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我現在在做的是... |收束與展望20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嗨,最近在做些什麼?」

身為一個樣樣通樣樣鬆的人,又是自由工作者。
該如何和他人說明自己目前在做的事情,一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雖然沒有年末回顧的習慣,但就趁著新的一年開始,將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一個收束和整理,也算是對新一年的展望吧。

目前投入的事情中,歸結起來就是這三項:

  1. 國中小自然老師。
  2. 野地教育者。
  3. 理念推廣活動。

這三件事情都圍繞著相同的核心,也就是「教育」這回事。


佔了我平日最大量時間的是,擔任國中小階段實驗教育的自然老師。
對象以自學生、體制外學校團體為主。並不是我排斥體制內學生,而是開課時間、證照、費用......等等各種客觀條件下,我比較難接觸到他們。

目前有一班連續運作了四年以上(含前置共六年),目前進入國中階段,給自學生的自然課。還有在 Funspace 實驗教育團體擔任自然老師。

我擅長跨領域和探究式教學,讓學生看見各領域之間的連結和異同,並認識各領域的核心訴求。例如科學進展和當代發展的關聯、地質與化學的關係......等等。(關於教育理念,我會再發一篇文章闡述。)

教學內容則是將目前的課綱,理解、分解之後,再構築成我喜歡的樣子。所以非常跨領域,以自然領域為基底,人文、藝術、語文、童軍......都會被我拉進來參一腳。
加上我希望盡可能依學生目前狀態安排學習內容,即使相同主題也需要反覆修改,也因此常需耗費大量的備課時間來構築準備課程。基本上每個星期會耗掉三~四天的時間。

雖然目前的狀態,要開新班級在能力和時間上頗為吃緊,但若是湊齊至少四個學生,還是可以來談談看。


除去自然老師外,我是個野地教育者。
過往在野地打滾、生態調查、登山、各種戶外運動經驗、對野地生活的追尋的經驗,讓我得以擁有在野地照顧他人的技術和能力。

對象從孩子到成人都有。
偶爾會和朋友合作帶學校孩子上山,或是去協助帶成人團。

有別於傳統的戶外運動與競技,我希望引著人們看見有更輕柔、更貼近生活在其中的,與自然共存的道路。即使那是條殘酷與溫柔並存的道路。

這些視野也是只有室內課無法帶給學生的。也是為什麼每逢寒暑假我都會辦長天數的活動,目的是希望和室內課程做搭配與調和。


再來便是針對成人的推廣與經驗分享了。
在上述工作之餘,如果還有零碎時間,會弄些小活動和分享,一方面將我的學習與體悟分享出去,另一方面也是增加一些伙伴。

去年的工作重心之一,面向成人的「種一群人」計畫於今年暫時停歇。
這是一個希望能「一群人一起,走進自然,帶回自己,紮根日常」的計畫。
感謝這段時間,引路人、小芽、還有因為緣份聚在一起的種人們,從他們身上學習很多,也獲得很多各種面向的滋養。

今年目前正在進行的便是「概念為本的讀書會」了。
這是每個月一聚,跨度約半年,面向教育現場工作者的讀書會。目標是認識「概念為本」的這個教學法。


以上便是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很大概率也是今年,甚至未來五年都在做的事情吧。
如同那句話所說的,想要在金錢、生活和理想之間找平衡,就只能 TM 的不斷來回地跑。
承蒙各式各樣的機緣,我應該還能再跑上一段路。

