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1. 找心理師的時候,是否不要找新手諮商師?應該要越資深的越好?
A: 作為一個年資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理師,我認為新手跟資深的心理師各有好處。資深的心理師有比較多的臨床跟人生經驗,理所當然的會有更純熟的諮商技巧,也可以比較迅速的做出正確的診斷,幫個案定義出核心問題和目標。然而,資深心理師卻也容易因為本有的經驗和知識而過度自信,做出忽略個案獨特性的主觀判斷,抑或固著於自己常用的取向;另外,長期接案後很容易有悲憫疲憊(compassion fatigue) 和過勞(burnout)的問題,所以他們也可能比較沒有耐心,花更多時間在說而不是聽。但對於新手心理師而言,因為仍然在累積知識和經驗,所以他們通常會比較有耐心,也因為不確定怎麼回應而花更多時間在聆聽,同時因為有熱情,而比資深的心理師願意學習新的諮商取向,也比較不會有過勞的問題。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有許多個案會跟我說他們之前的心理師可能有10年或20年的經驗,但他們卻覺得沒有被聆聽跟理解,所以做個幾次就不去了;而我雖然年資較淺,卻可以很好的承接他們。所以,年資越高不代表諮商成效越好,甚至有許多研究指出新手心理師的諮商成效長期而言比資深的心理師更高。(這也是我給自己的一個重要提醒,畢竟我的年資只會遞增不會遞減啊..)
2. 每個諮商師都有不同的諮商取向,我該如何做選擇?怎麼知道哪個比較適合我?
A: 每一個諮商取向都有它各自的好處跟強項,每個個案所適合的也不同。但現在很多諮商師(包含我自己)都會結合兩三種以上的諮商取向,而如果是在這個領域比較久的諮商師,他們也會發展出自己獨特風格的諮商方式,所以我的建議是去和諮商師先初談幾次看看,感受一下諮商師的風格是不是你喜歡的。如果不喜歡的話,我也會建議可以主動提出來,因為很多諮商師都很有創意,也會很願意和個案一起探索,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
3. 諮商多久後才會有療效?一定要每週一次嗎?
A: 諮商的治療時程因人而異,有些人諮商個一兩個月就覺得自己不需要再諮商了,也有些人會諮商好幾個月到好幾年。每個人療癒的速度都不同,沒有哪一種比較好或壞,有很多個案會選擇在達成最初的諮商目標後結案,也很多個案會在完成最初的目標後仍繼續保持諮商,並在過程中訂定其他的諮商目標。至於諮商的頻率,通常我都會建議個案一週一次,但根據個案的情況(時間安排、病症嚴重程度、經濟考量),可能會兩週或三週一次,有時甚至會是每月一次。如果是剛開始諮商,各方面考量都可以的話,我會建議先從一週一次開始,等到看到一個成效之後(穩定之後),再逐次減低。當然,最好的決定方法還是跟你的諮商師討論,找到最適合的頻率。
4. 我已經跟同一個諮商師諮商了一段時間,但好像沒什麼效果,是否該嘗試不同的諮商師?
A:通常,我會建議可以至少嘗試8-12次的諮商,再決定是否要換諮商師。但是,如果說這個諮商師讓你覺得自己沒有被聆聽、被了解,或不舒服,那麼我會建議可以在換諮商師前先跟原本的諮商師表達你真實的想法和感受,然後看看諮商師是否能有效溝通,做出調整跟改變。當然,如果你真的很不喜歡你的諮商師,你也絕對有權利更換。諮商師跟個案的關係跟任何其他關係一樣,很看緣分,很多時候彼此的個性、頻率就是不合,那也不需要勉強自己。
其實,每個人的諮商經驗都很不一樣,沒有哪一種比較好或比較對,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同一個諮商師。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我就有遇過跟我諮商一兩次就決定不來的,也有跟我很契合,可以維持很久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自己喜歡的,而自己不喜歡的也不代表對方不是個好的諮商師,只是不適合而已。
如果大家還有更多對於選擇諮商師的疑問,歡迎留言,我可以一併回答放在文章裡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