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5|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親密恐懼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親密?

「我們追求親密?還是追求熟悉感呢?」

閱讀完《親密恐懼》,感慨地問了自己一句,究竟對愛情是什麼想像呢?人類總是想愛,卻恐懼著親密,這一定上帝給人類最大的玩笑吧,也是惡魔藏在潛意識裡最深的幽默吧。

親密恐懼

親密恐懼



上一本羞辱創傷討論的是羞恥的情緒,而周慕姿在這本則更強調恐懼,更補齊我們在親密關係裡的困境脈絡。


親密需求的重要性

親密感為什麼這麼重要?親密感是人與人之間很重要的感受,不需要擔心、不需要恐懼的很重要的幸福感來源,是關係之間很重要的信任,那是無條件的信任,人很自主地想要靠近他人的關係。


親密感為什麼重要呢?如果沒有的話,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我們來看一個極端的案例:

羅馬尼亞的孤兒:零父母養育實驗,這個實驗是戰爭時代的悲歌。


西元1966年,羅馬尼亞的西奧塞古政府(共產極權),即將遭遇人口零增長,對於這個當時打算依靠充足工作力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來說,這是一道亟待解決的難題。於是,1967年,時任羅馬尼亞國家領導人的齊奧塞斯庫頒布了「770法案」。


法案要求:每對45歲以下的女性都應該為她們的祖國生下至少4個孩子,非特殊情況下禁止流產、禁止節育、禁止墮胎、禁止離婚。


這個政策持續了23年,由於人口大量增加,許多家庭無法支付育兒的支出,大量的嬰兒送至孤兒院。大量的嬰兒需要照顧,導致照顧與需求量失衡,每位工作人員需要照顧十到二十人,甚至四十人,大量的養育需求,導致工作人員只能像生產線一樣照顧孩子,有些嬰兒大哭大鬧,但工作人員只能顧到眼前的孩子,久而久之,嬰兒不再哭泣,只剩下低沉的哭聲,而有些孩子的眼神空洞的像死去一般。


後來戰爭結束後,國際組織開始了這些孤兒院的重新收容,並開始研究這些孩子離開了原生家庭後的影響。


孤兒院成長的孩子產生了不可回復的傷害,像是:

  1. 大腦發育不健全:智商低下:孤兒院的孩子僅有73分,處於正常智商區間(70-130分)的下限; 被收養的孩子是81分,而正常家庭的兒童是109分,孤兒院的孩子比正常家庭孩子落後36分。
  2. 情感表達缺陷:對於一個正常人類來說,幼年時期是建立與世界、照顧者以及自我世界信任感的最敏感時期。嬰兒不會說話,無法表達,當他們有需求的時候,唯一的求助方式就是哭泣。然而,這些身處孤兒院的孩子們,需求被反覆“忽視”,缺乏有效的情感互動,對外界和周圍的關係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信任感。

此段引用:《生存需要關係的存在:哈洛恆河猴實驗《別急著挑戰人性》書評


對於一個正常人類來說,幼年時期是建立與世界、照顧者以及自我世界信任感的最敏感時期。嬰兒不會說話,無法表達,當他們有需求的時候,唯一的求助方式就是哭泣,他們也錯過了許多語言與情感功能的發展。


這些身處孤兒院的孩子們,需求被反覆“忽視”,缺乏有效的情感互動,對外界和周圍的關係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信任感。


恐懼為何物?

「恐懼是預期潛在傷害的情緒」,心理學家馬許解釋,「我們已知身體對可能發生的威脅極度敏感,而且將恐懼訊息傳遞至大腦的路徑也不只一條。」引發大腦恐懼反應的區域即是杏仁核。杏仁核由杏仁般大小的兩群神經細胞組成,一旦受到恐怖事件刺激,便會釋放神經傳導物質告訴下視丘釋放腎上腺素與皮質醇,並接力將關鍵訊號傳遞至大腦其他部位,乃至全身。(引自剖析恐懼為何物)


當小時候在大腦皮質區尚未發展完善時,恐懼會促發杏仁核不斷的被誘發,對嬰兒的大腦發育有負面影響,久而久之,嬰兒對特定威脅就會過度放大危險性,無法辨別「威脅」的嚴重程度。


