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是通往幸福的必經之路?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在說什麼?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由岸見一郎(Ichiro Kishimi)和古賀史健(Fumitake Koga)共同創作的書,本書以對話的形式展開,透過一位哲學家與年輕人之間的對話,探討阿德勒心理學(Adlerian Psychology)的思想,探討如何擺脫他人期望,勇於做自己,過上自由且充實的人生。

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

不用改變事情本身,只需要改變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就好,需要改變思維的是有關人際關係的煩惱,阿德勒學派的主張:「所有煩惱,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的煩惱」,只要鼓起勇氣改變思維,那麼幸福就在你眼前。

1.決定論&目的論

因為昨天沒睡好,所以上班遲到了;因為沒有富爸爸,所以只能當社畜。

這是決定論的看法,因為什麼原因,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透過歸納法,得出所有的一切都是過去決定,導致現在的結果,不過這樣解釋的話,也代表如果我們因為過去決定了未來的痛苦,既然無法改變未來,那麼當下得我們就對人生束手無策了。

問題不在經歷過什麼,而是我們如何詮釋它,如果只是回首過去,停留在決定論的觀點中,沉溺在其中無法自拔,那你就會受到過去的束縛,你的未來也不會得到幸福。

而目的論則顛覆一般因果關係的認知,現狀是出自於你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而非過去無法改變的事情造成的。

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

這就是目的論的主張,你的生活型態是自己選的,許多人雖會對現狀不滿意,像是工作的時間長、不滿意薪資待遇、公司的人際關係受挫等等,但卻害怕做出改變,做出改變的成本及不確定性較高,即使現狀令人不滿,但至少維持現狀還是比較輕鬆容易的事情。

改變現狀是對「勇氣」的一大考驗,面對「改變」還是「不變」產生的不安感,而我們往往會在面臨抉擇的當下選擇後者。

2.課題分離

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牠喝水

關於人生,只有選擇最好的一條道路前進,即使會有人對此做出評論,但這是他人的課題,自己也無法干涉他人。

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而是為了自己而做出改變。我們可以在他人需要協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但不要直接介入他人的課題。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或許比較輕鬆,因為你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他人,就像我曾經不知道大學畢業後要從事什麼工作,那就先照著父母的建議去考公務人員,走在他人期望的道路上,這是一條相對明確的道路,即使你會對此感到不滿,但你不會因此迷失方向;相反的,若是自己做決定。你可能會迷惘,不知道該走向何方,必須直面「自己決定」這堵高牆。

歷經多次國考落榜後,父母卻還是希望我去考公務人員,追求一份穩定的工作,最後思考後我選擇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而不是順從父母的期望去考公務人員,或許會跟父母對此產生意見分歧、衝突,但那是別人的課題,我能做的只是選擇當下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然後跨步向前。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當看到這句話時,打破我以往對自由的認知,從組織、家庭、或是團體中獲得解放,或是從各種限制中脫離出來,才算是獲得自由。

但在書中哲學家卻跟年輕人這麼說,就算從公司、國家等組織中跳脫出來,還是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你還是會害怕被他人討厭,無法貫徹自己的價值觀以及生活型態,害怕他人無法認同你,你還是不自由的狀態。,不讓別人討厭我是我的課題,要不要討厭我那就是別人的課題。

簡單來說,自由就是不害怕被人討厭,若是被人討厭那也恰好說明了,你已經貫徹「自我」,你已經選擇你想要的,也就是自由的生活方式。

3.獲得勇氣,接納自我

阿德勒學派認為當個人對共同體有益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有價值及貢獻感,擁有面對人生的勇氣,學會接納自我、信任他人,那你就能把他人當作夥伴看待,你也能從中獲與歸屬感。

人,只有在覺得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

所謂的接納自我,是指在無能為力的現況下,坦然的接受自己辦不到,並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的積極狀態,即使自己現在無法辦到,但人都擁有想要追求卓越的狀態,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存在,我們必須清楚認知到這點,並積極正面看待這件事。

