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顯示生產者,比起拖延,我更常發生的是先衝出去,又殺回來。
然而,確實有些時候,腦袋裡會有一個「啊…再等等吧!」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明明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
像是運動,或是自己煮飯。
雖然我的「小惡魔」不是在大事上扯住我,但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我很明確地感受到是有一些阻力存在的。
這時候,我看到了這本《五秒法則》。方法十分簡單,簡單到會讓人質疑:真的嗎?這樣就可以成功嗎?
事實上,真的可以。
作者梅爾.羅賓斯最初沒有想到自己無意間發現的這個方法,會可以寫成一本書。最初,她是在 TED 演講的最後 5 分鐘,提到了這個方法,卻意外地引起討論。
本書或許是因為這樣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契機成書,在結構上並非特別的嚴謹,僅僅只是一個框架架出了內容範圍,反而是引用了大量的讀者在社交媒體上的實作與反饋,證明這樣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達到的巨大成效。
如果有人沒有聽過阿波羅 11 號,也應該對阿姆斯壯這句「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有印象。
1960 年代是美國和蘇俄高度競度的年代,彼此的較勁區域延伸出地球,太空成為新的競賽場域。
1969 年 7 月 16 號阿波羅 11 號發射,這是受到全球關注的一次太空行動,火箭發射出去的畫面至今仍為經典。
塔台倒數的 5、4、3、2、1 伴隨著大量煙霧及火箭升空的畫面,烙印在無數人的腦海中。
五秒法則就是把自己想像成火箭,腦中倒數 5、4、3、2、1 後,就要起身行動。
是不是簡單到不可思議?
梅爾.羅賓斯在書籍中整理出五秒法則之所以有用的兩個理論基礎:
從心理學上來講,人如果越相信自己可以掌控人生、行動和未來,就會越快樂。
當我們遲遲不做出行動,只是「想」的時候,沒有改變的無助感會越來越讓我們遲滯、怯懦、憂鬱。
倒數,就是在強迫換檔,利用這個「5、4、3、2、1 」,告訴自己「我要行動了」。
還記得那個深入人心的火箭發射畫面嗎?我們已經預設好了這個「倒數後立刻行動的機制」,只要倒數,我們就像火箭一樣,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而從腦科學,倒數則像是一種儀式感。它會活化前額葉皮質,這是大腦負責規畫、計畫等理性決策的區域。活化這個區域,可以有效地讓我們用理性打敗惰性,開始執行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
五秒法則非常符合 AI 時代的省力原則,它像是一個自動化的程式:設立了觸發行為,倒數五秒,執行簡單行動。
書中有一個讓大家體會五秒法則的挑戰,也就是「早起」:設定一個比平常早 30 分鐘的鬧鐘,聽到鬧鐘響後,告訴自己「5、4、3、2、1,起床!」。
這是一個單純的挑戰,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和鬧鐘;所需要東西很少,只要我們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這個挑戰,以及聽到鬧鐘的聲音;執行的動作更是簡單,就是睜開眼睛,起床!
這個小挑戰可以讓人感受五秒法則運作的感受。之後,我們便可以設計出其他的五秒法則:遵守三個原則,單純、保持意識、最簡單行動。
就像自動化的小程式可以帶來最省力的改變,簡單的五秒法則也對人生產生巨大的改變。
人的無助感來自於自覺無法掌握生活,但每當要做出改變時,我們的大腦又會自動急踩煞車。
這是大腦的保護機制之一,大腦的本質是慣性的、害怕改變的。
舒適圈不一定舒適,只是我們習慣了這樣的模式,大腦不用多費工去應對,因此感覺舒適。
但只要我們做出行動,即使是小小的行動,都可以為生活產生變化。
像是投入水面的小石子般,震盪起層層向外擴散的漣漪。
只要開始行動,我們就走在改變行為的路上,我們開始把注意力放在需要關注的地方(像是自己的健康、如期的工作),不再拖延,增加生產力。
只要開始行動,我們的心理就產生變化,我們不再是無能為力的小羔羊,而是有力量選擇、執行出自己人生道路的角色。
當我們可以放下焦慮、恐懼時,我們就像是登上火箭的太空人一樣,有著使命必達的決心與自信。
而這一切的改變,只是來自於我們把自己當成火箭的簡單方法:倒數「5、4、3、2、1」,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