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童年時所經歷的情感模式,會在成年後無意識地重演。」
「在家庭中,我們學到的不是對錯,而是生存之道。」
原生家庭指個人從小成長的家庭環境,對個人價值觀、情感模式和自我認同影響深遠。
人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經常處於衝突或痛苦的環境,可能會內化,認為這是「正常」或「熟悉」的。即使生活變得平穩幸福,這種新狀態反而引起焦慮或不安,因為他們無法適應「和平」。
不安全型依附(如焦慮型或迴避型)可能導致人們重現童年的情感模式,即便這些模式是痛苦的。這樣的情感反應更符合他們潛意識中的「安全感」。
Script analysis is the method of uncovering the "early decisions, made unconsciously, as to how life shall be lived".
心理學家Eric Berne的腳本理論指出:我們在無意識中會根據童年的信念和經驗,編寫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劇本會影響行為模式,並決定如何看待自己和周遭世界。
如果內心深處認為自己不值得幸福或只能在痛苦中生存,他們會不自覺地創造出一個滿足這種信念的現實。例如:選擇有毒的關係或自我破壞行為來維持「劇本」的完整性。
他們可能持有「我必須努力掙扎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或「幸福是危險的,因為它可能隨時被奪走」等潛在信念。
「人們更容易選擇已知的痛苦,而非未知的快樂,因為熟悉帶來安全感。」
人們傾向於停留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哪怕情境是痛苦的。
痛苦的環境雖然令人不適,但對某些人來說卻是「可預測」的。他們知道如何應對這樣的環境,而進入一個幸福、穩定的情境反而讓他們感到不安,因為他們缺乏應對「幸福」的經驗。
大腦會根據長期習慣的情緒和反應模式建立神經連接。長期處於壓力或痛苦狀態下的人,大腦可能會適應這種模式,並難以在新的情境中感到舒適。
「我們的潛意識中,有時會認為痛苦比快樂更安全,因為我們熟悉它。」
某些人可能無意識地進行自我破壞,因為他們害怕失去幸福或不相信自己值得擁有幸福。這種行為通常與低自尊、內在批評者和自我價值感低落有關。
他們可能無意識中認為自己應該受到懲罰,尤其是如果在童年時期經歷過情感忽視或虐待。
在幸福中生活意味著一旦失去,會帶來更大的痛苦。為了避免這種「潛在的失去」,他們選擇留在痛苦中,以減少未來的傷害。
「人類有一種驚人的能力,可以合理化他們所做的任何事情。」
當個人內心的信念與現實不一致時,會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感。他們可能會透過「回到痛苦」來消除這種不適,讓自己的外在情境與內在信念重新對齊。
(最近在蔡康永的新書《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裡也有提到到:人們總有很多的因為所以,那讓他們覺得世界保有秩序。)
要打破這樣的循環,需要進行深入的自我覺察和心理調整,通常包括:
上述方法都需要時間和努力,但意識到自己在重複不健康的模式,是改變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