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適合的諮商師?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1. 找心理師的時候,是否不要找新手諮商師?應該要越資深的越好?

A: 作為一個年資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理師,我認為新手跟資深的心理師各有好處。資深的心理師有比較多的臨床跟人生經驗,理所當然的會有更純熟的諮商技巧,也可以比較迅速的做出正確的診斷,幫個案定義出核心問題和目標。然而,資深心理師卻也容易因為本有的經驗和知識而過度自信,做出忽略個案獨特性的主觀判斷,抑或固著於自己常用的取向;另外,長期接案後很容易有悲憫疲憊(compassion fatigue) 和過勞(burnout)的問題,所以他們也可能比較沒有耐心,花更多時間在說而不是聽。但對於新手心理師而言,因為仍然在累積知識和經驗,所以他們通常會比較有耐心,也因為不確定怎麼回應而花更多時間在聆聽,同時因為有熱情,而比資深的心理師願意學習新的諮商取向,也比較不會有過勞的問題。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有許多個案會跟我說他們之前的心理師可能有10年或20年的經驗,但他們卻覺得沒有被聆聽跟理解,所以做個幾次就不去了;而我雖然年資較淺,卻可以很好的承接他們。所以,年資越高不代表諮商成效越好,甚至有許多研究指出新手心理師的諮商成效長期而言比資深的心理師更高。(這也是我給自己的一個重要提醒,畢竟我的年資只會遞增不會遞減啊..)


2. 每個諮商師都有不同的諮商取向,我該如何做選擇?怎麼知道哪個比較適合我?

A: 每一個諮商取向都有它各自的好處跟強項,每個個案所適合的也不同。但現在很多諮商師(包含我自己)都會結合兩三種以上的諮商取向,而如果是在這個領域比較久的諮商師,他們也會發展出自己獨特風格的諮商方式,所以我的建議是去和諮商師先初談幾次看看,感受一下諮商師的風格是不是你喜歡的。如果不喜歡的話,我也會建議可以主動提出來,因為很多諮商師都很有創意,也會很願意和個案一起探索,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


3. 諮商多久後才會有療效?一定要每週一次嗎?

A: 諮商的治療時程因人而異,有些人諮商個一兩個月就覺得自己不需要再諮商了,也有些人會諮商好幾個月到好幾年。每個人療癒的速度都不同,沒有哪一種比較好或壞,有很多個案會選擇在達成最初的諮商目標後結案,也很多個案會在完成最初的目標後仍繼續保持諮商,並在過程中訂定其他的諮商目標。至於諮商的頻率,通常我都會建議個案一週一次,但根據個案的情況(時間安排、病症嚴重程度、經濟考量),可能會兩週或三週一次,有時甚至會是每月一次。如果是剛開始諮商,各方面考量都可以的話,我會建議先從一週一次開始,等到看到一個成效之後(穩定之後),再逐次減低。當然,最好的決定方法還是跟你的諮商師討論,找到最適合的頻率。


4. 我已經跟同一個諮商師諮商了一段時間,但好像沒什麼效果,是否該嘗試不同的諮商師?

A:通常,我會建議可以至少嘗試8-12次的諮商,再決定是否要換諮商師。但是,如果說這個諮商師讓你覺得自己沒有被聆聽、被了解,或不舒服,那麼我會建議可以在換諮商師前先跟原本的諮商師表達你真實的想法和感受,然後看看諮商師是否能有效溝通,做出調整跟改變。當然,如果你真的很不喜歡你的諮商師,你也絕對有權利更換。諮商師跟個案的關係跟任何其他關係一樣,很看緣分,很多時候彼此的個性、頻率就是不合,那也不需要勉強自己。


其實,每個人的諮商經驗都很不一樣,沒有哪一種比較好或比較對,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同一個諮商師。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我就有遇過跟我諮商一兩次就決定不來的,也有跟我很契合,可以維持很久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自己喜歡的,而自己不喜歡的也不代表對方不是個好的諮商師,只是不適合而已。

如果大家還有更多對於選擇諮商師的疑問,歡迎留言,我可以一併回答放在文章裡面喔!

