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017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raw-image


1.1 句子成份

在柏拉圖和阿亞里士多德的作品中,一個句子被劃分成兩個部份﹕主語謂語﹔劃分的標準是句子的一部份述說句子的另一部份,而被述說的部份想當然地是主語。

這個簡單化的詞類觀念要到狄俄尼索斯•特拉克斯 (Dionysius Thrax: 公元前二世紀) 寫出西方的第一本語法書才有機會脫離哲學的羈絆﹔那已經是耶斯迦後四個世紀的事了。

狄俄尼索斯是希臘對外擴張期16 的一位亞歷山大港語法學家。他的《語法技藝》認為古希臘語共有八個詞類,分別是名詞﹑動詞﹑分詞﹑冠詞﹑代詞﹑介詞﹑副詞和連詞。

這與希臘本土哲學家的觀點有本質上的差異。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句子的理解是謂語述說主語,而對應主語的更多是實體,而不一定是名詞﹔對應謂語的則很可能是屬性。如是觀之,主謂結構除了帶有知識論傾向的所謂的「話題-評註」為其根源之外,還有另一根源,來自本體論。在分析語言的時候,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更關心的很可能是本體的問題。因此嚴格說來,主謂結構的分析有兩大根源﹕知識論和本體論。

狄俄尼索斯對古希臘語的詞類分析明顯是就語言論語言,而不是將本體論或知識論的觀點強加在語言結構之上,並且更像是耶斯迦詞類分析的延續。我們有理由相信狄俄尼索斯的語言觀點很可能來自東方的波斯和印度。17 此外,狄俄尼索斯對古希臘語詞類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屈折變化為基礎的,亦即是走詞態學的路線。他下的定義用了這樣的一個模式﹕「名詞是語言中可變格的部份 ...」﹑「動詞是不可變格的部份 ... 變位就是動詞的連貫屈折」﹑「冠詞是語言中可變格的部份 ...」﹑「副詞是語言中可變格的部份 ...」。[Dionysius 1874]

耶斯迦碰巧亦循這個方向討論古梵語的屈折特性和語源。所以說,狄俄尼索斯關於詞類的分析與希臘本土的哲學觀點有本質上的差異,而更像是耶斯迦觀點的傳承。

__________

16 傳統上稱這段時期為「Ellenizzazione」(意大利語) 或「Hellenisation」(英語),漢語通常翻作「希臘化」或「希臘化時期」。

17 必須注意的是,很多「希臘學者」都不是希臘本土的學者,很多都是在非洲東北角的亞歷山大港土生土長和/或學習的「希臘人」。著明的科學家有歐幾里德﹑阿基米德 (數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托勒密 (數學家﹑天文學家)﹑克特西比烏斯 (數學家﹑發明家)﹑丟番圖 (數學家) 等。狄俄尼索斯是其中的一名亞歷山大學者。但亞歷山大港不是當地的原名,當地原名是「雷歌德」(Ra-Kedet)。雷歌德是個漁村。馬其頓的亞歷山大佔領了雷歌德之後,將其改名為「亞歷山大港」,繼而大興土木。但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1年 (即公元前四世紀) 創建亞歷山大港後便繼續向東征戰,要到公元前三世紀才由托勒密二世興建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歐幾里德在托勒密一世的時候便活躍於亞歷山大港,寫成《幾何原本》。有趣的巧合是活躍於亞歷山大港的希臘學者大都屬於科學界的學者,而他們的學習期或創作期都不在希臘本土。即使年青時的畢達哥拉斯 (公元六世紀) 也曾在埃及學習。可以想象的是,那時的古埃及的文化成就或許並不亞於古希臘本土文化。古埃及的文化成就很可能來自它的地理位置,匯聚了美索不達米亞 (今日的伊拉克和敘利亞)﹑波斯和印度學者的思想。荷馬史詩中記載的時期為約公元前十一到九世紀,所敘述的故事都發生在今日的愛琴海﹑馬爾馬拉海﹑安塔利亞和塞浦路斯附近的海域和陸地。此時的歐洲大陸在文化上還是一片荒蕪之地,凱爾特人的部落社會從希臘半島以北移入中歐。柏拉圖時代的希臘人視黑海以北的塞西亞人為野蠻人,他們很可能是來自北歐的一支日耳曼族,稱為「哥特人」(Goths),以打家劫舍為生。公元五世紀開始,歐洲進入「黑暗時代」。公元八至十一世紀,來自北歐的另一支日耳曼族重覆了哥特人的文化,同樣以打家劫舍為生。這幅圖像無論如何都與古希臘文化不匹配。問題是古希臘的文化彷彿是突然的冒起和突然的消失。或許古希臘文化的冒起並不突然,它可能是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和印度各文化的繼承﹗

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