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重讀經典-《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13條文獻筆記

今天整天都在讀《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準備週六要帶夥伴做跨域課程共備

實在沒有時間寫新的文,就來分享我重新精讀這本書後,整理的文獻筆記。

我從書中抓出13條重要的提醒。

這本書,不論是對正在做概念為本課程教學,或好奇什麼課程設計方法能引出學生深度思考,都值得一看。

不過,讀過這本書的人應該都知道,雖然書中充滿例證,但行文使用大量專有名詞,增加了理解的難度。

我為了讓自己好理解,在記錄時全都用自己的話再重新詮釋。

如果有不同的見解,歡迎留言討論,或是回到原文查閱會更精準。



文獻筆記:


▋若想要教出能做複雜思考的學生,教師就不能停留在過去知識性的教學,而要能以「事實、技能」為工具,引導學生發展對基本概念通則的理解。學會事實、技能只是手段,實際的目的是讓學生從中理解各個單元的通則概念。(p.98)



▋課程設計以「概念為本」與「主題為本」的差異:主題為本的課程幾乎只會問出「事實性的問題」,概念為本的課程則會利用事實性的問題建立知識基礎,再使用「概念性問題、可辯論性問題」來使得學生的思考不會受限於案例,達到可遷移的理解。(p.109)



▋「概念透鏡」是教師重要的工具,能否把常見的課程教材轉化為學生深度思考的關鍵。因為碎片化的事實、內容難以與學生腦內原先建構的知識系統連結,當我們想把新知識「掛上去」,就需要藉由依「概念透鏡」設計出的提問,引導學生更有深度地思考,將自己的想法帶入,形塑、擴張認知。(p.52)



▋書中提供了超實用的「概念透鏡詞彙庫」。詞彙庫中包含教案設計常提到的七個「大概念」(包含:系統、平衡、結構功能…),和一些更明確的微觀概念(例如:比例、角色、起源…)。看起來,「大概念」還是其中較具有普遍性、跨學科適用的詞彙,但其他的「微觀概念」,則可以讓非主流嚴謹知識體系的學科,能保有更多發揮的空間。(p.54)



▋書中提供兩種分析課程內容的結構圖:「知識性結構」與「歷程性結構」。其中,前者是我自己過去課程中熟悉的架構,後者「歷程性結構」則比較少使用到,但對於重視技能、策略、歷程學習的課程單元,是實用的分析工具。(p.83)



▋「歷程性結構」的思考邏輯:從技能、策略形塑歷程,再由三者中提取單元的「概念」(微觀概念),綜合這些概念表述成一個句子,成為「通則」,這個句子應該代表希望學生在學習完這個單元之後,所產生重要、可遷移的理解。(p.85)



終點評量的寫法,分三部分:what(是什麼)、why(為什麼做)、how(如何做,對評量任務的敘述)。前兩項是寫給教師看的,第三項是寫給學生看的。(p.111)



▋在概念為本的課程設計第三步驟要畫出「單元網絡」,粗糙來看像是單元內容的心智圖,劃定要討論的各個分支內容。作者認為,不論是跨領域或是單一學科,都應該要先畫出此圖,提供教學者一個廣且深的概覽,讓老師經過腦力激盪,看見關鍵的主題。作者建議每個授課單元之下,應該至少包含五個通則。(p.123)



▋撰寫「通則」時,需要避免不具體的用詞(例如:影響、衝擊),改成更具體的動詞,讓人能看出主詞與受詞是如何相互影響、為何發生影響、這個影響會有什麼結果…等等,更明確的說明。(p.133)



▋書中提供實用的「通則動詞表」,撰寫時如果沒有靈感就可以參考。這需動詞的共通特徵都是:具體行為、主詞受詞互動方式明確。(p.197)



▋書本最後提供「概念為本課程設計的步驟」,總共11項。直接看這邊就可以拿來設計課程了,不過如果不看前面只看這裡,應該會有很多不太懂的地方。(p.207)



▋書本中提供了四個以概念為本設計的課程示例,以及空白教案表格。(p.217)



▋書本最後附上了「課程設計的評量檢核表」,使用書中流程、表格做完課程之後,還可以再次確認自己有沒有走偏。(p.265)


--


重讀概念為本課程設計的重要著作,幫助我把過去習以為常的課程設計流程與觀念,重新順一次,更深入認知到每個步驟為什麼這麼做。

也發現自己一路上真的很幸運,在自己還沒精讀懂這本書以前,就跟對了幾位厲害的前輩老師,透過他們的引領,把相關的方法與心法內化成自然。(感恩的心)

透過此次重新閱讀經典,還是讓人很有收穫。謝謝現在的夥伴們,push我來把這件事搞清楚。

今天只能先到這裡,之後有空時,再來把這篇整理成更新手友善的內容啦。


最後,也謝謝自己努力不拖稿!

避免了最近看到寫作時的錯誤想法:追求完美、把寫作看成崇高的自我表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