正職心理師,其餘時間喜歡寫作跟記錄生活,最近開始挑戰寫旅行日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久沒有紀錄我的夢,但明明這一陣子做了很多異常清晰又充滿著怪異內容的夢,想要寫下來,卻總在生活跟工作的瑣碎間被淡忘,然而潛意識有趣的地方就在於那些未被處理和覺知的總會一次次地以不同的樣貌出現。
好久沒在方格子發文章,或者更精確的說,很久沒坐下來漫無目的寫下一些腦中的思緒了。雖然平常我也會在臉書發文,但那些文章常常是突如其來的一個靈感之下寫下來的,而靈感這種東西不是求就有,大多時候我都是處在這種「很想要寫些什麼卻同時覺得無法精確表達」的狀態....
這是我與我的阿卡西紀錄早期對話的其中一篇,我記得這個對話的出現是因為當時的我正處於與內在黑暗面抗戰的狀態,也因為這個對話,我發現一直以來我所評斷的並不是他人或者我的外在環境,而是我自己。那時的我,對自己有許多厭惡,包含我的外表、個性裡不討喜的部分、曾經犯過的錯誤和我的過去,我無法理解自己,更無法原諒
走到哪裡,每個人都可以對你的外表和身材有評論和意見,無論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從家人到親戚、從鄰居到買衣服的小姐、再到按摩店的阿姨,大家都好重視你長得好不好看,皮膚白不白,瘦不瘦,好像美麗只有一種標準,好像明明到了這個世代,我們仍在用裹小腳的標準來審視彼此。
最近開始一份和過去幾年很不一樣的工作,以往我都是在醫院和無政府組織工作,所以習慣了無時無刻都有個案,而這些個案都是直接被分發到我的時間表,所以我從來不必自己去招個案。
好久沒有紀錄我的夢,但明明這一陣子做了很多異常清晰又充滿著怪異內容的夢,想要寫下來,卻總在生活跟工作的瑣碎間被淡忘,然而潛意識有趣的地方就在於那些未被處理和覺知的總會一次次地以不同的樣貌出現。
好久沒在方格子發文章,或者更精確的說,很久沒坐下來漫無目的寫下一些腦中的思緒了。雖然平常我也會在臉書發文,但那些文章常常是突如其來的一個靈感之下寫下來的,而靈感這種東西不是求就有,大多時候我都是處在這種「很想要寫些什麼卻同時覺得無法精確表達」的狀態....
這是我與我的阿卡西紀錄早期對話的其中一篇,我記得這個對話的出現是因為當時的我正處於與內在黑暗面抗戰的狀態,也因為這個對話,我發現一直以來我所評斷的並不是他人或者我的外在環境,而是我自己。那時的我,對自己有許多厭惡,包含我的外表、個性裡不討喜的部分、曾經犯過的錯誤和我的過去,我無法理解自己,更無法原諒
走到哪裡,每個人都可以對你的外表和身材有評論和意見,無論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從家人到親戚、從鄰居到買衣服的小姐、再到按摩店的阿姨,大家都好重視你長得好不好看,皮膚白不白,瘦不瘦,好像美麗只有一種標準,好像明明到了這個世代,我們仍在用裹小腳的標準來審視彼此。
最近開始一份和過去幾年很不一樣的工作,以往我都是在醫院和無政府組織工作,所以習慣了無時無刻都有個案,而這些個案都是直接被分發到我的時間表,所以我從來不必自己去招個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心理困擾和壓力,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當你感到長期的壓力或焦慮無法自行處理時,這可能是一個需要心理諮商的信號。
Thumbnail
瞭解如何選擇適合你的心理諮商師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個人的需求,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心理師,例如溫暖鼓勵型、犀利分析型、行動派教練型等。此外,瞭解不同生涯探索階段的人可以幫助你找到合適的生涯諮商型態。同時也分享了來談者的族群分類方式。如果你有需要,歡迎找我預約生涯諮商喔~
Thumbnail
隨著人們對於求職、入職、在職的各種需求與疑惑增加,這幾年出現了許多的職涯諮詢服務,像是履歷檢視、模擬面談、求職陪跑、職涯講座、各式工作坊,從一對一的諮詢晤談,到多人的活動舉辦都有。 但是究竟要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諮詢服務,以及職涯諮詢師呢?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
Thumbnail
近期隨著轉職潮興起,轉職需求也大大提升,職涯諮詢師、心理諮商以及職涯顧問。 可能有人會困惑,轉職為什麼需要這些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的差異為何? 這篇整合了作者職涯諮詢幾年的經驗與觀察,整合出完整的諮詢,希望幫助你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心理困擾和壓力,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當你感到長期的壓力或焦慮無法自行處理時,這可能是一個需要心理諮商的信號。
Thumbnail
瞭解如何選擇適合你的心理諮商師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個人的需求,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心理師,例如溫暖鼓勵型、犀利分析型、行動派教練型等。此外,瞭解不同生涯探索階段的人可以幫助你找到合適的生涯諮商型態。同時也分享了來談者的族群分類方式。如果你有需要,歡迎找我預約生涯諮商喔~
Thumbnail
隨著人們對於求職、入職、在職的各種需求與疑惑增加,這幾年出現了許多的職涯諮詢服務,像是履歷檢視、模擬面談、求職陪跑、職涯講座、各式工作坊,從一對一的諮詢晤談,到多人的活動舉辦都有。 但是究竟要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諮詢服務,以及職涯諮詢師呢?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
Thumbnail
近期隨著轉職潮興起,轉職需求也大大提升,職涯諮詢師、心理諮商以及職涯顧問。 可能有人會困惑,轉職為什麼需要這些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的差異為何? 這篇整合了作者職涯諮詢幾年的經驗與觀察,整合出完整的諮詢,希望幫助你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