接納自我的同時,無條件相信他人,才能建立深厚的關係;信任的反面是「懷疑」當你產生懷疑,你就會千方百計地想找出他人的缺點、找出做出某件壞事的直接或間接的證據,就像假設你的東西不見,你會懷疑是不是身邊的人偷拿走,當你在心中種下懷疑的種子時,你會想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合理的。

raw-image


總結

阿德勒認為人要獲得幸福的方法有:

1.目的論:人是可以改變未來的,當知道未來可以改變,就只差有沒有勇氣付諸實行了。

2.課題分離:區分自己和他人的課題,為了自己而做出改變,而不是追求他人的認同。

3.獲得勇氣,接納自我:主動做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情獲得價值及貢獻感,勇於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人們總是會不自覺的尋求他人的認同,希望從中獲得他人的稱讚,並將他人的期待、價值觀套用在自己身上。

當獲得別人稱讚成為你的目的時,最終你選擇的生活方式就是迎合別人的價值觀。

但只要牢記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這些觀念,一定能為自己的生活帶來積極正向的改變,如果是想要做出改變,但卻又覺得處處受限碰壁,不知如何跳脫現狀的人,書中的觀點,或許能夠對你有所啟發,幫助你追求屬於你的理想生活。

avatar-img
1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沐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曾經想早睡早起,卻一直滑手機,結果隔天上班睡過頭遲到;想著要用功念書,卻忍不住一滑再滑,結果幾個小時就過去。 明明手機為現代人帶來方便的生活,但就是如此方便的手機,也令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若你曾經有過這些經驗,那麼你該看看這本書,讓你擺脫手機腦,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故事發生在某個不知名的小徑上,有一件神奇的咖啡店,有個神奇的都市傳說。這家咖啡店裡有一張神秘的座位,坐在那裡可以回到你想回去的那天;不過回到過去是有代價的,也有著許多必須要遵守的麻煩規則,而故事就圍繞在為了回到過去,而來到間咖啡店光顧的消費者。 如果是你,倘若真的能回到過去,你也有想見的人嗎?
《流浪者之歌》主要講述一位名叫悉達多的年輕人的精神探索之旅。他決心尋找內心的真理和啟示。他嘗試各種生活方式,包括苦行、世俗的享樂,最終在平凡的渡船夫維蘇德瓦那裡找到人生的智慧。 本書以西方人獨特的視角,寫出一部富有人生哲理的東方故事,為了用自己的方式悟得真理和智慧,所展開的一段流浪者的求道之旅。
心流理論的提出者是由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伊提出,他發現令人感到幸福的時刻,經常發生在一個人遇到挑戰現有能力的事,將專注力發揮至極限的狀態下。 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在於透過一些通用的原則,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規律的進入心流的狀態,讓缺乏意義且無趣的生活帶來樂趣。
這本小說是《不便利的便利店》的續集,便利店歷經人事異動,這時出現一位應徵者,不同於上一集的「獨孤」,這位綽號名叫「洪金寶」的男子不僅話多且過度熱心,不論是因疫情生意受到影響的烤肉店而陷入困難的老闆、因為不被家人關注內心受傷,對未來感到迷茫的高中生等,他都真誠的與他們交流,透過對話修正名為人生的軌道。
小說的主軸位於首爾的一間不起眼的便利店所發生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名值大夜班的男子獨孤,因為「酒精性失憶」忘了自己是誰,顧客們都對他的真實身分感到好奇,猜測他是軍人、流氓、更生人、脫北者,甚至是便利店的老闆。 作者描繪的是一個「不便利」的便利店,在這樣的反差下,卻有人際互動所帶來的溫暖,當小說裡的人物朝著好的方向做出改變時,身處現實的我們也會感到一絲的希望和慰藉。
你是否曾經想早睡早起,卻一直滑手機,結果隔天上班睡過頭遲到;想著要用功念書,卻忍不住一滑再滑,結果幾個小時就過去。 明明手機為現代人帶來方便的生活,但就是如此方便的手機,也令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若你曾經有過這些經驗,那麼你該看看這本書,讓你擺脫手機腦,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故事發生在某個不知名的小徑上,有一件神奇的咖啡店,有個神奇的都市傳說。這家咖啡店裡有一張神秘的座位,坐在那裡可以回到你想回去的那天;不過回到過去是有代價的,也有著許多必須要遵守的麻煩規則,而故事就圍繞在為了回到過去,而來到間咖啡店光顧的消費者。 如果是你,倘若真的能回到過去,你也有想見的人嗎?
《流浪者之歌》主要講述一位名叫悉達多的年輕人的精神探索之旅。他決心尋找內心的真理和啟示。他嘗試各種生活方式,包括苦行、世俗的享樂,最終在平凡的渡船夫維蘇德瓦那裡找到人生的智慧。 本書以西方人獨特的視角,寫出一部富有人生哲理的東方故事,為了用自己的方式悟得真理和智慧,所展開的一段流浪者的求道之旅。
