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把時間買回來》:找出吃掉能量的時間怪獸、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

    Hi 我是 VK~

    不知道你會不會跟我一樣很疑惑,各種時間管理、生產力書籍中都會強調要「專注在最重要的事」,但什麼才是關鍵的 20%?該如何更有效率地管理各種事情?

    去年在《Buy Back Your Time》出版沒多久後,在朋友的推薦下,當時找來讀了一下,後來就忘了這本書存在。直到最近繁中版《把時間買回來》出了,用幾小時看完,好看到我決定把它寫成這期電子報。

    對於一個常常被各種死線追趕、時間管理非常混亂的我來說,這本書提供可以如何改善時間管理、思考哪些事情更重要等問題上,有了非常具體的方向。

    如果你和我有一樣在時間管理上的困擾,希望這期內容能夠帶給你一些靈感。之中也會分享我目前實踐的心得與想法。

    在這期的內容會有:

    • 要把時間買回來,具體可以如何做?
    • 什麼時間該買?什麼時間不該買?
    • 這本書打破哪些時間管理的迷思?
    • 主動掌握時間的方法
    • 如果人生大概有 4000 個禮拜,你最想做什麼事?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記得剛開始做《VK科技閱讀時間》電子報和 Podcast,一切也都還在陡峭的學習曲線中。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我花的時間越多,理想上就能完成越多事。無論是閱讀、寫作、經營社群,甚至是其他的行銷等工作。

    剛開始和 Miula 合作有個讓我印象的靈魂拷問,「一週你花多少小時在寫電子報上?」我完全沒有辦法回答出這個問題,只好給了一個體感上的時間(70-80 小時),但這之中一定有些分心、沒有生產力的時間。接著我就被交付一項任務:用行事曆記錄時間究竟花在哪裡。

    在過去一年裡,被 Miula 提醒最多次的事就是得好好分配時間。「時間是創作者最有限的資源」「當你對一個決定說好,就是對另個潛在機會說不,你要想清楚該如何善用你的時間」等。

    前陣子看了《決策思維》中,印象深刻之中有句話是這樣說「如果沒有分配資源,就沒有真正做決定」。(連作者也在念我)這資源代表了有形和無形的資源,時間也是其中之一,如果認為所有事情都同等重要,沒有好好分配該投注的時間,實際上就是沒有做出可以達到目標的好決策。

    雖然在看完《決策思維》後,訂下下半年的目標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更好的運用時間,但實際上我毫無頭緒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直到看完《把時間買回來》才有了更清楚的實踐方向。

    接著我們就開始吧!

    為什麼有這本書?

    《買回你的時間》的作者 Dan Martell 跟科技有些關係,他是個 SaaS 服務的連續創業家,會有這本書的出現可以說是他的血淚談。

    在他經營第三家公司 Spheric,他的工時變得很長,一天花了 15-18 小時,他和未婚妻的相處時間也越來越少,雖然犧牲私人生活換來公司業務的成長,但最後公司和親密關係都以失敗收場。

    這經歷讓他意識到他自己的時間管理一團糟,要讓感情和家庭關係可以維繫、和公司都有很好的發展,他需要更好的時間管理,這也成為他在《把時間買回來》的實踐方法。

    這方法也讓他幫助了許多創業者、企業家拿回更多時間,可以讓他們將時間投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我覺得整本書最受用的一點就是「能量管理跟時間管理一樣重要」。在某些時段中,可能像是早上或凌晨,你的生產力可能是相對一天當中其他時間更好的;不同的任務也是,有些處理完會讓你能量滿滿,有些搞定完通常需要你花上很久時間來恢復。

    接著就來談,我們究竟該買回哪些時間?

    作者 Dan Martell

    決定買回時間,但要買哪些時間?

    《把時間買回來》想要強調的重點不難,就是外包。

    這一開始也是我看到書名的想法,想說欸,我也知道用錢換時間的重要性。可是當往下問哪些任務該用錢買時間?哪些任務又該由自己做?(這也代表最關鍵的 20%)?好像就沒有這麼清楚。

    作者 Martell 用「讓你賺錢」「讓你充滿能量」兩個維度區分成四個象限:

    • 委派(Delegate):不賺錢、消耗能量的任務。像是行政庶務、回覆電子郵件、開發票和安排旅行等。
    • 取代(Replace):會賺錢、消耗能量的任務。這通常會是對經營企業重要的高價值任務,像是銷售、行銷、團隊管理和入職培訓。
    • 投資(Invest):不賺錢,但會讓人充滿能量的任務。這包含個人成長、人際關係和業務發展等重要活動,像是培養新興趣、運動、陪伴家人朋友等活動,需要花時間經營,短期內可能不會產生立即產生經濟回報。
    • 生產(Produce):會賺錢也會讓人有能量的任務。這通常是個人最擅長的事情,很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事。

    在介紹完這四大象限之後,你可能猜到了,對,沒錯,理想上要把大部分時間放在「生產象限」上,這是在進行擅長工作可以讓人有能量,而且市場也會獎勵你的事。

    生產象限幾乎可以說是最關鍵 20% 的付出 ,會影響 80% 的結果。以電子報作者來說,研究、閱讀和寫作幾乎都是落在這生產象限當中。概念上很接近 Naval Ravikant 說的「獨特知識」,不能被輕易學會的知識或技能。但你做起來特別得心應手,甚至不覺得這是一個獨特的技能。

    一天 24 小時不太可能把全部時間投注在生產象限中,還是要有些時間放在投資象限上。也就是更長期的伴侶、家庭和朋友人際關係,或是有想要培養的新興趣嗜好、運動等都屬於這類。

    以上是理想狀況,但現實是我們知道有很多的事情,試圖爭奪你的時間和能量。比如說同事臨時有個需求需要你幫忙、參與各個不同部門的會議、回信等各種溝通。這些就是你要試圖買回的時間。也就是委派象限中的任務,作者只有一個建議「盡快擺脫他們」。而移除取代象限需要花比較多功夫和時間。(我們等等會談到)

    在這裡要買回的時間就是在委託、取代象限中,最終你買回的時間,都是要幫助你可以有更多心力投注在生產和投資象限中的任務。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VK科技閱讀時間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