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J036|如何善用KDI提升工作效率?

「執行階段將 Do 定量化,就是 KDI (Key Do Indicator),代表"計畫可以執行到什麼程度"。」


「行動只在於做與不做,能做或不能做,很容易控制。而制定KDI,要區分完結型的DO 與持續行的 DO。」


這段討論,節錄自日本作家富田和成[1]於2017年9月29日出版中文版的"鬼速PDCA工作術:40張圖表做好時間管理、減少錯誤、創造獲利,3天快10倍!"[2]的第四章,引發我對如何進一步量化行動的深度思考。


而拜訪了富田和成的網站,發現他的系統定義了三大指標:


01 KGI - Key Goal Indicator:定量化的目標,表達專案最終想達成的目的與效果


02 KPI -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實際現況與未來目標的差異點,衡量成效


03 KDI - Key Do Indicator:計畫可以執行到什麼程度。


這三個指標的差異,可以從可控性來區分,


其中 KGI 是最難控制,KPI 是行動有機會達到,


而KDI 則是有做就能夠達到。


而如何設計 KDI ,還蠻有技術,


就是要先覺得 DO,接著轉為 DKI。


例如,如果目標是大量閱讀寫作書籍,增加自己的寫作技術,


那麼 DO 可以是「到書店買書」,KDI則是「書買了嗎?」


而DO還可以事「每週閱讀兩本書」,KDI則是「本週時間的達成率80%」。


也就是說,DO是行動,而KDI 則是紀錄實際有行動的程度。


而富田和成還有一個技術,能幫助事情做出來,


就是將DO 再進一部細化為 TO DO。


例如我最近的 DO 是準備講座,


那麼 TO DO 就可以包涵


01 做投影片


02 設計講座流程


03 寄信給講座參與人


這樣將DO 進一步具體化成 TO DO,


事情就能推進。


非常實用的技能!


Reference

[1] https://tomitazuu.com/

[2]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5093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