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面對情緒的挑戰與自我認識

  距離上次靜下心動筆已過了兩個月,如今已是嚴嚴寒冬,按以前經驗來說,只要能夠出門散心,內心的電池就能在充飽的情況下繼續發電,不過這幾個月來的心態並非如此,我發現自己變得更加的退縮,不論是做實驗還是人際交往方面,都會先入為主的抗拒和排斥。就這樣一天過一天,我撬掉了11月大組會和每周一次的小組會,就在瀕臨崩潰之際,我幸運地約到了心理諮詢,也正是這位專業的諮詢師揭開了內心中各種複雜的情緒,也讓我漸漸看清了問題的本質,也慢慢地開始認識自己。

  今晚,霞和我分享了研究上的焦慮,但我依舊沒接住他的情緒,忍不住給出了建議,最後不但把他給激怒,又不知不覺吵了一架。換作是以前的我,可能會很激動反駁他所說的一切,不過現在我開始認識這些情緒,雖然我沒辦法立馬解決他,但至少不會忽視他。我回頭想了想,可能跟我童年經歷有關,其一是每當難過或委屈的時候,往往會有想哭或憤怒的情緒,而我的父母認為哭泣沒法解決問題,還會遭受打罵,他們的威嚴很高,我也不會反抗,可能漸漸就失去了哭泣和憤怒的能力。其二,父母認為行動比說話更重要,所以每當有情緒的時候,會習慣去壓抑他和忽略他,只要我能做好,這些情緒自然而然就會消失掉,而原本的問題也能得到解決。

  今晚,霞顯露出自己的焦慮時,我做出了傾聽的行動,不過隨後我就用自己的思維去幫他想辦法,因為這是出於本能的應對方式,而隨後的爭吵就讓衝突一發不可收拾。我想一是對於他人的情緒我不懂該如何做出反應,因為我自身的情緒都沒有很好的處理,常常選擇去無視他;二是他純粹想埋怨或吐槽,但到我身上後,直覺就是想方法解決根本的問題,於是乎產生了自已和他情緒之間的矛盾。後續對話有提到我是一個很自私的人,這點我不否認,可能我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能解決問題,所以常常以自我為導向,而心理諮詢的過程中又需要關注自己的情緒,這會讓我更加自私嗎?他還提到如果下回情緒低落的時候不會找我傾訴,我突然想到這些日子其實我只告訴了他一半的事實,不敢完全和他說,經過這幾次心理諮詢,我想到小時候父親對我很嚴格,如果寫字寫得不好看,他會擦掉叫我重寫。在長大後這造就了我部分的完美主義,如果成果沒達到預想中的目標,我就會羞於拿出手,這深層次的原因諮詢師和我說,可能是害怕被討厭、被拋棄,於是我會選擇重新來過,使別人對我的印象維持在好的一面,仔細深究,我心底是害怕被他拋棄的。現在的我每天過著和別人不同的實驗生活,我不敢說,我的研究進度也停滯了一大截,我也不敢說,我心裡一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有時候也不敢說,因為我真的很害怕,我怕萬一我說出口,我有被愛的資格嗎?我能夠去愛人嗎?我不明白,我現在知道的是我很愛他,我願意付出一切去愛去努力,但好像結果並不好,我想學會怎麼面對情緒,怎麼面對別人的情緒並做出合適的反應,現在是我的重要課題。

原神*瑞幸聯動

絕區零*麥當勞聯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