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4/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找回自己最初的心靈悸動

    在輔導工作中發現,很多在手機世代成長的孩子,常常漠視自己出現的情緒,在情緒出現的當下無法適當表達,而習慣性逃往手機的世界,忘了細細品味及感受自己的感覺,也失去對別人感覺的敏感度。

    自從電視出現、電腦發明,人的感覺開始受到挑戰,一直到最近幾年手機及網路的普及,如溫水煮青蛙一般,我們漸漸遺失了對感覺的敏感度。

    輕巧便利的手機比電視及電腦可怕,因為可以隨身攜帶以致隨手可得,我們不再花時間東看西看,隨時觀察別人的表情、動作,在心中想像別人的故事和心情,我們不再花時間發呆放空,不再花時間欣賞孩子的每個動作、每個表情,不再花時間自言自語自我安慰,不再花時間感覺自己、和自己相處,甚至不再花時間閱讀長篇的書籍和故事。

    在此資訊氾濫的時代,訊息取得容易到常被簡化成畫面呈現,只有一種畫面、一種情緒、感受,只存在導演、編劇的解釋和劇情建構出的畫面中,沒有自己的想像和消化過程。被限制的腦中畫面,失去單純文字所給予的想像空間,透過文字十個人可能產生十個畫面,每個人腦中形成的感覺和情緒以及解釋都不相同,每個人有自己的想像和畫面正是文字閱讀的樂趣。太早接觸手機及網路世界,速食資訊、短篇又快速的大量訊息,習慣立即滿足少了心靈沉澱與思考的機會,除非有長輩師長隨行指導,極易掉入假訊息的迷霧之中出現衝動的決策及行為。反之,從小有機會大量閱讀的孩子是幸福的,書中確有黃金屋,想像力可以帶著孩子奔馳在文字的知識海,培養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手機的傳輸取代與人面對面的互動溝通,失去彼此眼神接觸、肢體表情的非語言訊息交換,過度簡化到只剩下表情符號或者單字的訊息內容影響完整語句的使用和學習。如果可以,讓手機單純化為行動電話、查詢工具、導航系統,就只保留手機的工具性,至少在腦部劇烈成長的兒童期吧!如果可以,讓兒童在無智慧型手機的環境長大吧!如果可以,讓身為家長的我們,先幫自己走出手機的無形牢籠,找回自己最初的心靈悸動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