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是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縮寫,是一門1970年代開始興起於美國的學科,內容包含各種人際溝通、個人發展和心理治療的方法,希望透過大腦的操作過程,找出人類改變的資源與方法。NLP強調本身是門科學(透過程式化的步驟、同樣的做法、就能達到一樣的效果),並發展出12項假設前提,接下來我會就這些假設前提撰寫文章,讓大家更能夠理解與運用。
NLP假設前提一:溝通的意義取決於對方的回應
「溝通」是人際互動的必要技能(這邊的溝通指的不只是說服或談判,包含日常的要求、指示、銷售、說明、教學...等需達預期目標的各項互動)。雖然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著各種形式的溝通,但卻常常忽略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前提:「溝通的意義決定於對方的回應」;說得更白話一點...
溝通的結果是指對方針對「感受到、意會到的資訊」所做出的回應;而不是你「說了什麼」。
試想....
如果一位母親嚴厲地要求孩子「不能再玩手機遊戲、趕快去念書做功課」,孩子接收到的訊息卻是「我媽好兇、超愛命令人、不要理她」...—這場溝通得到的回應可能會是「孩子當作沒聽見」。
如果一位老師正在向學生解釋一個複雜的數學概念,過程中使用了很多數學術語和符號來解釋這個概念,但學生完全聽不懂...—這場溝通得到的回應或許會是「學生上課都在打瞌睡」。
如果一位汽車銷售員掌握了產品的所有特點和優勢,見到客人時滔滔不絕地介紹功能多好、品質多棒、耐用度多高,但客人想要的是便宜的遮雨代步車...—這場溝通的回應應該就是「客戶離開這家門市,去其他地方尋找適合自己的車子」。
以上例子的回應,恐怕都不是發起溝通者想得到的結果,但很有可能發生!
溝通不僅僅是一個人傳遞信息給另一個人(那只是單純的「表達」),它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發送者要表達清晰、傳遞準確(甚至需要控制情緒),同時接收者的立場、理解度和回應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當信息被完整地傳遞並被對方正確接收並理解時,我們才能說溝通成功。
發起溝通的人想要取得預期的溝通意義(或結果),最好的方式是「用對方能夠理解並接受的方式與對方溝通」
那麼,在溝通之前應該如何做、表達時可以如何調整,才能達到預期的溝通的目的呢?
以下有幾個思考方向提供給大家:
但是事前再怎麼思考與調整,溝通畢竟是雙方的事,我們也無法完全了解對方的腦袋在想什麼...所以如果對方的回應不如自己所預期,我們可以參考對方回應的狀態與內容,調整後再進行下一次溝通。
如果下一次溝通前希望得到對方更多的資訊,或是想要確認對方對於之前的溝通的內容是否能夠理解與接受,依照不同情境可以選擇以下任何一種方式再次邀請對方進行回饋,以進行確認:
溝通是一個雙方持續動態互動的過程,直到有結果(不論這個結果是不是發起溝通者想要的,沒有結果也是一種結果)為止,期間都可以不斷地做確認、聽取回應、調整表達。
NLP假設前提二:沒有失敗,只有回饋
不需要擔心溝通會失敗,NLP裡強調「不論得到怎麼樣的回應,該回應都只是針對當次溝通(或行為)所做的回饋」。一種溝通方式不行,就換另一種,只要永遠讓自己保持覺察與彈性、不斷調整與嘗試。
別輕言放棄,因為我們終究能找到方法達到預期的溝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