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家喜歡追求肌肉?跑步爬山游泳就夠了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相信不少人對於上健身房重訓這件事,難免會疑惑到底為了練肌肉,練那麼壯能幹嘛呢? 重訓感覺又很危險,還是跑步、游泳、騎車、爬山就好了吧?



形象保持

raw-image


一般主流健身為了外觀好看,像是健美、體態雕塑等等,多半也是因為受到影視明星、社群媒體網紅、KOL等的影響,主要也是因為人是視覺的動物,像是男生寬肩、多塊腹肌,粗壯的手臂;女生細腰、豐滿蜜桃臀,任誰都會多看一眼,也是許多人健身所追求的目標。

肌少症


目前社會已經進入超高齡化人口,所以最直接碰到的就是身體機能退化、老化的問題,因此重訓從原本的商業或個人休閒活動,慢慢應用到改善及預防中老年人身體狀況的一種直接有效的手段。


因為剛開始許多人對於重訓的印象都會是危險、容易受傷等,對於老年人而言,更加認定重訓只能是年輕人在玩的活動而已,因此可能越來越少運動,就會形成目前常聽到的肌少症。


重量刺激


人會退化衰老快,除了久坐習慣跟年紀,主要是因為身體缺乏重量刺激,神經系統、骨質密度、肌肉量就會慢慢開始下降。 重訓的特點就是可以透過器材穩定安全的增加負重,讓身體獲得刺激,而進步;一般運動,常見像跑步、爬山、游泳、騎單車或徒手訓練的效果有限,是因為頂多就是適應自身體重的重量而已。 當然不是說其他運動就沒用,它們還是對於訓練心肺及能量系統、肌耐力都有幫助,只是要更有效的抵抗退化及老化,還是需要有逐步增加重量特性的訓練,身體的骨質密度、神經系統、肌肉量才會有效提升。

raw-image



像我本身剛開始健身,也是從追求體態好看,慢慢到現在都是以訓練健康及抗老化為主,都是盡可能用最少時間、最有效的動作來得到最佳的效果,我一週也只上健身房1~2次,每次只練1-2小時,訓練主要以槓鈴的臥推、深蹲、硬舉為主,就可以讓身體的神經系統、骨質密度、肌肉量維持在一個不錯的水準,偶爾也會去騎單車、跑步等。


重訓跟其他運動是沒有衝突的,只是不是單一項目長時間過量,我在之前的文章【老年人重訓很危險,受傷怎麼辦?】也有詳細的說明,有興趣也可以看看。


這些觀念是我從【怪獸肌力】的「何立安」博士那學來的。 他有講很多關於中老年人做大重量的迷思等等的,也是我願意開始嘗試做大重量訓練的啟蒙老師。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還請幫我按讚訂閱分享,幫助更多人,也是對我最大的支持!下次見,掰掰!

