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唸國文,書裡有句話「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當時只覺得這不過是訓勉人做大事要從小處著手的道理,但現在自己在中年轉型過程,才發現「整理」的確是要讓自己成功發生轉變之前,非常重要的前置行動,因為在過程中會發現:自己重視什麼,根據什麼標準做出取捨,進而產生對自己更深入的省思與覺察。
也因為自己開始在進行「斷捨離」,花了些時間讀一些相關主題的書。相信不少朋友聽過以「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廣為人知的日本整理教主伊藤麻理惠,或者也看過她在Netflix上的實境節目。《我要的新人生》是從麻里惠的整理哲學出發,進而延伸到對於人際關係、工作、生活種種變化的思考,書中這麼說:「面對回不去過去的事實,不少人下定決心積極求變。實際上,我們都已經負擔太多,比起努力向外追求更多,不如重新整理你的人生,留下你真正需要的能力與裝備,走向輕盈且豐盈的新人生。」
《我要的新人生》作者川原卓巳是近藤麻理惠的丈夫,也是她的經紀人,他從學生時期就認識麻理惠,一路陪伴她從「熱愛收納的女孩」成功將麻理惠品牌化並推向全世界,成為從日本紅到歐美的國際級整理大師。看似順遂的過程,背後也經歷與一般人類似的掙扎:放棄穩定的工作到陌生環境發展、必須兼顧家庭與照顧兩個稚子。在蠟燭兩頭燒的情況下,川原卓巳把麻理惠的整理哲學套用在夫妻倆的事業發展策略上──只留下「自己最心動的工作」,毅然決然刪除40%的工作,結果收入不降反增,甚至還成長一倍,減法竟然成了乘法。
「整理術」真的能轉化成改變人生的哲學嗎?讓我們來看看書中是怎麼說的:
- 整理環境是為了打造舒適的空間,幫助自己釐清思緒,進而改善生活狀態。當一個人可以忍受環境中一些不舒適的細節,例如牆角的灰塵、馬桶上的污漬,可能也會默許生活中其他不合理的事物,例如鄰居的噪音、同事的白眼。因此,藉由整理外在環境,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進而鼓起勇氣去改變那些讓自己不舒適的人事物。
- 整理環境的過程也是在練習感受力,並將「憑感覺」內化成一種生活方式。當我們的生活習慣一成不變時,感受力也會變得遲鈍,而透過練習感受外在環境的細節,例如隨手撿起地上的紙屑、擦拭茶几上的水漬,可以讓我們更容易察覺到生活中不協調的地方,並做出調整。
- 從「不想留的物品」延伸至「不做清單」:與其花費時間思考「想做的事情」,不如先從「不想做的事情」開始著手。當我們能夠明確地拒絕那些不想要的人事物時,才能夠將時間和精力集中在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上,進而發現自己的特質。
- 從「主動想做的事」中找尋線索。人可以用嘴巴說出任何想法,而真正的性格只會呈現在行動上。藉由觀察自己在休假時會主動去做哪些事情,來發掘自身的特質。因為在沒有工作壓力和社會期待的情況下,我們更容易展現出真實的自我,並去做那些讓我們感到開心和滿足的事情。
- 做喜歡的事就會產生價值,有很多人正在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創造價值,引起熱烈迴響,就如同麻里惠擅長「居家整理」,也因此而成為享譽國際的專家。你有喜歡到不和別人分享會死的愛好嗎?你有自己覺得超級棒的理念,覺得這件事可以為更多人帶來有益的生活嗎?轉變就可以從此開始。
- 投資自己的成長與學習:就像是參加一場付費的講座或研討會、聽演講時挑戰坐在第一排,並試著在問答時間問一個問題、在網路社群練習表達,分自己認同的文章並寫下感想。你投入的時間、精力、資源,都會在未來得到回報。
- 從別人的肯定中看見自己:有時候我們需要透過他人的眼光,才能夠看見自己的優點和特質。書中提到,妻子麻理惠是第一個告訴他「你已經夠好了」的人,這句話讓他開始思考自己真正的價值,並找到了讓自己發光發熱的方向。
- 放下過去的努力,才能擁抱未來的可能性。人們最難放下的,往往是自己過去的努力,並因為害怕失去過去的成果,而選擇留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環境中。應當把過往的努力視為經驗的累積,而不是束縛自己的枷鎖。
- 即使我們選擇放棄眼前的一切,那些過去的經歷和學習,都將成為我們未來發展的基石,讓我們在面對挑戰時更有自信。作者當初放棄穩定工作,選擇和麻理惠一起到美國發展時,也曾感到不安和害怕。但他最終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和麻理惠的鼓勵,勇敢地踏出舒適圈。
- 成功,不只是外在的成就、金錢與名聲。就像麻里惠雖然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和名譽,但她內心依舊專注於「整理」這件事,希望幫助更多的人改善他們的生活。真正的成功在於內心的滿足感和忠於自己的信念。
書的最後,作者這麼說:「你不見得知道自己要什麼,但你對世界還有理想,對人生還有渴望。那就順從你的感受,清理那些令你不快的人事物,好好地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價值,找到能讓自己閃閃發光的舞台吧,現在的你,就是最好的你」,對中年的我來說,這是溫暖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