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與文學:二林與台灣農業的歷史交織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彰化縣立二林高中所共同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是我們接觸教育的第一個起點,自2019年的試行課程開始至今,透過不同的課程主題,期望開啟學生對於地方文化的好奇心,激勵他們探索自我,並看見理解他人的重要性,而這也是我們認為,地方文化教會我們最重要的事。
「農村與文學」為二林高中校訂課程當中的一門微課程,從「農村發展脈絡」的角度來探討在地議題。

「農村與文學」為二林高中校訂課程當中的一門微課程,從「農村發展脈絡」的角度來探討在地議題。


「農村與文學:吾土二林」課程是以文學視角結合在地生活,重新連結農村歷史與當代社會,培養學生對家鄉的關懷與反思。這門課程以「農村」為核心主題,藉由文學文本、影像觀察和角色扮演等多元手法,探討台灣農業的歷史演進與現代挑戰,以及二林在台灣農村所具備的特殊性。


課程透過體驗桌遊「農民力」、電影《白米炸彈客》、閱讀洪醒夫的文學作品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農民在時代巨輪下的困境與抗爭,並從中發掘個人與群體之間的責任感和連結。以下將從課程核心、教學重點、課程調整與未來展望等面向,介紹這門課程的完整規劃與實施過程。


課程核心:以文學作為橋接農村與土地的媒介

二林是台灣農民運動的起源地——二林蔗農事件的發生地點。

二林是台灣農民運動的起源地——二林蔗農事件的發生地點。


這門課程的核心是透過文學與影像,探索農村發展的歷史軌跡以及現代化進程中的矛盾與挑戰。從台灣農村特有的地景與人文故事出發,帶領學生思考家鄉的變遷。由國立台灣文學館發行的桌遊「農民力」,透過日治、戰後和當代三個時間點的農民日常抉擇,讓學生以遊戲方式體驗農業的經濟壓力與抉擇難題。


在日治時期,可能會遇到國家頒布「警察保護地主」的政策,身為農民的角色,就極可能遇到權利沒有保障的狀態,像是「二林蔗農事件」就是其中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到了戰後,戒嚴便是最為不可忽視的政策之一,要推翻戒嚴的政策,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然而二林的在地作家「洪醒夫」,便是透過他的小說,留下了許多當時的記憶。

 

時間走到了當代,台灣農業面臨到更多來自國際的挑戰,包含加入WTO、引起軒然大波的「白米炸彈客事件」等,都是與農業受到經濟的衝擊有關。上述皆是與二林高度相關的農業事件,也促使同學們進一步思考,為何二林在台灣農業史上,有著如此特別的意義?


除此之外,也藉由電影《白米炸彈客》延伸討論農民抗爭的現實挑戰,讓學生理解農業政策如何影響個體的生存與群體的未來;以及紀錄片《農村的遠見》,認識維持一個地方的地景樣貌,究竟需要多少人的努力。在這樣的結構下,課程希望學生能從文學與影像的敘事中,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進一步感受到農村發展與個人生活的深層聯繫。


版本一:從文學敘事探討農村發展脈絡


第一版本的課程以文學作品為核心,結合地方歷史,帶領學生從文本中理解農村的多樣性與複雜性。起初使用國立台灣文學館發行的「農民力」桌遊,透過遊戲認識台灣農村不同時代的挑戰,並且初步認識各時期影響農民權益的重大政策,並藉由角色扮演的方式,體會農村生活中的不平等與互助精神,從遊戲中認識歷史與現實的連結。


接著透過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白米炸彈客》來回顧台灣近代農業歷史,包含農村面臨農地徵收、廢棄物傾倒,直到加入WTO後對台灣農業的經濟衝擊,並分析白米炸彈事件的起因與影響,探討電影呈現的核心價值,如公平與正義以及弱勢族群的處境反思。


最後則是藉由洪醒夫所撰寫的小說〈有誰要到二林去〉,並運用讀劇活動演繹改編劇本,分組扮演角色,揣摩人物性格與故事情境;再使用互動學習工具,與「虛擬洪醒夫」進行問答互動,深入了解洪醒夫的生平、背景與作品,透過文學與戲劇表演,將地方歷史和文學記憶具體化,深化對農村文化的理解。


版本二:農村地景的再思考



第二版本的課程聚焦於農村地景,結合實地觀察與影像分析,引導學生以視覺化方式探索農村的細微變化。在熟悉的景象中,如何發現日常中的不日常,並找到背後的思考脈絡?細心觀察,是開啟這段探索旅程的關鍵。從學生對農村的印象到對身邊景物近期變化的體悟,一次次的發現提醒我們,不經意的忽略往往會錯過寶貴的細節。在學生腦海中,他們的農村究竟是什麼模樣?


