手邊的事情,下課時我們再來處理。

下課時,幾個孩子來告訴我,他們已經知道了。那個同學果然沒有撞到他,而是另一個小孩P撞到的,當下小孩P有道歉,但聲音太小,被撞到的孩子沒聽到,又以為是「疑似」撞人的孩子做的,因此才會有後續的糾紛。


我們常常要孩子為了他做的、影響別人的、不好的事情道歉;然而真的不是孩子做的,大人有時間讓他去解釋、釐清狀況嗎?

這兩個月回到職場,開始認真的思考,所謂的老師,核心價值到底是哪一個部分?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然而現在這個時代,傳道授業解惑AI都做得比你好,到底教育場上還要老師做什麼?


每每在為了我課程計畫中的時程表趕課時,我就無暇顧及孩子們的心理狀況。畢竟每周才見一次面,一次40分鐘,我連他們的名字和臉都要花好長一段時間才能配對成功。這樣的我,有辦法處理孩子的心理狀況嗎?


當孩子不肯道歉時,我所能做的,只有暫停一切,仔細傾聽,了解事件的原委後,才能給予最適切的協助。不包庇、不縱容,但也不推諉、不委屈,期盼每一個時刻的決定,我都能對得起當下的自己。

avatar-img
10會員
18內容數
這是我對國際教育及國際學校的觀察與研究。歡迎勘誤指教。 畢業於台師大課程與教學所,熱愛教育。努力在公立學校現場實踐中,期許自己能在分享知識的路上,有一個小小的容身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桃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IB提倡在地化,我們在亞洲學習也要多認識自己的環境與歷史,然後能夠用英文表達與闡述不同場域的環境與歷史對各地帶來的改變或影響。
PYP都在玩,每天都不知道小孩學了啥。 義大的孩子特別快樂,根本沒在唸書? 五年級的學習分享會,讓你認真思考,究竟你的孩子適不適合IB?
有很多老師,其實不值得家長的著想;但是有更多的老師,其實很需要你們的換位思考。這兩者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雙語國小與國際學校是不一樣的。雙語國小主要實施台灣學制的課程(108課綱),但是加強英語學習,課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與特殊的內容,就像各公立國小也會有他們的特色課程一樣;國際學校實施的是國際課程,從上至下,學風跟環境都和台灣學校大不相同,國際學校跟外僑學校的校風比較類似。
IB提倡在地化,我們在亞洲學習也要多認識自己的環境與歷史,然後能夠用英文表達與闡述不同場域的環境與歷史對各地帶來的改變或影響。
PYP都在玩,每天都不知道小孩學了啥。 義大的孩子特別快樂,根本沒在唸書? 五年級的學習分享會,讓你認真思考,究竟你的孩子適不適合IB?
有很多老師,其實不值得家長的著想;但是有更多的老師,其實很需要你們的換位思考。這兩者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雙語國小與國際學校是不一樣的。雙語國小主要實施台灣學制的課程(108課綱),但是加強英語學習,課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與特殊的內容,就像各公立國小也會有他們的特色課程一樣;國際學校實施的是國際課程,從上至下,學風跟環境都和台灣學校大不相同,國際學校跟外僑學校的校風比較類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自從去年孩子上三年級換新班級後,陸續遇到各種與老師或與同學的小衝突。 前幾天,老師傳來訊息告知我,孩子在學校打球時用球丟同學。 我接孩子放學走路回家時,我不想直接評論他做錯事而引發他更多情緒,想先用「漸進式開放問句」問他: 「你今天在學校還好嗎?」 『還好阿』 「那你今天跟同學還好嗎?
Thumbnail
當學生因為聽到別班同學的閒言閒語而感到委屈時,老師或家長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步驟來開導他們,並避免情緒的二次傷害: 傾聽與共情:首先,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讓他們知道你理 解他們的委屈和難過,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感到被重視和理解。 分清人與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面對孩子犯錯時的經驗與反思。當孩子因情緒而不願認錯時,透過與他們互動與引導,能幫助孩子釐清情緒,理解他人的感受,並勇敢地面對錯誤。本文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和心路歷程,鼓勵家長在面對類似情境時給予孩子支持與理解,促進親子間的良性互動。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外師在教學中遇到意外的衝突,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以及身為教育者的侷限性。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面對學生突然請長假,該如何應對? 責問他?怪他不負責任?想著是不是跑去哪裡鬼混了? 都不是,老師應該先知道他怎麼了。 而有時候這個怎麼了,應該透過別人告訴。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自從去年孩子上三年級換新班級後,陸續遇到各種與老師或與同學的小衝突。 前幾天,老師傳來訊息告知我,孩子在學校打球時用球丟同學。 我接孩子放學走路回家時,我不想直接評論他做錯事而引發他更多情緒,想先用「漸進式開放問句」問他: 「你今天在學校還好嗎?」 『還好阿』 「那你今天跟同學還好嗎?
Thumbnail
當學生因為聽到別班同學的閒言閒語而感到委屈時,老師或家長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步驟來開導他們,並避免情緒的二次傷害: 傾聽與共情:首先,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讓他們知道你理 解他們的委屈和難過,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感到被重視和理解。 分清人與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面對孩子犯錯時的經驗與反思。當孩子因情緒而不願認錯時,透過與他們互動與引導,能幫助孩子釐清情緒,理解他人的感受,並勇敢地面對錯誤。本文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和心路歷程,鼓勵家長在面對類似情境時給予孩子支持與理解,促進親子間的良性互動。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外師在教學中遇到意外的衝突,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以及身為教育者的侷限性。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面對學生突然請長假,該如何應對? 責問他?怪他不負責任?想著是不是跑去哪裡鬼混了? 都不是,老師應該先知道他怎麼了。 而有時候這個怎麼了,應該透過別人告訴。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