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海浮沉(七十一)萬隆事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日子飛快,遷居新加坡也近一年了,旅行的頻率比起之前在台灣的時候;少了很多。主要原因是;自己團隊對於東亞的生意已經駕輕就熟,我用遙控的管理模式就差不多足夠了。我飛比較多的都是東南亞各大城,但由於距離都不遠,通常都可以兩天來回。

夏天結束前,我們在印尼的萬隆舉辦了一個中型的講習會,這是第一次有印度的同事參加,加上日本,算是一場隆重的印太地區行銷講習會。這次講習主題和產品在紡織工業的用途息息相關,所以會址就選在印尼的輕工業重鎮萬隆(Bandung)。

這個高原城市距離首都雅加達近三百公里,海拔七百多公尺;氣候宜人。三天兩夜的議程匆匆結束,我的亞洲北部同事和朋友藉著這一次講習會之便,準備回程停留新加坡一天;做點我負責區域生意的檢討,並慰勞一下他們。

為了趕早班雅加達飛新加坡的航班,必須清晨四點鐘上路;才來得及。我們搭的是豐田客貨兩用皮卡,分成兩組,我這一車帶的是我兩位台北的同事,和台灣;以及華東地區的經銷商老闆,一行六人在印尼經理目送下;離開酒店出發了。

不到十分鐘時間車子就離開了萬家燈火的萬隆市區,以時速一百公里的速度疾馳在單邊雙線道的高速公路上,四處漆黑一片,使用遠燈駕駛。很快的後兩排的朋友昏昏睡去。我坐副駕的位置,為了怕駕駛打瞌睡;隨時和他說幾句話。

感覺駕駛的精神還不錯,我就回頭和華東地區的經銷談起一些生意的話題。話題深了以後,我也少再跟駕駛攀談。

時間大約到清晨四點半,車子過了崎嶇的山路一路往下,路況漸趨平穩了,車輛是全速行進,引擎聲也變得低沉穩定,少有顛簸。路旁還是漆黑一片,彷彿只有我們這部車在這條路上飛馳。

突然,我看說話的朋友臉上變得極度驚恐,兩個眼睛睜得大大的,想說什麼,語音模糊只聽得到喉音「啊,啊----!」,手指顫抖著指著車頭方向。我一轉身,直覺車頭不遠處有一面車道寛的兩人高的白色物體,不到兩秒鐘;嘭得一聲巨響,一切寂靜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我聽到坐在二排中間位的台灣同事在我耳邊哼叫;說痛,他的頭直接撞上排檔桿,歪斜的靠向我的頭部。我剛回過神來,四周漆黑,覺得背部有重物壓住,我無力的說:「Simon, 不要壓著我,我好痛。」。我的身體被前傾的椅背擠壓到了儀表板下方的空間。

這時;剛才面向前方;跟我聊天的華東經銷;是香港人,問台灣的同事;說:「老大呢!他的頭呢,怎麼沒有了?」, 他手在前座上方揮了幾下;黑暗又狹窄變形的副駕空間,發現只聽到我的聲音,沒有身影。

那兩天我們會議時;和與會人員都說英語,他和我私下聊天說國語,而他的母語是粵語。據他後來說;他看到內線前方有棟白房子(我以為我看到的是白牆,事實上是剛翻覆橫躺貨車的底部),他想喊出聲警告,因為太驚恐了,突然找不到適當可用的語言,才出現出不了聲音的狀況。

這個時候,駕駛趴在駕駛盤上,顯然撞得很嚴重,用印尼話唸唸有辭的。司機後方的台灣經銷商老闆,直喊痛,叫著:「小劉,不要坐我身上,我腿斷了!」。第三排坐的台灣年輕同事,竟然往前飛到第二排,整個人砸在台灣經銷老闆的身上。

最嚴重的是前座的司機和副駕的我,我倆的椅背全都往前折斷變形,壓在我們身上。司機的椅背和駕駛盤僅有的空間是他的身體。相信他的胸部一定受到重創。

副駕座的我,幸好是香港朋友的啞口警告,在千鈞一髮之際,我大喊一聲,雙手抱頭胸,重心往前;往下滑,因此,一百公里時速撞擊時,我整個身體滑進了雙腳的空間,這也是他們只聽到我的聲音,看不到我人的原因。