課程從畫下印象中的農村景象開始,接著使用二林周遭的影像資料,包括農田、市場、濕地等,讓學生挑選最具共鳴的內容,嘗試提出具體問題。例如,道路的用途、蚵田的形成、流浪動物的管理,以及市場攤販的日常生活。這樣的活動激發了學生從圖像資訊中挖掘家鄉的故事,培養出對周遭事物更敏銳的觀察能力與深度思考。


最後,學生觀看公視紀錄片《農村的遠見》之「台灣池上-永恆的米鄉」,了解池上農村在地景維護與多方合作中的成功經驗,並深入探討東部與西部農村的差異。在課堂討論中,透過ORID討論法,學生從自身觀察、感受與詮釋出發,進一步行動思考農村發展的議題,例如農民在耕作方式與經濟壓力中的掙扎、有機米認證的挑戰,以及永續發展的可能性。池上的經驗啟發學生反思家鄉的挑戰,並思索如何在地方發展中找出價值與出路。


課程調整與發展:從文學敘事到地景探索


第一版本課程以文學為核心,結合歷史脈絡,著重於農村發展過程中的文化記憶與社會反思。藉由文學作品和電影,學生透過文本深刻理解農村在不同時代的挑戰與變遷,從角色扮演中感受農民的處境,再到討論台灣農業政策對農村的影響。


第二版本課程則將焦點轉向地景,利用影像和實地觀察來啟發學生的探索與思考。課程不再僅限於歷史敘事,而是透過視覺化的方式,讓學生直接面對眼前的農村場景,以觀察與提問為主,激發學生對當代農村的深入認識。地景成為一個具體化的學習切入點,學生能藉由熟悉的景象發現日常中潛藏的不日常。


整體而言,第一版本注重歷史與文學的厚度,為學生打下文化與歷史基礎,而第二版本則更強調當下的觀察與未來的可能性,將課程焦點從文字敘事轉向影像思考,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周遭環境的敏銳度與創意思維。從敘事性教學到視覺化探索,課程嘗試從不同視角認識農村的面貌,促使課程設計更加具有彈性與調整空間。


未來展望:深化學生對台灣農村發展脈絡的理解

由陳琦欣老師設計的「農村與文學⁣」課程,嘗試運用二林獨特的農村發展脈絡,開展出深度觀察地方社會的視野。

由陳琦欣老師設計的「農村與文學⁣」課程,嘗試運用二林獨特的農村發展脈絡,開展出深度觀察地方社會的視野。


「農村與文學:吾土二林」課程,除了著重深化學生對文學與地景的理解外,課程的設計從多元的角度切入,透過文學、歷史、影像與地景的方式,建立學生對農村的全面理解,並試圖開啟他們對台灣農村發展的歷史眼光,特別是在台灣農業政策變遷的背景下,學生能夠認識到農民所面臨的社會不平等與集體抗爭精神。


這樣的課程不僅傳遞了農村歷史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對公平與正義的關注,讓他們在思考農村過去的困境時,也能反思現代社會中依然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並開始提問與反思當前農村面臨的各種挑戰,從中發現可能存在的行動契機,為農村發展種下各式各樣的想像。


二林在台灣農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作為中部的農業重鎮,擁有廣大且優良的農田,並見證了農業歷史與現代化過程。從課程中可以看出,二林不僅是理解台灣農業挑戰的縮影,也是探索未來發展的關鍵地區,透過對農業發展脈絡的理解,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土地變遷、農業政策及環境保護等問題,思考如何發展永續農業。二林的農村發展經驗,將可持續為學生提供探索台灣農業未來出路的寶貴學習資源。


