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顯喻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前圖紙2023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疾病的顯喻〉2023-10-16


  頭痛、發燒、全身痠痛……。感冒是一種整體論式的不舒適,而非許多單一症狀之綜合。然而在現代常民醫學的思路下,診所的醫生與亟欲返回工作崗位上的病人著重的是對症下藥:疼痛就止痛、發燒就退燒。



  前台大醫院神經肌病科主任楊智超醫師在名為〈肌肉為什麼會酸痛?〉的文章中提到:「我們在感冒發燒時,常常會有全身肌肉酸痛的現象,這種酸痛可能是由於感染中,白血球受病原體刺激後產生的一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導致肌肉中前列腺素E2的增加 ,而這種前列腺素會對於痛覺接受器產生很強的刺激作用,進而導致疼痛。」


  對於擁有相關醫療專業,知道當出現那些物質時可以開哪樣的藥來應對的人而言,上述的段落並非沒有實踐意義。然而,對於一個真的想要尋求「發燒時為什麼會肌肉痠痛」解釋的人而言,他僅僅是在過程中加入許多專有名詞,而沒有提供任何因果性或理由性的說明。


  在《實用主義》第七講中詹姆士也談到這個問題--氰化鉀殺人,因為它有「毒」;今晚天冷,因為這是「冬季」;我們有五指,因為我們是「五指動物」。在愈加專門的科學領域,我們愈會被這些困難詞彙所安撫。我們同意了一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生活方式,並一定程度以知道這些詞彙和冷知識為樂。



  「你知道你吃的香蕉其實是皮嗎?」


  根據「科學定義」,那是內果皮,而不是果肉。但除了令你變成一個使人厭煩的賣弄者,接受這一說法對我們的生活能起到什麼作用?



  這一整體論式的不舒適應當被理解為一種存在處境。它為我們揭示了一種遠非清晰明辨的對世界的意識方式。如同沾染了髒污的鏡頭,身處於疾病時,痛苦貼放在每一種知覺與應對上。說話變得小聲、步伐便的短而緩慢、思維如同瀰漫著霧的城市,脆弱的同時,我們如同拿著不合適的鐵鎚一般,對身體與其限制顯題地意識。


  我們不能將這種受到拘束的感覺以一種蘇格拉底式的「身體是囹圄」來理解。因為能感受到限制的主體,恰恰就是那具身體。疾病的狀態只是為我們點出來,原來我們對於平時的生命處境是那麼地熟練。


  許多發生過運動傷害的人都會有一種經歷,其實你的肢體已經康復的差不多了,但你還是處於那一身體有傷、不敢使用該肢體的存在狀態。就像分手後遲遲無法走出來、或一生極力滿足兒時欲求的人,我們往往幻肢般的活著。



  朦朦朧朧,在疾病與棉被之間,你獲得了一種健康時難以觸及的柔軟舒適。如同昏厥、也如同包容。病菌會死去。我們會帶著在這種處境中得到的影響回到相對熟練的日常。於是其成了一種值得你深刻感受的例外狀態。雖然與典型的假期有別,但你依稀地再一次被提醒:日子並非只有平時的那一種過法。





延伸閱讀:

〈實用主義與人文主義:人的創造的價值〉

〈去沒去過的附近旅行〉

〈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颱風天裡交叉〉

〈你離開,一如你累積的習慣〉

〈格子裡的假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5會員
875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嚇人,嚇死人?食物相克,堪比劇毒? 睡不著就數羊?屬牛不行嗎?
Thumbnail
人嚇人,嚇死人?食物相克,堪比劇毒? 睡不著就數羊?屬牛不行嗎?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痛感對於動物來說是一種保護機制,當動物接觸到會使自己感到疼痛的物體時,便會知道要遠離以確保不再受到這個物體的傷害。一般來說,生理上因接觸外物時出現的疼痛屬於正常反應,也不太會對動物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然而,有些生理出現的疼痛已經不再是正常神經反應的範圍內,毫無目的性地引發神經疼痛,甚至造成慢性疼
Thumbnail
痛感對於動物來說是一種保護機制,當動物接觸到會使自己感到疼痛的物體時,便會知道要遠離以確保不再受到這個物體的傷害。一般來說,生理上因接觸外物時出現的疼痛屬於正常反應,也不太會對動物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然而,有些生理出現的疼痛已經不再是正常神經反應的範圍內,毫無目的性地引發神經疼痛,甚至造成慢性疼
Thumbnail
屍毒是一種毒性化合物,對人體會有毒性,會導致大紅斑丘疹、奇癢、慢性蕁麻疹等症狀。目前對於屍毒是否真的會侵犯人體尚未有定論。需要更多的專業醫學研究,來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
Thumbnail
屍毒是一種毒性化合物,對人體會有毒性,會導致大紅斑丘疹、奇癢、慢性蕁麻疹等症狀。目前對於屍毒是否真的會侵犯人體尚未有定論。需要更多的專業醫學研究,來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
Thumbnail
趁著好天氣,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戶外靜坐時的一些心得與感受。作者在靜坐前檢查了周圍是否有蚊蟲,並意識到過去被蚊蟲叮咬的經驗造成的心理作用。透過觀察身邊的蚊蟲,作者得出了對生命與共處的感悟。
Thumbnail
趁著好天氣,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戶外靜坐時的一些心得與感受。作者在靜坐前檢查了周圍是否有蚊蟲,並意識到過去被蚊蟲叮咬的經驗造成的心理作用。透過觀察身邊的蚊蟲,作者得出了對生命與共處的感悟。
Thumbnail
屍毒是一種天然含氮鹼性化合物,稱為生物鹼,來自動植物的腐敗過程,對人體有毒性。有人認為屍毒導致皮膚紅斑、癢感,但也可能是由細菌感染或屍水引發的過敏反應(如蕁麻疹)。另外,有人認為過度使用清潔劑引起濕疹,或宣稱素食主義者誇大生物鹼危害。處理遺體工作者常接觸這些物質,承受高風險,值得尊敬。
Thumbnail
屍毒是一種天然含氮鹼性化合物,稱為生物鹼,來自動植物的腐敗過程,對人體有毒性。有人認為屍毒導致皮膚紅斑、癢感,但也可能是由細菌感染或屍水引發的過敏反應(如蕁麻疹)。另外,有人認為過度使用清潔劑引起濕疹,或宣稱素食主義者誇大生物鹼危害。處理遺體工作者常接觸這些物質,承受高風險,值得尊敬。
Thumbnail
科博館課程這次講昆蟲的口器和石虎 學到的酷知識是 蚊子🦟的那根吸血針 不吸血的時候 外面是有一個像劍鞘的套子包起來收著的 要亮劍吸血的時候才打開 然後那針 其實有6根!!6根!!! (請看圖中間那顆頭) 兩根劃開皮膚 兩根有倒勾刺的撐開有彈性的皮膚避免回彈 一根最
Thumbnail
科博館課程這次講昆蟲的口器和石虎 學到的酷知識是 蚊子🦟的那根吸血針 不吸血的時候 外面是有一個像劍鞘的套子包起來收著的 要亮劍吸血的時候才打開 然後那針 其實有6根!!6根!!! (請看圖中間那顆頭) 兩根劃開皮膚 兩根有倒勾刺的撐開有彈性的皮膚避免回彈 一根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