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帶冰山溝通課程時,學習者T分享
自己過去在提問的時候曾經太「套路」、
或是會對訴說者「太追問」,最後對方就不說了。
這也是我剛開始在練習對話時犯過的錯誤
常常不覺察地把對方的議題攬到身上
或因急著想陪對方釐清,不自覺地就變得壓迫
當傾聽者過於求好心切,
反而容易讓對方覺得有壓力
當對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就不會想再分享了
回想當我身為一個訴說者角色時
很多時候,其實我不是不想講
而是沒有遇到一個讓自己感到安全、又懂得提問的人
若遇到一個懂得問問題的人
內向木訥的人,也能感受到溝通中的連結與美好!
有品質的對話,過程往往會帶出新的覺察與發現
甚至連其它旁聽者也能有所啟發、感到如沐春風。
怡慧老師說:
「良好的提問,並非帶著刀子或鉤子在說話」
關於如何精準提問,書上給了三個建議
1. 以「過去式+開放+輕鬆聊」開啟
2. 事前模擬,檢視提出的問題是否精準
3. 試寫提問大綱,讓問題結構化
還有,很重要的是,要清楚
只要有心,刻意練習,不論傾聽或提問都會進步。
看到T現在在陪伴時,
能以真誠陪伴的心來提問
也在對方還沒準備好時,淡定閉口,回以尊重
很為T的進步感到開心
也覺得~能被T傾聽,是件好幸福的事!
至於如何才能夠提出好問題?
我們可以培養書中提到的提問三力:
敏銳的觀察力
精準的提問題力
快速的歸納力
很喜歡書上的比喻:提問的角色如綠葉
而要當好的綠葉,是有學問的
(看看蔡康永就知道了!)
當提問者能以對方為主軸,也避免話題離題
綠葉,能讓對方的表達如紅花燦開、美麗動人
最後,我認為溝通中最重要的事永遠是:意圖。
如同這本書的書名:善意溝通
當我們在表達或傾聽時是帶著善意而來
我常常覺得,技巧好不好…都不是最要緊的
因為當愛、善意、理解,在對話中流動
那是溝通中最美好的事。
溝通五步曲:
1. 安靜傾聽
2. 精準提問
3. 誠心讚美
4. 保持冷靜
5. 循環善意
其中我覺得最值得琢磨的是 #提問
書中寫到,愛因斯坦說:
「如果我有一小時能拯救世界,我會花55分鐘想問題,最後再用剩餘的5分鐘想解答吧。」
更多關於提問、傾聽、溝通的細節?
來翻一翻這本 #善意溝通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