人類遭遇威脅時,第一個反應多半是僵住。心理學專家馬許說道:「這種反應具演化意義,因為動作通常會引發掠食者攻擊。」如果這招行不通,下一步就是走為上策了,除非你選擇留下來正面迎擊。


也是《親密恐懼》說的生存策略:僵、戰、逃與討好。而依附(親密)需求就是為了滿足,嬰兒在無能為力時,能夠被照顧者好好照顧,否則嬰兒就會感覺到生命受到威脅。


親密恐懼的由來

從羅馬尼亞孤兒與哈洛的實驗中,父母的存在影響著自己生存,不論是食物、還是情感的依附,都是孩子能夠好好活下來的基本條件。


孩子為了生存,會放棄自己被理解的親密感。但想要被愛的需求沒有消失,只是被恐懼扭曲成了恨、討好、吵架等不同的生存策略,儘管我們長大了,但潛意識還是那個討愛的孩子。


這個恐懼就是書中提到的「情緒再現」,就是當時被認為是傷害的危機感,讓我們會避開這樣的危機,當時親密需求沒有消失,在長大則成為了我們在戀愛中的樣子,我們複製了過去的劇本,一再又一次的掉入一樣的愛情劇本,直到我們醒悟過來,那曾經的未竟事宜,原來影響的那麼深。


這個親密需求與生存策略混雜成「親密恐懼」。

親密恐懼的機制



親密感是什麼?

也許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所想要的關係是什麼?」

「我真的能享受親密感嗎?還是我也困在親密恐懼中呢?」

這讓我想起在大學時期的暈船感覺,我曾經誤會過與很好的親近的異性是戀愛,但現在想想,那其實是我喜歡的相處模式,只是因為陌生及新鮮,那是一種我不怕被指責、他願意支持我的感覺,那更多的是在關係的安全感,並不是我真的喜歡對方。


慕姿老師也說:「在童年沒有機會好好當小孩的小大人們,面對這樣的照顧與注意,很容易會墜入情海」,「不一定會心動,但會覺得安心」。長大後,我才意識到親密感不一定只存在於伴侶關係,可能是存在於朋友、師長、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一句話。


建立親密感的三個條件:

  1. 可親性:當我需要你,我能夠確定你會在哪裡,你也會允許我靠近你
    1. 頻率固定
    2. 知道怎麼找的到人
  2. 回應性:你會注意、你會回應我
    1. 我知道你會回應我
    2. 你不會不讀不回我
  3. 情感投入程度:你對我需求和感受是重視且在意的
    1. 願意尊重和理解我的需求
    2. 願意花時間傾聽與對話

親密感三元素


如果想要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我們要知道怎麼對待他人的需求,如果是你重視的朋友,如果以上這三條你都沒有做,你們的關係可能會慢慢的淡去,而有些關係在沒有親密感的對待,就會難以深化,或是關係的穩定度就會開始動搖。


為何我們需要生存策略?什麼時候啟動?

如果原本親密的關係,突然開始變動,讓關係的其中一人感覺到威脅,不安全感升起,並逐漸啟動生存策略,有一方就會開始感到焦慮,有些甚至會升起了「恐懼」,過往的情緒重現,就會讓當事人非常痛苦且難以控制。


像是原本都會穩定每天回應你訊息的伴侶,在未知的情況,突然斷聯,直到一天後回應你,然後跟你說:「手機沒電啦,我沒事」,殊不知道你內心已經警報大響了一天,你對他的信任分數會瞬間大扣分。


生存策略是面對「威脅」的心理機制,「失去重要之人」的恐懼會讓人瞬間興起危機意識,我們會使用:僵、戰鬥、逃跑和討好,不同情境用不同反應。

  • 戰鬥:透過指責、否定、羞辱,或是連環call來奪回控制感
  • 逃跑:透過其他活動來躲避感受,像是工作、興趣、電動等作法
  • 僵住:太多不舒服感受,也會讓有些人是透過麻木、抽離、酒精與藥癮等方式關閉感受
  • 討好:透過溫柔言語和禮物等方式,來滿足他人需求讓對方安靜


這些生存策略也可能源自於過往童年或是關係中遭遇後的學習,這個「警報大響」的感覺,在書中也稱為「情緒重現」,可能勾起過去「情緒陰影」,讓我們極度的不舒服。


其中的恐懼,就在於「未知」,未知是一個客觀現況,但當我們有個預期的結果時,就會勾起我們的情緒重現,我們就會無法控制地去猜測那個我們最恐懼發生的結果。


重複劇本如何發生的呢?