想進一步了解如何進行地方文化課程設計▸▸請洽蔗青文化工作室粉絲專頁或來信chiatshenn@gmail.com洽談教師研習合作

avatar-img
10會員
26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找尋地方文化和體制教育的交會點,共同思考如何將生活中的每個大小事物,轉譯成教育現場的學習元素,不管是田野調查的觀點、地方文學的解析,或者是我們實際走進教育現場的課程案例,期盼更多人一起投入地方教育的工作領域,作為地方社會與體制教育的橋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蔗青文化工作室 的其他內容
「重返二林庄」是二林高中校訂必修課程當中,以實地踏查二林街區的走讀課程,結合師生與文化工作者的協作,課程歷經多次討論、場勘與測試,從地圖重製、故事撰寫到場域探索,不僅讓學生深入了解地方歷史,更促使參與者得以二林街區的歷史脈絡與在地風景。 「重返二林庄」是二林高中校訂
「家鄉的人們去哪了?」這門課程是以台灣社會面臨的「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為主題,目標在於讓高中生理解台灣的社會人口結構,透過數據和實際案例,探討這些社會現象對地方社會和日常生活的影響。藉此使學生理解,人口數據背後並非只是冷冰冰的數字。 「家鄉的人們去哪了?」這門課
與彰化縣立二林高中所共同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中,除了由各個老師以微課程帶領學生由不同角度來認識在地以外,另一個最令人期待的,便是邀請到以自我生命經驗為創作內容的「音樂人」們,在水泥地音樂會中邊說邊唱,看見他們如何找到自己與土地的關係。
這篇文章描述工作室與二林高中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該課程以地方文化為主軸,著重於師生與在地人的連結與互動,並透過不同方式,提升學生對地方文化的認識。學期初的文化座談中,強調了學生之間的連結,以及團隊合作和社群解決問題的能力,期盼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社會人文素養。
「重返二林庄」是二林高中校訂必修課程當中,以實地踏查二林街區的走讀課程,結合師生與文化工作者的協作,課程歷經多次討論、場勘與測試,從地圖重製、故事撰寫到場域探索,不僅讓學生深入了解地方歷史,更促使參與者得以二林街區的歷史脈絡與在地風景。 「重返二林庄」是二林高中校訂
「家鄉的人們去哪了?」這門課程是以台灣社會面臨的「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為主題,目標在於讓高中生理解台灣的社會人口結構,透過數據和實際案例,探討這些社會現象對地方社會和日常生活的影響。藉此使學生理解,人口數據背後並非只是冷冰冰的數字。 「家鄉的人們去哪了?」這門課
與彰化縣立二林高中所共同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中,除了由各個老師以微課程帶領學生由不同角度來認識在地以外,另一個最令人期待的,便是邀請到以自我生命經驗為創作內容的「音樂人」們,在水泥地音樂會中邊說邊唱,看見他們如何找到自己與土地的關係。
這篇文章描述工作室與二林高中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該課程以地方文化為主軸,著重於師生與在地人的連結與互動,並透過不同方式,提升學生對地方文化的認識。學期初的文化座談中,強調了學生之間的連結,以及團隊合作和社群解決問題的能力,期盼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社會人文素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英文融入延伸活動,雙語課程好好玩 長期多元課輔是德內ㄦ重要的助學項目之一。老師們會在學期間定期前往偏鄉學校,為孩子們在放學後進行閱讀教學。帶孩子閱讀後,老師會設計多元有趣的延伸活動,讓他們透過親自體驗,學習更深刻呦!有鑑於英語能力的重要性,老師們也設計了雙語課程,在有趣的活動中帶孩子們開口大聲說英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之連結,我國於111年5月4日公布《食農教育法》 食農教具成果發表會 112年11月25(六)、26(日),農村水保署台東分署在台東故事館2樓舉辦食農教育教育發表暨示範操作活動,共計4組教具,4場體驗活動。 兩天假日的時間剛好逛到台東故事館,也參加了兩場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Thumbnail
這些討論對於地方文化課程設計有何幫助?為什麼要有這些認知呢?原因在於,地方文化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尋找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會點,在任意兩個領域思維的交會處,便會產生創新設計的切入點,而三者重疊之處,便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核心。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讀大學時,系上有個規定,大一到大三甲乙班,共六組,要於每年「南風文學獎」時,依照現代詩、古詩、詞曲輪替主題,進行劇展演出。
Thumbnail
英文融入延伸活動,雙語課程好好玩 長期多元課輔是德內ㄦ重要的助學項目之一。老師們會在學期間定期前往偏鄉學校,為孩子們在放學後進行閱讀教學。帶孩子閱讀後,老師會設計多元有趣的延伸活動,讓他們透過親自體驗,學習更深刻呦!有鑑於英語能力的重要性,老師們也設計了雙語課程,在有趣的活動中帶孩子們開口大聲說英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之連結,我國於111年5月4日公布《食農教育法》 食農教具成果發表會 112年11月25(六)、26(日),農村水保署台東分署在台東故事館2樓舉辦食農教育教育發表暨示範操作活動,共計4組教具,4場體驗活動。 兩天假日的時間剛好逛到台東故事館,也參加了兩場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Thumbnail
這些討論對於地方文化課程設計有何幫助?為什麼要有這些認知呢?原因在於,地方文化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尋找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會點,在任意兩個領域思維的交會處,便會產生創新設計的切入點,而三者重疊之處,便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核心。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讀大學時,系上有個規定,大一到大三甲乙班,共六組,要於每年「南風文學獎」時,依照現代詩、古詩、詞曲輪替主題,進行劇展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