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彰化縣立二林高中所共同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是我們接觸教育的第一個起點,自2019年的試行課程開始至今,透過不同的課程主題,期望開啟學生對於地方文化的好奇心,激勵他們探索自我,並看見理解他人的重要性,而這也是我們認為,地方文化教會我們最重要的事。
「農村與文學:吾土二林」課程是以文學視角結合在地生活,重新連結農村歷史與當代社會,培養學生對家鄉的關懷與反思。這門課程以「農村」為核心主題,藉由文學文本、影像觀察和角色扮演等多元手法,探討台灣農業的歷史演進與現代挑戰,以及二林在台灣農村所具備的特殊性。
課程透過體驗桌遊「農民力」、電影《白米炸彈客》、閱讀洪醒夫的文學作品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農民在時代巨輪下的困境與抗爭,並從中發掘個人與群體之間的責任感和連結。以下將從課程核心、教學重點、課程調整與未來展望等面向,介紹這門課程的完整規劃與實施過程。
這門課程的核心是透過文學與影像,探索農村發展的歷史軌跡以及現代化進程中的矛盾與挑戰。從台灣農村特有的地景與人文故事出發,帶領學生思考家鄉的變遷。由國立台灣文學館發行的桌遊「農民力」,透過日治、戰後和當代三個時間點的農民日常抉擇,讓學生以遊戲方式體驗農業的經濟壓力與抉擇難題。
在日治時期,可能會遇到國家頒布「警察保護地主」的政策,身為農民的角色,就極可能遇到權利沒有保障的狀態,像是「二林蔗農事件」就是其中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到了戰後,戒嚴便是最為不可忽視的政策之一,要推翻戒嚴的政策,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然而二林的在地作家「洪醒夫」,便是透過他的小說,留下了許多當時的記憶。
時間走到了當代,台灣農業面臨到更多來自國際的挑戰,包含加入WTO、引起軒然大波的「白米炸彈客事件」等,都是與農業受到經濟的衝擊有關。上述皆是與二林高度相關的農業事件,也促使同學們進一步思考,為何二林在台灣農業史上,有著如此特別的意義?
除此之外,也藉由電影《白米炸彈客》延伸討論農民抗爭的現實挑戰,讓學生理解農業政策如何影響個體的生存與群體的未來;以及紀錄片《農村的遠見》,認識維持一個地方的地景樣貌,究竟需要多少人的努力。在這樣的結構下,課程希望學生能從文學與影像的敘事中,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進一步感受到農村發展與個人生活的深層聯繫。
第一版本的課程以文學作品為核心,結合地方歷史,帶領學生從文本中理解農村的多樣性與複雜性。起初使用國立台灣文學館發行的「農民力」桌遊,透過遊戲認識台灣農村不同時代的挑戰,並且初步認識各時期影響農民權益的重大政策,並藉由角色扮演的方式,體會農村生活中的不平等與互助精神,從遊戲中認識歷史與現實的連結。
接著透過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白米炸彈客》來回顧台灣近代農業歷史,包含農村面臨農地徵收、廢棄物傾倒,直到加入WTO後對台灣農業的經濟衝擊,並分析白米炸彈事件的起因與影響,探討電影呈現的核心價值,如公平與正義以及弱勢族群的處境反思。
最後則是藉由洪醒夫所撰寫的小說〈有誰要到二林去〉,並運用讀劇活動演繹改編劇本,分組扮演角色,揣摩人物性格與故事情境;再使用互動學習工具,與「虛擬洪醒夫」進行問答互動,深入了解洪醒夫的生平、背景與作品,透過文學與戲劇表演,將地方歷史和文學記憶具體化,深化對農村文化的理解。
第二版本的課程聚焦於農村地景,結合實地觀察與影像分析,引導學生以視覺化方式探索農村的細微變化。在熟悉的景象中,如何發現日常中的不日常,並找到背後的思考脈絡?細心觀察,是開啟這段探索旅程的關鍵。從學生對農村的印象到對身邊景物近期變化的體悟,一次次的發現提醒我們,不經意的忽略往往會錯過寶貴的細節。在學生腦海中,他們的農村究竟是什麼模樣?
課程從畫下印象中的農村景象開始,接著使用二林周遭的影像資料,包括農田、市場、濕地等,讓學生挑選最具共鳴的內容,嘗試提出具體問題。例如,道路的用途、蚵田的形成、流浪動物的管理,以及市場攤販的日常生活。這樣的活動激發了學生從圖像資訊中挖掘家鄉的故事,培養出對周遭事物更敏銳的觀察能力與深度思考。
最後,學生觀看公視紀錄片《農村的遠見》之「台灣池上-永恆的米鄉」,了解池上農村在地景維護與多方合作中的成功經驗,並深入探討東部與西部農村的差異。在課堂討論中,透過ORID討論法,學生從自身觀察、感受與詮釋出發,進一步行動思考農村發展的議題,例如農民在耕作方式與經濟壓力中的掙扎、有機米認證的挑戰,以及永續發展的可能性。池上的經驗啟發學生反思家鄉的挑戰,並思索如何在地方發展中找出價值與出路。
第一版本課程以文學為核心,結合歷史脈絡,著重於農村發展過程中的文化記憶與社會反思。藉由文學作品和電影,學生透過文本深刻理解農村在不同時代的挑戰與變遷,從角色扮演中感受農民的處境,再到討論台灣農業政策對農村的影響。
第二版本課程則將焦點轉向地景,利用影像和實地觀察來啟發學生的探索與思考。課程不再僅限於歷史敘事,而是透過視覺化的方式,讓學生直接面對眼前的農村場景,以觀察與提問為主,激發學生對當代農村的深入認識。地景成為一個具體化的學習切入點,學生能藉由熟悉的景象發現日常中潛藏的不日常。
整體而言,第一版本注重歷史與文學的厚度,為學生打下文化與歷史基礎,而第二版本則更強調當下的觀察與未來的可能性,將課程焦點從文字敘事轉向影像思考,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周遭環境的敏銳度與創意思維。從敘事性教學到視覺化探索,課程嘗試從不同視角認識農村的面貌,促使課程設計更加具有彈性與調整空間。
「農村與文學:吾土二林」課程,除了著重深化學生對文學與地景的理解外,課程的設計從多元的角度切入,透過文學、歷史、影像與地景的方式,建立學生對農村的全面理解,並試圖開啟他們對台灣農村發展的歷史眼光,特別是在台灣農業政策變遷的背景下,學生能夠認識到農民所面臨的社會不平等與集體抗爭精神。
這樣的課程不僅傳遞了農村歷史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對公平與正義的關注,讓他們在思考農村過去的困境時,也能反思現代社會中依然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並開始提問與反思當前農村面臨的各種挑戰,從中發現可能存在的行動契機,為農村發展種下各式各樣的想像。
二林在台灣農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作為中部的農業重鎮,擁有廣大且優良的農田,並見證了農業歷史與現代化過程。從課程中可以看出,二林不僅是理解台灣農業挑戰的縮影,也是探索未來發展的關鍵地區,透過對農業發展脈絡的理解,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土地變遷、農業政策及環境保護等問題,思考如何發展永續農業。二林的農村發展經驗,將可持續為學生提供探索台灣農業未來出路的寶貴學習資源。
想進一步了解如何進行地方文化課程設計▸▸請洽蔗青文化工作室粉絲專頁或來信chiatshenn@gmail.com洽談教師研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