心流理論的提出者是由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伊提出,他發現令人感到幸福的時刻,經常發生在一個人遇到挑戰現有能力的事,將專注力發揮至極限的狀態下。 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在於透過一些通用的原則,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規律的進入心流的狀態,讓缺乏意義且無趣的生活帶來樂趣。
這本小說是《不便利的便利店》的續集,便利店歷經人事異動,這時出現一位應徵者,不同於上一集的「獨孤」,這位綽號名叫「洪金寶」的男子不僅話多且過度熱心,不論是因疫情生意受到影響的烤肉店而陷入困難的老闆、因為不被家人關注內心受傷,對未來感到迷茫的高中生等,他都真誠的與他們交流,透過對話修正名為人生的軌道。
小說的主軸位於首爾的一間不起眼的便利店所發生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名值大夜班的男子獨孤,因為「酒精性失憶」忘了自己是誰,顧客們都對他的真實身分感到好奇,猜測他是軍人、流氓、更生人、脫北者,甚至是便利店的老闆。 作者描繪的是一個「不便利」的便利店,在這樣的反差下,卻有人際互動所帶來的溫暖,當小說裡的人物朝著好的方向做出改變時,身處現實的我們也會感到一絲的希望和慰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探討了自由、進步與幸福的話題。自由是有代價的,自由不僅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前提,更需要我們承擔選擇的後果。幸福可以是透過「比較」簡單得來,也可以是透過長期思考摸索獲得。選擇哪條路或許沒那麼簡單,這個世界很複雜,絕對不是黑白分明,但也是因為這樣,才有趣。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從2014出版之後就一直在暢銷排行榜的「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的命名給人單純探討人際關係的感覺,但實際上書裡非常深入探討行為與情緒背後的心理動機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主體,從中探討各種人生中可能遭遇的疑難問題 並且用一對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問答、辯論來呈現,相對於單一陳述式的方式,更能
Thumbnail
日前拜讀到葉舟的「阿德勒說了些什麼」,便想著來做一下閱讀心得,跟你們分享書本的中心思想。不想花時間去看整本書的懶人們,可以過來看一看我延伸的思想分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生於奧地利的一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同時是個體心理學的學派創始人。近年來,由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的人氣,他的名字亦為人熟知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雙方談話中,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以下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探討了自由、進步與幸福的話題。自由是有代價的,自由不僅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前提,更需要我們承擔選擇的後果。幸福可以是透過「比較」簡單得來,也可以是透過長期思考摸索獲得。選擇哪條路或許沒那麼簡單,這個世界很複雜,絕對不是黑白分明,但也是因為這樣,才有趣。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從2014出版之後就一直在暢銷排行榜的「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的命名給人單純探討人際關係的感覺,但實際上書裡非常深入探討行為與情緒背後的心理動機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主體,從中探討各種人生中可能遭遇的疑難問題 並且用一對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問答、辯論來呈現,相對於單一陳述式的方式,更能
Thumbnail
日前拜讀到葉舟的「阿德勒說了些什麼」,便想著來做一下閱讀心得,跟你們分享書本的中心思想。不想花時間去看整本書的懶人們,可以過來看一看我延伸的思想分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生於奧地利的一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同時是個體心理學的學派創始人。近年來,由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的人氣,他的名字亦為人熟知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雙方談話中,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以下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