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再次登場!玩具盒!

〈再次登場!玩具盒!〉2024-08-05

 

  盒子裡,玩具被小朋友一個一個拿出來--當然,他並不是字面上的一個一個拿,有時是兩個兩個、有時如同小狗撥沙那樣,把玩具從盒子裡撥到身後。

 

  那些玩具是我小時候玩過的,其中部分可能是在百貨公司看上的、部分是快樂兒童餐的聯名玩具、部分或許是表哥表姊長大後淘汰掉的,它們之所以放在同一個盒子裡,或許是因為它們都可以粗略地被歸類為「動物主題」--車車在另一個地方、積木也不在這裡。

 

  裡面有些動物他是認得的,譬如說馬、大象,應該在繪本裡面出現過。但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恐龍比較困難,我也叫不出全部的名字。駱駝、氂牛、不一樣的動物環繞著他,他隨手拿起兩個,不知道說了什麼,然後放下來,換拿另外兩個,如此反覆操作。

 

 

  我驚訝地想著:「怎麼會這麼好玩!」這麼想的時候,我並不是在嘗試設身處地猜測「他覺得好玩」,而是自己覺得這很好玩。光是有這些各種造型的小玩具在手上和眼前,就已經非常有趣了。

 

  我開始困惑為什麼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覺得這些玩具沒有那麼好玩的時期。我從不覺得它們幼稚、也捨不得丟掉,但它們就這樣一直擺在盒子裡,在姪子出生並大到可以讓他玩這些玩具之前,我們居然都沒有想要把它們再拿出來把玩,怎麼會這樣呢?

 

 

  這些玩具的假想敵大概有以下幾種:電動、學校同學、體育活動、聚餐逛街……。我們把我們的時間與精力去投入到那些更加具體或明確的事項裡面,青少年時期我們不只可以待在房間裡,更廣闊的世界很好玩,所以我們把視野從玩具上移開。

 

  但有趣的事情是,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我們好像又開始意識到玩具的好玩之處。有些人喜歡玩模型、手辦,雖然可能會捨不得把玩,但「關節可動」仍是許多玩家追求的效果。而我雖然一直沒有朝模型收藏的方向走去,但也能想像將自己喜歡的角色或怪物模型放在自己日常可見之處的快樂。

 

  就像如今的電子遊戲普遍加入外觀自定義的功能,「玩具」或其他蒐集品能凸顯一個人的個性。或許在某些人的眼裡那只代表這個人是「宅宅」,但我的角度會覺得,那代表了他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願意花心思去個性化地布置自己的生活空間。

 

 

  在實際的生活世界裡面,我們無法科幻喜劇般帶著成年後的記憶重新活一遍。但在小孩成長的過程裡面,我們卻能夠再一次體會到很多童年時經歷過卻沒能仔細思考的情境。於此同時,我們會發現到自己其實還有很多和孩子相似的地方,也永遠都有潛力去對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感興趣。

 

  我們總是能從孩子身上學到無數自己過去沒有想到的事情,這也應該要包括玩。我們經常因為各式壓力、挫折和注意力轉移而在成長中忘記該怎麼玩,但這畢竟是小孩子相對於成年人的一大拿手絕活,應當向其借鏡。

 

  就像我們是首次見到這些有趣的玩具、就像我們是首次見到這個有趣的世界,那是如此新鮮、如此值得被從盒子裡拿出來,看一看玩一玩之後再放回去。在我們已經有了更加可控的手部肌肉、以及更能為自己的人生作主的社會位置時,我們應當要能更自由地找尋那些讓我們得以自得其樂的玩具,將之加入進我們生活的玩具盒裡。




延伸閱讀:

〈致「新時代」(一):語言、人際與責任〉

〈致「新時代」(二):分數、社群與成為你自己〉

〈他第一個會講的詞是"Light"〉

〈國際不打小孩日:不走看起來最簡單的路〉

〈陌生的天花板/不再是但還是嬰孩的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