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住台灣時,一年總會安排兩趟出國旅遊,也行之有年。可是,移居海外之後,尤其住紐西蘭的時候,由於路途遙遠,奧克蘭單程飛回台灣就要十幾個小時,我們家的例行出國型態,也因此做了些改變。
我們一年回台一次,一住就是兩個月。這麼做,一來比較好做時間管理。二來,元旦前後的兩個月,正值北半球的冬天,家人剛好可以‘’避暑‘’。由於我要兼顧研究所的學業,只得自己待在紐西蘭的家,“單身”一段時間。
一般我們都會在孩子學校放暑假前的兩三天就飛走,所以返台休假期間可以長達兩個月。家人可以和家族親戚長時間相處,這是好的一面。可是不好的一面,孩子的表兄弟姐妹全部還在學期之中,孩子的白天時間就有點麻煩了。在台北,可以玩、可以吃的,孩子幾天後就膩了。於是,做點變通,再從台北做短期的出國旅遊,就成了不得不的對應之策了。
紐西蘭的聖誕節前,學校都會安排些應景的活動,逐步增添過節的氣氛。其中最核心的,也是孩子矚目的焦點,無疑是對聖誕禮物的期待。我相信在西方國家,沒有哪一個家庭的過節活動裡,會沒有聖誕禮物這個項目。
孩子的心目中,最讓他們興奮的是聖誕節當天,一早起床,在客廳看見屬於他們自己的聖誕禮物。而且,為數不少的孩子都相信,禮物是聖誕老公公半夜送來的。
至於聖誕老人是怎麼把禮物放進我們家的?包含我們家小兒子在內的西方孩童,都相信禮物是聖誕老人趁著夜晚 ,駕著飛天雪橇,挨家挨戶的,從屋頂煙囪放進去禮物。而且,這家有幾個孩子,就放進去幾個。
為了貼近所有的佳節快樂聯想,我們紐西蘭家的聖誕樹就擺在壁爐邊。而且,禮物也都會方便的從煙囪掉進壁爐,也剛好滾到聖誕樹下方。這是我們跟孩子解釋,我們睡夢中會發生的情節。
如果,聖誕節前我們已經離開家返台,我們就必須跟孩子解釋,聖誕禮物一定會準時送到我們家的,休假回來就可以拆開來看了。我們家小兒子對這事特別留意,從台北返抵紐西蘭的家,他一定堅持要先進去客廳,翻找他的聖誕禮物。
到了香港幾個月之後,慢慢的接近了聖誕節,百貨公司開始了節慶的佈置,這提醒了他很快會有聖誕禮物了。
有一天,他在住家幾個房間四處打轉,問他在找什麼?
他說:「我們家怎麼沒看見煙囪?」
問他:「找煙囪要做什麼?」
他說:「沒有煙囪,那聖誕老公公要怎麼把我的禮物送到我們家?」
我弄明白了他在擔心什麼?這個答案是必須當場給出來的。我想了幾秒鐘,回答這六歲的小孩:
「很簡單啊!沒有煙囪,就從窗戶丟進來,不就行了!」
香港和台北很近,我們可以很靈活的安排家人的假期。第一年回到亞洲,還是依慣例聖誕節前回台北休假。臨走前,最後檢查門戶,發現小兒子的房間窗子是開著的。問他:
「不是要你們把窗戶都關好嗎?」
兒子秒回答:
「窗子開著,聖誕老人才可以把我的禮物放進來啊!」
我當然表示讚同,然後,全家下樓,準備路邊攔部「的士」去機場。突然我太太說,她要回去二樓房間,有東西忘了拿。
於是,她進去房間,把預先買好,包裝精美的聖誕禮物,放在兩兄弟臥室的枕頭上。最後,關好窗戶,就下樓,全家出發去機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