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9|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孩子我陪你上學趣—談入學適應與親子陪伴心法」講座整理分享

u

u


暑假即將進入尾聲,老師們的「鬼門開」、家長的「鬼門關」即將到來。你和孩子準備好要上學了嗎?前陣子與樂嶼。cheerful island親子共好空間合作辦了場「孩子我陪你上學趣—談入學適應與親子陪伴心法」講座,分享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入學適應,因應著即將開學,我們也將講座的概念整理下來和大家分享。

在談如何陪伴孩子入學之前,我們先回到自己去思考一下:

→ 你進入到新環境的心情是什麼?

→ 你都怎麼處與應對呢?

不管是進入新職場還是搬家這種進到新陌生環境的狀況,心情常會像第一次踏入學校的孩子一樣,感到緊張、擔心、焦慮,這都是很正常的。然而,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以及應對情緒的方式,我們可能會被情緒牽著走,進而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求。

因為我們無法給予我們自己從未經歷過的經驗。如果從小我們就被教導「不應該難過」,那麼當我們面對難過時,常常會選擇忍耐、壓抑或忽視來因應。然而,這樣做往往會讓我們錯過那些情緒背後隱含的重要訊息,失去瞭解並解決真正引發情緒的緣由。

人類的情緒會在漫長演化過程中被保留下來,一定有他存在的意義。在我們的大腦中,可以粗淺分成「理性腦」與「情緒腦」兩個部份,理性腦就是我們日常處理事情的腦區,它幫助我們可以理性、有效率的處理生活上所遇到的事情,而情緒腦則是我們在面對一些壓力或者威脅時,會跑出來運作的腦區,它常會讓我們有戰鬥、逃跑或僵呆這三種行為來應對外界的壓力與威脅。

當情緒腦在活躍運作時,我們的理性腦是無法工作的。所以我們才會常和家長們說「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因為在情緒的狀態下,若你和孩子講道理,他是無法理解的,因為此時他的理性腦區根本沒辦法工作。

回到當孩子去學校一週之後開始一直哭,並告訴你他不想去學校,你心裡的情緒感受是什麼呢?

→ 是愧疚嗎?覺得自己讓孩子受苦了。

→ 是生氣嗎?因為孩子的哭鬧讓你無法繼續完成你手邊的事。

→ 是擔心嗎?擔心會不會什麼環節沒照顧到而影響到孩子的未來發展。

探索自己內在的情緒感受,目的是要瞭解這些情緒如何影響自己,因為情緒常常會影響我們的決策,也會讓我們沒辦法真正瞭解眼前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愧疚會讓你放棄繼續讓孩子就學的機會,把他接回家自己照顧。

→ 生氣會讓你責怪孩子,罵他怎麼這麼麻煩,上學一直哭哭不停。

→ 擔心會讓你不停的問人該怎麼辦,可能換好多間學校都還是遇到同樣的狀況。

但事實上,情緒之所以持續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是因為它們各自有其存在的意義,這些情緒會幫助我們更好理解我們的喜好、價值觀與渴望,理解更多面向的自己。因此,我們會需要學習如何和它們相處,讀懂它們想帶給我們的訊息是什麼。

→ 愧疚能夠幫助你更珍惜身邊的人事物。

→ 生氣讓你知道你對什麼事情感到不平。

→ 擔心會促使你找更多方法與資源協助自己。

這些情緒往往與我們過去的經驗有關,因此,有時候你內在情緒的產生並不一定是直接與當下外在事件有關,很可能是源自於過去的經驗或創傷影響。然而,這些情緒並不屬於孩子,若沒能去覺察會不小心阻礙我們理解眼前的孩子。

→ 愧疚可能來自於沒讀好書的童年。

→ 生氣可能來自於被他人欺負的經驗。

→ 擔心可能來自於經驗過失控的感覺。

唯有對自己的情緒有所覺察,我們才能清楚瞭解孩子內在的狀態。否則,我們可能會被自己的情緒牽著走,無法做出適切當下的回應。

那麼當面對孩子不管是上學前/上學後有情緒,身為照顧者能「如何展現同理心?」這裡提供了三個步驟:「暫停」、「表達」、以及「感謝/邀請」。

→ 「暫停」:暫停影響孩子情緒的事情、行為。

→ 「表達」:表達你對孩子的觀察;你和他互動過程的感受。

→ 「感謝/邀請」:感謝孩子的表達,邀請一起討論解決問題。

最後,陪伴上學路是一條漫長也不容易的過程,我們邀請家長準備一份「自我照顧清單」,也可以陪孩子討論屬於他的自我照顧(舒壓)清單。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們無法給出沒有經歷過的經驗」,如果我們自己沒有被好好照顧,就很難真正去好好照顧自己。而如果我們希望將這樣的理念傳達給孩子,讓他們也能學會愛護自己,我們就必須先從自己做起,認真地照顧好自己。畢竟,只有那些懂得愛自己的父母,才能教導孩子如何去愛自己。

#屋裡工事

#親職教養講座

#孩子我陪你快樂上學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