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做好庫存管理,剩飯就是搶手的可再利用資源。
「剩飯都直接放電鍋裡啊,最高紀錄放三天。」
「每餐都有剩飯,累積下來一大袋,除了炒飯和煮粥、做粿、做麻糬,已經變不出花樣。」
「不知道到底該煮幾杯米才不會剩那麼多飯,負責煮飯的人覺得好困擾。」
上列都是我最常在網路上看見的問題,讓我有點驚訝,因此決定從源頭:剩飯的保存開始,跟大家分享個人經驗~
首先要釐清的觀念就是,適合剩飯保存的環境,是冰箱,而非電鍋。很多媽媽都習慣把吃剩的飯放電鍋,既可以保溫又比較省事。加上媽媽們又認為單純的白米飯比較不容易壞,直接放到下一餐再處理就好,其實這樣做有三大缺點喔~
第一、二點應該較容易理解,第三點則是最危險卻又最常被忽略的。一般普通電子鍋的保溫溫度大約70~72℃左右,大同電鍋則是50~60℃左右,若電鍋鍋蓋不是完全密封的狀態(通常都不是),執行保溫功能時較難保證鍋中溫度會一直維持在超過60度C,而不隨著環境溫度下降。
偏偏溫度介於攝氏7~60度之間屬於「危險溫度帶」,許多細菌在此段溫度間最容易快速生長繁殖,例如仙人掌桿菌。它會隨著空氣飄來飄去,沾染在食物上,被汙染的食物還不會有腐敗的味道,讓人不容易察覺異樣。加上仙人掌桿菌的耐受力不錯,需要加熱比較久才會被殺死,國外就曾經有吃了沾染上仙人掌桿菌的炒飯而死亡的案例,真的不能輕忽。建議如果白飯沒吃完,要盡快在降溫到攝氏60度前冷藏或冷凍保存。
什麼狀況適合冷藏?什麼狀況適合冷凍?
建議在保存前先想一想問一問,家人的用餐狀況。若下一餐或隔天就會用到剩飯,請冷藏保存;若下一餐要外食或隔天不想下廚,那就冷凍保存為佳。
保存時的技巧和工具又是什麼?
在保存剩飯前,通常我會依據剩飯的量預做規劃,想好要做的食譜,處理起來再冷凍。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有效提升剩飯的再利用率,還能讓後續備餐更快速。若你想直接保存剩飯,等要用時再想食譜,也是可以的。有三個小技巧分享如下:
前面有提醒,剩飯要盡快在降溫到攝氏60度前冷藏或冷凍保存。除了安全上的顧慮之外,其實還有口感上的考量。趁熱在澱粉老化前就冷凍起來,復熱後的米飯口感會比放在電鍋中保溫一小時的還要好吃。平鋪成薄片保存的優點則是--再利用時較易保持米粒的完整形狀、溫度也更快熱。特別是拿來炒飯很好用,輕鬆就讓炒飯粒粒分明。以往整球或整塊粘在一起的剩飯,要炒飯時總忍不住用鍋鏟ㄊㄨˋ跟切才能散開,把米粒切的碎碎的,還要炒好久,改用薄片剩飯來做,問題迎刃而解。
計量保存則特別適合不知道要煮幾杯米的人使用。通常一杯米=二碗飯,以食用者人數來計算該煮幾杯米即可。同樣的,剩飯在保存前,也先用碗測量一下剩了幾碗飯,一碗一碗裝起來,視家中容器大小,一碗保存或二碗保存。最好還能使用貼紙註明當天日期,這樣就很清楚冰箱還有幾碗剩飯,在七天內要吃完,更方便庫存管理。
剩飯如何復熱及再利用
如果想吃的是單純的白米飯,建議不要將剩飯混入生米中一起煮,而是單獨處理。依據剩飯的量,可以放入蒸鍋用蒸的再加熱;剩飯若有二碗以上,也可以將剩飯快速浸水後濾掉水分,放進電鍋按煮飯功能再加熱,或是使用微波爐加熱。
若想要做剩飯料理,可以參考我利用剩飯做的食譜--濃湯、PIZZA。Pizza有薄片跟厚片二種,薄片還可以當成蛋餅皮來利用,很方便的,食譜和做法就請大家觀賞影片囉~~
如果我的文章內容對你有用,歡迎動動手指追蹤或分享文章給需要的人,來支持我,讓我可以持續前進,把台灣米的無限創意製作出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