avatar-img
12會員
54內容數
Hi!歡迎來到好想來!在這裡我們會分享關於個人成長、經驗分享、健身、生活心態等,希望藉此能觸及影響更多人,一起成長學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想來-Shaw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有想過生活碰到很多的爛事爛人、不喜歡不想要的情境,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去顯化出來的嗎?我們觀察到所有的現象,是由我們的信念也就是覺察,來解釋才會成立,碰到後產生情緒,如此不斷循環。 所以當我們碰到一件認為很衰的事,代表現象已經被我們的信念解釋完,來被我們接觸,此時又因為我們把意識放在上面
大約是2017年開始,在Youtube跟社群上,開始慢慢流行各種斷食法、生酮飲食等,我也是因為那時候剛好開始想要飲食控制,後來受到了健身網紅「peeta葛格」的影響,他很詳細的解說下,也開始嘗試。 搭配健身,確實身體跟精神狀態改變很多。但沒多久開始也有一些反對的聲浪,開始抨擊斷食或生酮法可能不
想分享這兩本書,都是同一個作者「莫子」所著,同時也才知道他是從YT頻道【雙生紫焰】開始起家的。 那會想分享的原因,是我從中第一次明白到原來真正的開悟,跟我們平常甚至是許多人在講的是完全不同的方向。 我們平常因教育模式習慣認為所有的成就與境界都是需要經過學習很多的知識技能,不斷的累積才能達到。
5/5空白鍵
歡迎收看《好想來》,我是Shawn!大家好久不見,今天想來聊聊三十歲的話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三十歲?還是還沒三十、已經三十、或是快要三十?其實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早晚都會三十歲。 三十歲的壓力與焦慮 很多人對三十歲會有些恐慌、焦慮甚至緊張。這可能是來自家庭的壓力、同伴的壓力,
你有想過生活碰到很多的爛事爛人、不喜歡不想要的情境,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去顯化出來的嗎?我們觀察到所有的現象,是由我們的信念也就是覺察,來解釋才會成立,碰到後產生情緒,如此不斷循環。 所以當我們碰到一件認為很衰的事,代表現象已經被我們的信念解釋完,來被我們接觸,此時又因為我們把意識放在上面
大約是2017年開始,在Youtube跟社群上,開始慢慢流行各種斷食法、生酮飲食等,我也是因為那時候剛好開始想要飲食控制,後來受到了健身網紅「peeta葛格」的影響,他很詳細的解說下,也開始嘗試。 搭配健身,確實身體跟精神狀態改變很多。但沒多久開始也有一些反對的聲浪,開始抨擊斷食或生酮法可能不
想分享這兩本書,都是同一個作者「莫子」所著,同時也才知道他是從YT頻道【雙生紫焰】開始起家的。 那會想分享的原因,是我從中第一次明白到原來真正的開悟,跟我們平常甚至是許多人在講的是完全不同的方向。 我們平常因教育模式習慣認為所有的成就與境界都是需要經過學習很多的知識技能,不斷的累積才能達到。
5/5空白鍵
歡迎收看《好想來》,我是Shawn!大家好久不見,今天想來聊聊三十歲的話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三十歲?還是還沒三十、已經三十、或是快要三十?其實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早晚都會三十歲。 三十歲的壓力與焦慮 很多人對三十歲會有些恐慌、焦慮甚至緊張。這可能是來自家庭的壓力、同伴的壓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在健身的初衷中可能只考慮身體健康,但是否能透過其他的好處來激勵自己更重要?本文探討了健身的多重動機,例如提升自信、改善形象及面對生活挑戰的勇氣。即便身體健康需重視,但許多我們追求的生活品質及成就,往往需依賴定期的鍛鍊和自律。本文也反思了現代人對健身的看法,以及如何找到個人動力。
Thumbnail
鍛煉身體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強壯、靈活、身體健康。無論您進行何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您都可以使用觀想和正面肯定語幫助自己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和享受。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心靈上的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健身過程就是自我教練的過程 45歲開始健身, 所以到目前7年多了, 因為骨頭結構問題, 所以醫生建議要強化肌肉保護骨頭, 才開始啟動這個健人之旅, 這是除了跳舞游泳外 很愛的運動, 還好我一開始請了教練, 讓我真正體驗到健身的正確方法, 也在短短1.5個月體脂減少了3.5公斤,
Thumbnail
1.先從徒手開始,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撐,先持續一個禮拜,不用管次數時間 2.家裡有條件空間大有閒錢可以買一組啞鈴+臥推椅,沒有空間至少買一組啞鈴 3.找一家離家近的健身房,不要找遠的 4.要不要找教練?可以不用找,網路上很多教學都很實用,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調整你的姿勢,那就需要找教練,我個人認為,要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關於健身,你了解了多少呢,難道真的深蹲不能超過腳尖嗎,還是做太重就會變得太壯呢。 這些以往世俗的觀念在這裡通通不成立啦!我們強調的是一個把自己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覺得自己太胖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太瘦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跳不高:所以健身,甚至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所以健身 這些想讓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在健身的初衷中可能只考慮身體健康,但是否能透過其他的好處來激勵自己更重要?本文探討了健身的多重動機,例如提升自信、改善形象及面對生活挑戰的勇氣。即便身體健康需重視,但許多我們追求的生活品質及成就,往往需依賴定期的鍛鍊和自律。本文也反思了現代人對健身的看法,以及如何找到個人動力。
Thumbnail
鍛煉身體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強壯、靈活、身體健康。無論您進行何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您都可以使用觀想和正面肯定語幫助自己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和享受。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心靈上的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健身過程就是自我教練的過程 45歲開始健身, 所以到目前7年多了, 因為骨頭結構問題, 所以醫生建議要強化肌肉保護骨頭, 才開始啟動這個健人之旅, 這是除了跳舞游泳外 很愛的運動, 還好我一開始請了教練, 讓我真正體驗到健身的正確方法, 也在短短1.5個月體脂減少了3.5公斤,
Thumbnail
1.先從徒手開始,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撐,先持續一個禮拜,不用管次數時間 2.家裡有條件空間大有閒錢可以買一組啞鈴+臥推椅,沒有空間至少買一組啞鈴 3.找一家離家近的健身房,不要找遠的 4.要不要找教練?可以不用找,網路上很多教學都很實用,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調整你的姿勢,那就需要找教練,我個人認為,要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關於健身,你了解了多少呢,難道真的深蹲不能超過腳尖嗎,還是做太重就會變得太壯呢。 這些以往世俗的觀念在這裡通通不成立啦!我們強調的是一個把自己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覺得自己太胖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太瘦了:所以健身,覺得自己跳不高:所以健身,甚至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所以健身 這些想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