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都了解「運動」是為了身體健康,但近年來名人所帶起的運動風潮讓「運動」變成流行的代名詞,也跟「愛自己」劃上等號。
但你可曾想過「運動」並不是頻率或強度高就是好,一不小心運動過度反而造成身體的傷害,有可能破壞原本想長期運動的初衷,那豈不是得不償失嗎?
韓國專業物理治療師安柄澤在《40歲後的低強度全效運動》這本書中不斷強調要仔細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只要運動的過程中感到疼痛或不適就不要勉強自己,寧可減少運動頻率也不要讓自己陷入運動上癮的情況。
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會每年不斷流失,想要延緩老化,就勢必要及早開始做準備。除了健康飲食之外,鍛鍊肌力、柔軟度、平衡感是我們的日常功課,作者表示不要只做單一運動,也盡可能做對稱的運動。
何謂「不對稱」的運動呢?比如棒球、高爾夫球、足球,都是使用特定的肌肉,所以我們時常可以得知專業的運動選手會有運動傷害的情況發生,原因就在於頻繁反覆做這些動作所造成。
這本書把年齡設定在40歲,可說是取人類平均壽命的中間值,也在提醒我們應該為了60歲以後的生活而開始動起來,當然越年輕就養成運動的習慣更好,只是我們應該隨時注意身體的訊號,而不是維持一貫的運動強度,而忽略了當下的身體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
全書以文字搭配圖解的方式為讀者解析柔軟度運動、肌力運動、平衡運動及心肺耐力運動,輔具有泡棉滾筒、瑜伽球、彈力帶,也有許多不需要瑜伽墊就能立即展開的簡單動作,完全不複雜也不會令人感到卻步,在閱讀的同時就能跟著一起做動作,即便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也非常適用。
當然,在做運動之前,還是必須先透過健康檢查了解自己是否有慢性病,而不是興致沖沖地立即投入運動而忽略了原本的身體疾病。作者在書中也有給予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者提供運動的注意事項。
運動最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恆,偏偏這正是許多人卡關的原因,所以不妨先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做起,養成居家運動的習慣,讓運動不至於感到身體及心理的負擔,相信較能體會運動所帶給我們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