我完全受困在座椅前面下方,同時被緊繃的安全帶勒住,沒有活動的能力。駕駛朋友勉強推開他那一邊的門,往路邊走去;然後消失在黑暗中。這時二排的人依序從司機座爬出車外,繞到我這邊破壞車門,拆了座椅才把我拉出來。

每個人都受傷了,呆坐在高速公路旁的土堤。看起來我比較嚴重,就被放在路邊躺著,等了近半個鐘頭,來了一部救護車,只能帶走傷勢比較重的三人;包含我。問題來了,我們與救護人員語言不通,只好拿出剛退房的單據,指著上頭的酒店名稱和地址;請他們把我們送到剛才住的酒店,我們須要公司的印尼經理幫我們處理就醫的事。

回到酒店前他已等在大門口,看到救護車裡躺著,坐著的我們三人,大吃一驚,想不到分手還不到兩個小時,竟然再見時是這樣的慘況,真的是劫數難逃。心想,若我們幾個都出了意外,對我們東亞生意的影響就無法想像了。



avatar-img
195會員
288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立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集團在日本的國際級重要客戶有不少,這一次要拜訪的這家比較特別,我們的產品是他們所製造設備的心臟部位,成本的占比很高,因此;供需雙方都很在意後續長久的利益,畢竟關鍵備件的使用壽命就是幾年而已,因為在各國使用中的數量不小;汰舊換新的週期此起彼落,滾滾財源,任誰都會垂涎三尺的。 從邏輯角度來看;總部發來
職場裡;遇到過無數的困難,但是;每一次發生的困難大都很獨特。其中;最奇妙的要屬日系的威脅了。它會不斷的出現,始終如影隨形。在我們的生意報告或是行銷計畫裡的 “強弱危機分析”(SWOT Analysis )很少不提到來自日本品牌威脅的。 近十年的品牌競爭,先前有過兩次和日系競爭品牌; 打到有機會面對
投資實體或是財團法人設立的宗旨就是創造股東的利益。而受僱於這框架裡頭的經理人,最重要的任務指標; 就是盡力達成投資者利益的最大化Maximise Shareholders' Interests。 近半個世紀發展出的諸多商業有關學術理論不勝枚舉,五花八門,對現代經濟的蓬勃發展有其深度的影響。可是;諸
依照計畫,我和亞洲總裁飛抵漢城(現已改名為“首爾”)做兩天的訪問。來接機的是派駐當地的地區聯絡員,或稱為Liaison Officer,他的職責就是公司對韓國市場的特派員;或是駐地經理。 他隸屬我們公司東亞的團隊,但是他的辦公地點是在韓國的住家,還有當地經銷商分租的一間辦公室。所以,他和當地銷售團
亞洲兩個分公司的合併,業務責任仍然延續著先前的大分類,也就是東亞地區歸我管,而總裁同事仍然主管原先的東南亞地區。我所以逐步涉入東南亞市場,那是源自於新執掌的責任範圍,我是‘’操作‘' 層次(Operation Level) 的亞洲行銷總負責。 這裡產生了一個基本的結構問題,也就是我的行銷職責範圍;
「協同效果」就是英文的"Synergy", 意思是兩個人或兩個團體通過協力合作;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商學院都是這麼教的。至於;現實有沒有成功的個案,就沒真正檢視過。 我的轉調新加坡,實質引發的後果(Consequences) 是有兩個面向。其中一個是積極的方面,那也是當時在我心裏優先存在的自我
集團在日本的國際級重要客戶有不少,這一次要拜訪的這家比較特別,我們的產品是他們所製造設備的心臟部位,成本的占比很高,因此;供需雙方都很在意後續長久的利益,畢竟關鍵備件的使用壽命就是幾年而已,因為在各國使用中的數量不小;汰舊換新的週期此起彼落,滾滾財源,任誰都會垂涎三尺的。 從邏輯角度來看;總部發來
職場裡;遇到過無數的困難,但是;每一次發生的困難大都很獨特。其中;最奇妙的要屬日系的威脅了。它會不斷的出現,始終如影隨形。在我們的生意報告或是行銷計畫裡的 “強弱危機分析”(SWOT Analysis )很少不提到來自日本品牌威脅的。 近十年的品牌競爭,先前有過兩次和日系競爭品牌; 打到有機會面對