新的一年,請大家多多指教。
2024.02

全文同步發於部落格

avatar-img
37會員
70內容數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陪著孩子,開拓空間的廣度,理解時間的深度,並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剛的胡思亂想 的其他內容
以輔自然,取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輔助萬物的自然本質,而不敢妄加作為。」 要能輔助萬物,要能做到不妄加作為,必先了解其自然本質,這恰是科學領域擅長之事。 由觀察「現象」起始,由「解釋」琢磨而成自然法則,依法則的運作「預測」各種現象,並進一步發展至今。
世界是一所學校,山是其中一間教室。​ 我想要帶著少年/女們,背著生活的重擔,用雙腳親自走一段路,進入自然裡。 ​那裡沒有紅綠燈、沒有斑馬線、沒有平地、沒有空調。 在那裡,不是環境順應人類,而是人類順應祂。 也因此,生活其中,能夠讓人切身體會到,蘊含在我們身體中的巨大潛能。
2023 暑期營隊:森之流,雨水、與火、於我 雨水落下,浸潤土地,攜帶著養分,成為溪流,長成樹木,隱含火光。 昆蟲聚集於此,魚兒游動,貓頭鷹唱著生命的音,四足的親族自在穿梭。 在森林中,有著各式各樣的流動,彼此再捻成一股巨大的循環。 那是股壯麗的力量之流。
以輔自然,取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輔助萬物的自然本質,而不敢妄加作為。」 要能輔助萬物,要能做到不妄加作為,必先了解其自然本質,這恰是科學領域擅長之事。 由觀察「現象」起始,由「解釋」琢磨而成自然法則,依法則的運作「預測」各種現象,並進一步發展至今。
世界是一所學校,山是其中一間教室。​ 我想要帶著少年/女們,背著生活的重擔,用雙腳親自走一段路,進入自然裡。 ​那裡沒有紅綠燈、沒有斑馬線、沒有平地、沒有空調。 在那裡,不是環境順應人類,而是人類順應祂。 也因此,生活其中,能夠讓人切身體會到,蘊含在我們身體中的巨大潛能。
2023 暑期營隊:森之流,雨水、與火、於我 雨水落下,浸潤土地,攜帶著養分,成為溪流,長成樹木,隱含火光。 昆蟲聚集於此,魚兒游動,貓頭鷹唱著生命的音,四足的親族自在穿梭。 在森林中,有著各式各樣的流動,彼此再捻成一股巨大的循環。 那是股壯麗的力量之流。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在教育創新合作社的團隊合照 到均一工作也將近一年了,當時決定要去時,親朋好友就會出現黑人問號,問我: 去非營利組織有錢拿嗎?你後悔放棄學校不錯的薪資嗎? 哈哈哈!大家對非營利組織的誤解有點深啊! 來看看我所認識的均一吧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在教育創新合作社的團隊合照 到均一工作也將近一年了,當時決定要去時,親朋好友就會出現黑人問號,問我: 去非營利組織有錢拿嗎?你後悔放棄學校不錯的薪資嗎? 哈哈哈!大家對非營利組織的誤解有點深啊! 來看看我所認識的均一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澳洲,教育體系的多元性常常讓華人家長們頭痛不已:公立、私立、IB、蒙特梭利、華德福……到底哪種最適合我的孩子?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幾乎體驗了大部分的類型,也踩過不少坑。今天,我想分享我的經驗,幫助你避開這些陷阱,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之路! 小測試:哪種教育體系適合你的孩子? 5個問題,幫你找
Thumbnail
    在教育的第一線,總不免有許多的感觸與想法,不論是在面對學生、家長抑或者針對眼下的教育制度。此一系列的書寫,或是想抒發內心的一些感想,或是想要分享自己在教育工作的心得。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不會因為放假不能睡晚而影響到心情,就算六日都早起,週一也可以保持平靜的心情上班。而在新的一年裡,無論是以一月一日或農曆春節過後為起始日,先將計畫安排好,心裡也會有個底,知道這一年要完成什麼計畫。對於工作的內容,可以用兩個角度來思考:         第一,如果是
Thumbnail
  等待母親的不是什麼不能讓孩子聽到的噩耗,醫生示意母親往房間裡面看。才一會兒時間,他們看到女孩從椅子上起身,開始隨著收音機裡的音樂擺動身體,自得其樂了起來。醫生對母親說「你的女兒沒有生病,她是一名舞者」。
Thumbnail
如果一個孩子是在被祝福、被保護、被容許的環境之下成長,他可以安全的探索,那麼他對性的基本認知就是安全的。如果這個孩子他遭受非常大的壓力,強大的限制以及各種的恐嚇,那麼他就會將這個工具琢磨成一個不但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的工具。
Thumbnail
半年都沒更新,最近都在幹嘛呢?
Thumbnail
在性別這個議題上,你們並不需要對孩子施加任何刻意的理論教育,你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允許他們選擇自己的性別並去成為。你們應該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對你們的下一代都給予祝福,並且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發展的性向。
Thumbnail
每到歲末年初,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似乎成為一種習慣,去年底,我前所未有認真地思考過去與未來,想想,自己的二○二三似乎還挺不錯的。 二○二三年換了新工作,雖不是高大上為人稱頌的行業,卻是能讓我安心能永續經營的公司,50+的年齡能順利轉換職場,是開心的。平時有感而發時,就喜歡寫寫文字,曾有人說過文風很適
Thumbnail
在澳洲,教育體系的多元性常常讓華人家長們頭痛不已:公立、私立、IB、蒙特梭利、華德福……到底哪種最適合我的孩子?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幾乎體驗了大部分的類型,也踩過不少坑。今天,我想分享我的經驗,幫助你避開這些陷阱,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之路! 小測試:哪種教育體系適合你的孩子? 5個問題,幫你找
Thumbnail
    在教育的第一線,總不免有許多的感觸與想法,不論是在面對學生、家長抑或者針對眼下的教育制度。此一系列的書寫,或是想抒發內心的一些感想,或是想要分享自己在教育工作的心得。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不會因為放假不能睡晚而影響到心情,就算六日都早起,週一也可以保持平靜的心情上班。而在新的一年裡,無論是以一月一日或農曆春節過後為起始日,先將計畫安排好,心裡也會有個底,知道這一年要完成什麼計畫。對於工作的內容,可以用兩個角度來思考:         第一,如果是
Thumbnail
  等待母親的不是什麼不能讓孩子聽到的噩耗,醫生示意母親往房間裡面看。才一會兒時間,他們看到女孩從椅子上起身,開始隨著收音機裡的音樂擺動身體,自得其樂了起來。醫生對母親說「你的女兒沒有生病,她是一名舞者」。
Thumbnail
如果一個孩子是在被祝福、被保護、被容許的環境之下成長,他可以安全的探索,那麼他對性的基本認知就是安全的。如果這個孩子他遭受非常大的壓力,強大的限制以及各種的恐嚇,那麼他就會將這個工具琢磨成一個不但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的工具。
Thumbnail
半年都沒更新,最近都在幹嘛呢?
Thumbnail
在性別這個議題上,你們並不需要對孩子施加任何刻意的理論教育,你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允許他們選擇自己的性別並去成為。你們應該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對你們的下一代都給予祝福,並且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發展的性向。
Thumbnail
每到歲末年初,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似乎成為一種習慣,去年底,我前所未有認真地思考過去與未來,想想,自己的二○二三似乎還挺不錯的。 二○二三年換了新工作,雖不是高大上為人稱頌的行業,卻是能讓我安心能永續經營的公司,50+的年齡能順利轉換職場,是開心的。平時有感而發時,就喜歡寫寫文字,曾有人說過文風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