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隱形經營者(十四)日常裡的戲劇性橋段

籌組外部專業團隊準備開展併購談判

生意買賣核心的動作就是雙方的談判,而談判的指導目標必須制定一個無型的範圍,而這個範圍必須有相當龐大的文字來界定,也就是後來形成的商業合約

這樣專業的操盤手; 通常都會是一位商業律師,而且是全程參與,直到換手程序完成。我的問題來了。我定居這個國家還不到半年,理論上還沒有很深的社會關係,更別說有熟識的律師樓了。

律師是車禍時巧遇的共同受害者

突然心血來潮,聖誕節隔天的小車禍的第一部車裡頭不是有一位律師嗎?立刻打電話找到他:

“William, 你可以當我的律師嗎?‘’。我的開場白著實嚇了他一跳,他立刻反問:

“怎麼?你被告了嗎?”。這誤會大了,我連忙解釋:

“不是,我要買一家本地公司,想請你幫忙。” 這位當時自稱是律師的仁兄;除了車禍後保險理賠處理過程聯絡過一次,我其實不了解他的背景,但我沒其他的選擇。本想問一下他;行不行,他已經回答:

“沒問題啊!那正是我的法律專業。告訴你哦,我還是大學的法律系教授。”

這個委託可不可行,等我前去律師樓說明標的生意的細節,應該就會比較明確了。這第一大要務算大致上安排了。

短期的社交活動竟也遷出稍後的金融需求連結

接下來得找一家銀行,除了生意交易過程,隨時必須有銀行的角色介入以外,未來營運的週轉也須在換手前就確定好銀行的安排。

一樣的問題又來了。我定居不到半年,除了一個銀行戶頭在移居前後資金的流通之用以外,就沒有什麼銀行關係了。

在本地社區連結相對單純的情況下,可做的選擇並不太多。一種就是已經存在的個人銀行。但那是香港生活關係的後續連結,此外;對澳洲而言,它並非本地銀行,未來性怕會有些極限。

稍加思索,很快就想到了這幾個月在球場認識的相關球友。因此,我很快的就坐在一個銀行的會議室,手邊一疊目標公司的資料,開始努力建構一個商業上的銀行關係。

很簡單可以想像,以我當時的條件,難度不會小。不管是資金籌措,將來營運周轉的安排,我都須在啟動談判前做好必要的安排,雖然;當時我對交易規模的大小還沒有很清楚的輪廓。

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會計師的指定

兩件重要工作都有了一定進展的同時,我還有另外一件事必須著手,那就是將來公司的會計師和公司秘書的指定。尤其公司秘書(Corporate Secretary ),那是公司和政府部門和稅務單位介面接軌的外部專業公司,在澳洲,一般都是由"有證照的會計師"(CPA, Certified Corporate Accountant)擔任。

我有點苦惱了。如果透過僑界介紹,也許可以找到理想的當地會計師。但如果考慮原來他們公司長期聘用的會計師,是不是可以平穩過渡,順利接手。這一點可能會是個創舉,也可能會被譏為愚蠢的決定。這個我不太確定,最少,我的配合律師就不太讚同。這下;我的冒險DNA又得擔綱決定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