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週六談亞斯】理解心理動力,而不是行為現象


    raw-image


    請先看圖片,這張表整理了對亞斯孩子的「觀察」和「行為」,原則上是準確的,都蠻典型的。然它只描述行為現象,沒有心理概念,好像亞斯孩子都是本能行為的組合,活在自己的世界,沒有優勢。

    整體來看時,會有一個不對勁的感覺:「人性」的部分呢?

    圖片裡有一行筆記:「交換式學習(條件交換)」有效。是的,是有效,但為什麼有效呢?也鮮少人探索其原理機制--亞斯人的心理是怎麼想的呢,他是想親近人的(人性),那他都怎麼想、怎麼做的(心理工具)呢,最後導致與一般社交不同的行為。


    在心理衡鑑或評估時,最常依靠的是當事人的外在言行,再根據此內容、行為來做判斷。然而行為是最終結果的表象,是內在心理狀態改變才導致行為改變。行為,或者身心症狀,都在述說著當事人的矛盾、痛苦、未滿足。在諮商時,我們要關注的是裡面。

    「亞斯特質」也是如此,亞斯是特質而非「性格」,只是它的神經傳導路徑(意識不到情緒的情盲)會慣性反應,而反應會引導當事人認知偏執,導致看起來有相同典型行為,這只有兒童期才這樣,發展過程中每人性格(面對事件的態度)、智力、成長經驗、支持系統…各有辦法補償,長成不同價值觀及外顯面貌。每個人類都一樣,不會因為障礙而都長一個樣,所以亞斯沒有類型,亞斯特質只是幫助我們去想「喔,這個工具會讓他往這邊想」,就像戴了眼見為憑的偏光眼鏡,他看到的是過濾後的世界,看到的是什麼,解釋的素材不同,各人的世界觀、處世價值自然不同。(非亞斯也是一樣的,只是過濾的工具是情緒)

    使用同一個字詞,但背後可能意義不同,文化不同,像是日文漢字的「勉強」,中文是勉為其然、半強迫,但日文意思卻是「努力吧」。因此對有亞斯特質的人而言,有問題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見理系統與社交系統格格不入,才會產生不適應的狀態。

    所以我們要定位的是:『他怎麼想,他用什麼工具,而我們怎麼想,我們又用什麼工具』,如果要跟亞斯人一起經營一段關係,更是如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