投資實體或是財團法人設立的宗旨就是創造股東的利益。而受僱於這框架裡頭的經理人,最重要的任務指標; 就是盡力達成投資者利益的最大化Maximise Shareholders' Interests。 近半個世紀發展出的諸多商業有關學術理論不勝枚舉,五花八門,對現代經濟的蓬勃發展有其深度的影響。可是;諸
依照計畫,我和亞洲總裁飛抵漢城(現已改名為“首爾”)做兩天的訪問。來接機的是派駐當地的地區聯絡員,或稱為Liaison Officer,他的職責就是公司對韓國市場的特派員;或是駐地經理。 他隸屬我們公司東亞的團隊,但是他的辦公地點是在韓國的住家,還有當地經銷商分租的一間辦公室。所以,他和當地銷售團
亞洲兩個分公司的合併,業務責任仍然延續著先前的大分類,也就是東亞地區歸我管,而總裁同事仍然主管原先的東南亞地區。我所以逐步涉入東南亞市場,那是源自於新執掌的責任範圍,我是‘’操作‘' 層次(Operation Level) 的亞洲行銷總負責。 這裡產生了一個基本的結構問題,也就是我的行銷職責範圍;
「協同效果」就是英文的"Synergy", 意思是兩個人或兩個團體通過協力合作;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商學院都是這麼教的。至於;現實有沒有成功的個案,就沒真正檢視過。 我的轉調新加坡,實質引發的後果(Consequences) 是有兩個面向。其中一個是積極的方面,那也是當時在我心裏優先存在的自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準備離家3000公里,幾萬英呎的高空,265分鐘的航程,從秋分前往夏至的國度,期待興奮心情,I am coming. 原先於疫情前敲定的畢業旅行,隔了三年後終於成行,行走步伐總數超過十萬步,七天六夜的新加坡旅遊,雖然仍有遺珠之憾未能親眼目睹,但為了下次圓夢的機會,暫且先劃下結束的句點。
Thumbnail
最近在 Thread 上看到有人發問關於海外實習/工作/交換學生的經驗。 這讓我想起在 2016-2017 期間,自己在印度孟買的總部全職實習一年(公司是印度前三大集團,走在路上也能看到 Logo)。
Thumbnail
明明在台灣應徵錄取...卻常年往返於對岸工作生活...我們這群道地的台灣人卻成了異鄉遊子...。 經過三個月的地獄特訓後...終於成為正式人員被公司派往大陸廠工作。因公司需要…我們每年至少不定時出差六到七次…就猶如旅行團般、每次出差都是二、三十人的大陣仗,幾乎包下了半架的小客機…。 就像空中飛人
四月的清邁對我來說,像是世界一分為二。外國人佔據的社區內依舊一片祥和,外頭卻熱鬧瘋狂。潑水節來了。 雖然十年來往返泰國多次,在這裡度過潑水節卻是第一次。對於我,潑水節是關於緬甸的。
睽違一年多沒更新... 其實是在陸資上班(沒買vpn所以就停更了...) 一年多的陸資洗禮...確實有滿多可以分享的部分(陸資與台資的工作環境/注意事項、文化差異、工作差異...) 這一年多的時間也持續的進修(除了一小部分的越南語、主要是內在成長方面居多) 最近也一邊想著要怎麼來去佈局或是分
Thumbnail
馬來西亞旅遊遇到的實際情況分享,包含航班、語言、住宿、飲食、天氣、交通、出入境、匯率與消費、網路等資訊。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講述了自從加入新公司後,職場感悟減少,但心理健康上升的經歷。另外也分享了一次訂購郵輪行程的經驗與不滿。
Thumbnail