我們需要看到如何這件事情發生的,在上一段「未知」到「預期結果」,有一個很內在心理機制會自動運作,那個情緒如果你有體驗過,你就會知道要停下來那個焦慮與恐懼感,真的是太過困難了。


那自動化運作,也稱為「愛情重複劇本」,裡頭有個「內在信念」,信念是一個很強烈深層的主觀世界觀,在過往需求未被滿足時,我們面對未知的恐懼,我們會有一個很自動化的「詮釋」,在小時候的大腦皮質尚未發育完全,我們其實很難期待自己有多有智慧的區辨「歸因」和做到「課題分離」。


「爸爸會離開我,一定是我不乖」、「媽媽這麼辛苦,都是為了我好,我要好好認真讀書」等等念頭,看似荒謬,但其實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成為我們每次遇到相似情況時,都會有個「預設結果」。


那個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也稱為「未竟事宜」,以及那個解讀則成為一個內在負面標籤,形成了我們親密恐懼,而當進入相似情境,誘發了情緒再現(創傷經驗),而不斷形塑了內在信念,最後變成了我們的生存策略。

愛情重複劇本



親密感混入了戀愛的陷阱:理想化與假我

我們也在這個內在信念影響下,把戀愛關係混入了對安全感的期待,關係條件則越來越理想化。


許多過往的戀愛或是婚姻觀念,也大量混入了「照顧」,過往婚姻價值,也有很大量的照顧與被照顧的性別偏見,男生就該養家餬口、女生就該在相夫教子,白頭偕老等看似浪漫的畫面,也有人被這樣的觀念塑造成一種條件式的愛。


我們的自我認同也會因為社會期待和教育,逐漸形塑成「假我」,來滿足社會給我們的期待。但其實我們的天性(真我)可能是沒辦法達成的,或是那是偽裝出來的「理想我」。


有時候關係中,透過照顧和浪漫來滿足你的「安全感」匱乏感,並干涉你的意志、自由與想法,慢慢剝奪你自我決定、定義與肯定的能力,像是中國式的PUA(五步陷阱)與情緒勒索,都有很強烈的控制意圖,他也是想要一個「安全穩定」可以被他控制的所有物。


而我們也常常會被「無條件的愛」誤會成「無條件的包容」,認為對方就該包容自己的所有缺點。


「你期待對方完全包容你,那反過來你對對方能夠完全包容嗎?或是對自己可以完全的包容嗎?」

正因為真實的我們,可能都無法達到那個理想,而我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但我們真的有必要達到那樣的條件才值得被愛嗎嗎?或著說那個好,真的是好的嗎?有這樣完全客觀的好嗎?


如何改寫劇本呢?

這需要非常長期的心理治療過程,除了心理諮商,我會非常推薦閱讀、自由書寫、學習社交技巧、建立更多元的支持關係等等都非常重要。


親密恐懼中撰寫了六種恐懼,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懼,甚至是復合的,有天性與後天學習的部分,如果可以,請在一個充滿安全感及穩定的狀態下去思考與感受,或是找一個有能力接納及整理的諮商師為幫助你整合與對話。


這是一段非常不容易的歷程,願我這段文字可以幫助你多一些對這本書的理解,以及期待你有更深入的體悟與覺察。


對我來說,親密需求,其實是一段健康人際關係的必要,不見得是伴侶關係,更可以是任何關係,甚至是與自己的關係。


最後,想送給你一段話:

「小時候我們別無選擇,長大後我們則有了能力做出不同的決定」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也歡迎來我的臉書IG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永遠接納自己。昆陽 Peace 2024.5.0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親密恐懼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