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是我自己,不是誰的附屬物-社會角色的累積與自我定位探討

社會角色的累積

隨著年紀增長,和他人的互動愈來愈多,建立了更多的連結之後?我們身上似乎逐漸累積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角色』

我是父母的兒子、我是哥哥的弟弟、我是對象的伴侶、我是老師的學生、我是同學的夥伴、我是學生的老師、我是來訪者的心理師、我是......

好多的社會角色交織在我身上,也很多的『應然』束縛著我。但這些都是我嗎?


父母帶著孩子去上學


很多的父母在生了小孩之後,Line的名字便成了『小明的媽媽』、『小華的爸爸』等。結婚了之後,從王小姐變成了張太太。似乎在逐漸適應不同社會角色的同時,自己也通通消失了,生命的主體性便也不見了。抽離了這些角色,我還是我嗎?我在哪裡呢?


很多專業的人,拿到某些執照後,就變成了『那個樣子』。醫生得要有醫生的樣子,字字不能離開專業。心理師得要有心理師的樣子,同理心點滿,順便每句話關心他人的情緒和狀態。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道德感給足,身上永遠散發孔子的光芒。但卻忘了,這些社會角色並不是紋身,刻上去就定型了。他就像是一件衣服而已,隨時都能脫下。


找尋自我的定位

我認為,人就像是一桶染缸,每個社會角色的經驗(帶孩子的經驗、心理師的養成訓練等)都會為這桶染缸注入一點顏色,或多或少會影響這桶染缸的顏色,但他絕對不會變成單一顏色,也許某些顏色特別突出,但不會抹煞其他顏色的存在。如同每段經驗都是重要的,都會為人的生命加入點調劑。

生命經驗就像染缸



切記,社會角色只是一段影響自己生命的經驗,不是烙印與紋身,不是刻在骨子裡的印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