Day 1 -Jan 27.2024 Kaohsiung-Kuala Lumpur 從高雄機場起飛,轉往那個陌生又帶點熟悉的城市,一月的南國有陽光時還是可以把人逼出一身汗來,等到飛機終於開始下降,迫不急待地望向窗外,海面上那扶桑花造型的連串海上渡假村醒目的讓人印象深刻。
在大陸沿海地帶有很多內地來員工,以廠為家。 過年或十月黃金週時期,在工業區就會看到很多拖著行李箱或背著大包包的新‘游牧民族’,逐下一個新的工作而去。 很多文職員工週末放假還是留在公司,並不是加班也沒有工作要做,只為了能有台免費電腦能上網。
Thumbnail
2023年趁著中秋佳節與國慶連假,請五天,可以連續放假11天,多麽難得的長假,就毅然決然出國旅遊拉,出遊前還在擔心馬來西亞是否值得玩11天,事後證明是我多慮了~甚至還覺得時間太短呢! 馬來西亞很大,約為台灣10倍之大,主要分為西馬與東馬。西馬主要是大家所熟稔的城市,諸如吉隆坡、檳城、馬六甲
Thumbnail
準備離家3000公里,幾萬英呎的高空,265分鐘的航程,從秋分前往夏至的國度,期待興奮心情,I am coming. 原先於疫情前敲定的畢業旅行,隔了三年後終於成行,行走步伐總數超過十萬步,七天六夜的新加坡旅遊,雖然仍有遺珠之憾未能親眼目睹,但為了下次圓夢的機會,暫且先劃下結束的句點。
Thumbnail
最近在 Thread 上看到有人發問關於海外實習/工作/交換學生的經驗。 這讓我想起在 2016-2017 期間,自己在印度孟買的總部全職實習一年(公司是印度前三大集團,走在路上也能看到 Logo)。
Thumbnail
明明在台灣應徵錄取...卻常年往返於對岸工作生活...我們這群道地的台灣人卻成了異鄉遊子...。 經過三個月的地獄特訓後...終於成為正式人員被公司派往大陸廠工作。因公司需要…我們每年至少不定時出差六到七次…就猶如旅行團般、每次出差都是二、三十人的大陣仗,幾乎包下了半架的小客機…。 就像空中飛人
四月的清邁對我來說,像是世界一分為二。外國人佔據的社區內依舊一片祥和,外頭卻熱鬧瘋狂。潑水節來了。 雖然十年來往返泰國多次,在這裡度過潑水節卻是第一次。對於我,潑水節是關於緬甸的。
睽違一年多沒更新... 其實是在陸資上班(沒買vpn所以就停更了...) 一年多的陸資洗禮...確實有滿多可以分享的部分(陸資與台資的工作環境/注意事項、文化差異、工作差異...) 這一年多的時間也持續的進修(除了一小部分的越南語、主要是內在成長方面居多) 最近也一邊想著要怎麼來去佈局或是分
Thumbnail
馬來西亞旅遊遇到的實際情況分享,包含航班、語言、住宿、飲食、天氣、交通、出入境、匯率與消費、網路等資訊。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講述了自從加入新公司後,職場感悟減少,但心理健康上升的經歷。另外也分享了一次訂購郵輪行程的經驗與不滿。
Thumbnail
Day 1 -Jan 27.2024 Kaohsiung-Kuala Lumpur 從高雄機場起飛,轉往那個陌生又帶點熟悉的城市,一月的南國有陽光時還是可以把人逼出一身汗來,等到飛機終於開始下降,迫不急待地望向窗外,海面上那扶桑花造型的連串海上渡假村醒目的讓人印象深刻。
在大陸沿海地帶有很多內地來員工,以廠為家。 過年或十月黃金週時期,在工業區就會看到很多拖著行李箱或背著大包包的新‘游牧民族’,逐下一個新的工作而去。 很多文職員工週末放假還是留在公司,並不是加班也沒有工作要做,只為了能有台免費電腦能上網。
Thumbnail
2023年趁著中秋佳節與國慶連假,請五天,可以連續放假11天,多麽難得的長假,就毅然決然出國旅遊拉,出遊前還在擔心馬來西亞是否值得玩11天,事後證明是我多慮了~甚至還覺得時間太短呢! 馬來西亞很大,約為台灣10倍之大,主要分為西馬與東馬。西馬主要是大家所熟稔的城市,諸如吉隆坡、檳城、馬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